原创 万历皇帝为何不让张居正遵循礼制,回乡丁忧呢?
迪丽瓦拉
2025-07-31 18:03:33
0

1577年秋,大学士张居正的父亲去世。根据规定以及礼仪的要求,张居正应停职并守孝三年,也就是常说的丁忧。然而当时才15岁的万历皇帝听到张居正照例报告丁忧之后,表达节哀之情的同时却感到非常的不安,因张居正是他老师的同时还是朝廷的栋梁,离开他万历皇帝觉得可能搞不定这朝堂之上的文武之事。于是半恳请半命令张居正在职丁忧。在正居正三番两次提出守孝被驳回之后,他穿着布袍,牛角腰带的丧服在文渊阁办事。

从国家大义上来讲,张居正此举对得起整个大明朝。毕竟为了朝廷的稳定,他跨出了礼制上的红线。那么万历为何不准许张居正停职呢?

张居正对皇室有恩

一般来说都是皇室有恩于臣民,为何张居正有恩于万历呢?只因9岁的万历刚刚登基,先皇的元老重臣内阁大学士高拱不把新皇放在眼里,毕竟10岁还是个孩子如何能服众。而且两宫皇太后也被高拱称为妇道人家。所以对于皇室来说,这种信号很危险,很有可能就出现三国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张居正看着皇室处于危险之中,于是给两宫太后及万历出了个主意将大学士高拱拉下马,逐出京城。这次事情之后,两宫皇太后及万历称张居正为“元辅张先生”。

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老师

都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万历对于张居正有着特殊的感情。而张居正十分重视万历的教育问题,特地还列了学习大纲,定期抽查。就跟现在老师每天都会抽查背书一样,万历也收到了这样的待遇。比如今天万历学习了经书跟历史,明天张居正就会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抽查。如果万历说对了,张居正就会赞美及顾及他。但是如果说错了,张居正就立刻变脸,换成严师身份质问:为什么背不出来啊,昨天都在干嘛啊。所以万历的成长过程都有着张居正的影响。

张居正为国分忧

《明史·张居正传》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文献大概意思就是,张居正不开口则以已,一开口就能揭出事情的要害,而且还让人无法反驳。在一次大臣弹劾他,说他蒙蔽君王,对别人太过苛责。当皇帝要严惩冲撞张居正的官员时,张居正站出来为他求情,大概就是说都是为了国家,政见不同也很正常,于是皇帝免去了死刑改为流放。从这件事上,万历对张居正有了更好的评价,这种雅量让万历很感动。

张居正的所作所为让万历十分信任他,不准他丁忧回家。但是如果张居正一直坚持丁忧的话,哪怕万历也都不会再留下他,毕竟对于老师身份的张居正,皇帝还是发怵的。那为何张居正不能坚持到底呢?

张居正对于权力有渴望

《明史·张居正传》记载:居正乞归葬父,帝使尚宝少卿郑钦、锦衣指挥史继书护归,期三月,葬毕即上道。

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张居正不能守孝是因为万历皇帝不让,他是身不由己。而且明朝重礼仪,整个朝堂之上,文臣众多,统治这个国家不是靠刑法,就是靠的伦理道德。而这一切都需要朝廷自己的行动为榜样。如果三年之丧都不能遵守,那这个首席大学士就不能当。

其实张居正也考虑到这个原因的,不然他就不会几次提出要回乡丁忧了。但是现实情况,天子势弱,年纪还小,在他守孝的三年中变数太大了,毕竟此刻的皇帝还没形成自己的认知观。如果这时候被反对他的人钻了空子,或许自己守孝回来,地位就岌岌可危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每当有官员弹劾张居正不守孝,张居正都是义正言辞的说,是皇帝不让他离职,要理论,自己去找皇帝去。

张居正放心不下万历皇帝

这年万历才15岁,是非黑白还分不清,正是确定价值观的时候,如果他回乡三年,被庸才教坏了皇帝那就是他的过错,或许举国上下的人都会戳着他的脊梁骨骂他,将万历带沟里去了。

同时之前所有的决定他都帮万历参考过,都是确认没问题才让万历用朱笔批改。如果这三年皇帝要是被小人指引下了错误的旨意,导致民不聊生,那就会引起朝堂动荡,也是他的罪过。说到底,张居正还当万历是个小孩子,没主见,怕万历误国。

张居正不能尊崇礼制停职丁忧,这让群臣十分不满,也给他后来被万历清算留下了隐患。但如果回乡丁忧,从此离开权力中心,或许万历皇帝之后不再懒政也未尝可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攻... 1950年9月15日,美国第10军成功登陆仁川。在多国部队南北夹击之下,釜山周围的朝鲜人民军主力遭到...
原创 始... 公元前201年,秦始皇带着丞相李斯、赵高和自己的小儿子胡亥出去巡游。 半路上,秦始皇突然觉得自己的身...
原创 连... 1955年9月全军大授衔,新中国诞生了一千多名少将及以上的高级将领,在革命战争中,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经...
原创 香... 丝绸之路时期中西方科技交流时间起始于西汉张骞通西域,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丝绸之路中西方迎来了第一次科技...
北周《令狐天恩墓表》高清释文1... 北周《令狐天恩墓表》残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1930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市西部,书写时间近北朝末期。 ...
原创 我... 引言 成吉思汗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领袖,但是由于元代的史料资料缺失较多,所以不管是成吉思汗还是...
原创 苏... 千百年来,酒一直是餐桌上的常客。三五好友齐聚一堂,推杯换盏把酒言欢,好不畅快。文人骚客客居他乡,举杯...
穿越历史的长河,在帆书聆听千古...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总能在一瞬间触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却往往难以触及那些深藏于历史尘埃中的...
原创 李... 唐隆元年(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与此同时46岁上官婉儿也一同被杀...
原创 中... 《——【·前言·】——》 中国历史中,有些人物本该在史书上留下清晰的结局,却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他们...
近代早期中国历史脉络中的“市场... 2024年10月25-26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主办的“近代早期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青年工作坊...
原创 清... 清末大书法家,为一大银行题字至今延用,却为何被万古唾骂? 文|葩姐 在中国文化中,写得一手好字,几乎...
【“西凤酒”寻周记 探源礼乐文... 记者曾经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采访时,与雷兴山教授面对面交流周原的发掘概况。常年从事周原考古事业的雷...
原创 这... 1947年3月,党中央撤出延安后,一直在陕北的山沟沟里打转。6月,西北野战兵团也开进了毛乌素大沙漠。...
原创 甄... 曹丕年轻时豪爽不羁,意气风发,对女子的风姿也独具品味。他先后收纳了两位绝色佳人为妻妾:郭女王与甄宓。...
原创 梁... 《水浒传》开篇便以宏大的叙事笔触讲述了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从而引出了一百零八位魔君,也就...
原创 司... 公元251年,魏国名将王凌因谋反而被司马懿夷灭三族,这起事件震动了曹魏政权。然而,随着这场风暴的蔓延...
原创 成...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死后究竟埋在了哪里,历来都是一个考古谜团。而考古学家一直是争论不休,但是争来争去还是...
原创 二... 忽必烈在争夺汗位、与阿里不哥内战的时候,主要依靠汉族士大夫的帮助,蒙古贵族支持他的不多。忽必烈建立元...
绍兴稽中遗址发现 “山阴丞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雨彤)浙江省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龙彬今天向媒体介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