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共神秘间谍,两次挽救党中央,毛主席:一人可抵好几个师
迪丽瓦拉
2025-07-31 18:33:05
0

大家知道,当年我国两弹元勋钱学森想从美国返回大陆时,曾遭到重重阻拦。美国海军部次长丹尼尔·金波尔专门写信给移民局,称宁可将钱学森枪毙,也不愿意让钱学森离开美国,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就当时而言,我想美国移民局的人多半认为金波尔还是夸大了钱学森的重要性。当然,后面的事实告诉我们,钱学森对中国的贡献和对世界局势的影响,远远不是五个师可以比拟的。

无独有偶,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曾经对我党一位从事秘密情报工作的孤胆英杰做出过类似评价,说他一人可敌好几个师。这位我党秘密战线的英雄人物就是在国民党西北王胡宗南部潜伏长达十二年的龙潭后三杰之一——熊向晖。

熊向晖,原名熊彙荃,安徽凤阳人。熊向晖家境不错,读书也好,顺利考入了清华大学。1936年12月,他在清华大学秘密加入了我党。

七七事变爆发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为临时大学,因此变故,熊向晖暂时脱离了学生身份。

1937年12月,熊向晖以清华大学在读学生的身份参加了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因胡宗南部在淞沪会战中损失惨重,希望培养一些青年才俊为己所用,于是派人联系了这个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

胡宗南是老蒋的左膀右臂,和陈诚一起堪称蒋介石的腹心。为了促进胡宗南抗日,我党秘密战线的负责人周恩来正好想往胡宗南部派几个人。

这个派人打进蒋军内部是有讲究的,按照熊向晖先生本人回忆:

(周恩来)立即要蒋南翔推荐一位秘密党员报名参加。针对胡宗南的特点,恩来提出几条,要出身名门望族或官宦之家,年纪较轻,仪表不俗,公开的政治面目不左不右,言谈举止有爱国进步青年的气质,知识面较广,记忆力较强,看过一些介绍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书籍和孙中山的著作,肯动脑子,比较细心,能随机应变。南翔推荐了你。

事实证明,熊向晖完美符合各项条件,很快就获取了胡宗南的信任,成了胡宗南的机要秘书。

其实一开始,周总理派熊向晖打进胡宗南部内部,是为了促使胡宗南抗日,并不是要他搞情报的,事实上熊向晖也根本不懂特务间谍那一套。他之所以后来能得到毛主席的绝高评价,主要是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敏机警得到胡宗南的信任,分别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两次传出极为重要的情报,而且都是有关党中央生死存亡的。有此两大功,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也就不难理解了。

先说抗日战争时期。

我们知道老蒋迟迟不肯举起抗日大旗是因为他认为攘外必先安内,这个安内指的就是要剿灭我党我军。后来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实在看不下去,在西安发动了双十二事变,逼迫老蒋抗日,老蒋才不得不与我党再次合作。

然而,强扭的瓜不甜。在老蒋心中,我党一日不灭,他心中一日不安。就在抗战期间,他还是多次命部下故意制造摩擦,其中比较严重的有三次,后来也被称为三次反共高潮。

第一次在1940年春,老蒋命国民革命军第97军朱怀冰部袭击我太行山八路军总部,朱怀冰本事不济,袭击不成反被我军击溃。

第二次反共高潮发生在1941年1月,老蒋命铁杆心腹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袭击我新四军,造成了皖南事变。老蒋的这次袭击,给我军造成了巨大损失,我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等诸多高级将领都于此役不幸牺牲。

第三次反共高潮在1943年的6月至7月间,这一次则是由胡宗南率部闪击我陕甘宁边区,目标直指我党中央。

1943年2月,蒋介石亲自审定《对陕北奸区作战计划》,密令时任国民党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收复陕北地区,并限胡宗南于6月底之前完成部队部署,行动要绝对保密。

6月18日,胡宗南在洛川召开军事会议,下定进攻决心,命令麾下各部队隐秘开到指定位置。7月2日,胡宗南正式确定进攻日期,并把进攻日期定在了7月9日。

然而,在确定日期的第二天,也就是7月3日,在延安的毛主席就看到了胡宗南部有关的情报。

情报自然是熊向晖传出去的,他先是设法把情报传递给王石坚,再由王石坚通过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秘密电台把情报传递到延安。

当时,八路军的大部分部队都被派往各处的抗日战场,留守延安的只有一个359旅。而胡宗南准备闪击延安的相关部队却多达15个旅14万人,双方兵力对比之悬殊,不言可知。

在此千钧一发之时刻,我党做了两手准备,一是从其他地区抽调兵力保卫延安;二是大张旗鼓正面揭破国民党破坏抗日挑起内战的罪行,并破例引用了情报里的内容。

要知道在此之前,虽然蒋介石屡次刻意制造摩擦,但我党为了抗日大业,也为了不过分刺激国民党,并没有在报纸上宣传老蒋制造摩擦的罪行。这次实在是形式危急,顾不了这许多。至于直接引用情报里的内容,就相当于告诉胡宗南我们在他那里埋下了钉子。

因为公开揭露了蒋介石挑起内战的阴谋,第三次反共高潮这一计划只能胎死腹中了。

事后,胡宗南派人在内部严查泄密者,由于熊向晖隐藏得好,也得到了胡宗南的充分信任,胡宗南并没有怀疑到他。

毛主席高度评价了熊向晖这次情报工作的重要作用:“你们所得情报完全正确,帮助中央甚大。”

再说解放战争时期。

1947年,蒋介石又故技重施,让胡宗南率部直捣延安。这次是因为蒋匪军在其余战场作战不力,得知我延安空虚,所以想来个擒贼先擒王,直接端掉我党中央。

说来也是运气好,本来在此之前,胡宗南已经准备安排熊向晖去美国密歇根大学深造了,当时熊向晖虽然还没有出国,但却在杭州和新婚妻子度蜜月,为留学做准备。

但蒋介石突然让胡宗南直捣延安。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大的作战任务,胡不习惯熊向晖不在身边,还特意找到毛人凤,让毛人凤动用保密局的人帮他找到熊向晖。他倒是不打紧,把熊向晖吓了一大跳,还以为自己的身份暴露了。

这一次,熊向晖又通过王石坚提前把情报传到了延安。

现在是解放战争,双方早就打得不可开交,再想和上次那样靠舆论压力迫使胡宗南退兵是不可能的了。但好在有熊向晖源源不断的情报传来,相当于我党提前掌握了胡宗南部的一举一动。

因此,虽然双方兵力悬殊,但在彭老总的指挥下,还是创造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牵着胡宗南的鼻子转。虽然我们丢了延安,但是有生力量并未遭受重大损失,按照毛主席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说法,毫无疑问这又是一场大捷。

当时,胡宗南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党中央生死存亡系于一线,如果没有熊向晖源源不断的精准情报,很难说解放战争的历史会不会就此改写。

因此两次大功,毛主席才评价熊向晖:“一人可抵好几个师。”

再说点后面的事儿,胡宗南此次无功而返后,还是派熊向晖出国深造去了。这又阴差阳错的给熊向晖建国后的工作做好了安排,因为有出国经历,加上为人机敏,本来就是清华大学高材生的熊向晖在建国后主要从事外交工作。

感谢阅读,敬请关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录了秦始皇去世之前发生的三件怪事,而这三件怪事究竟是天意还是人为呢? 其实这...
西安持续加强大遗址保护 实现大... 11月13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在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组织举行“千年古都 诗意...
原创 贪... 千百年来,无论国内外史记记载了多少辉煌,但在每一个王朝都会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贪污”。 “天下熙熙...
原创 李... 武门之变,李世民主要是为了三件事:当皇帝、保性命、安抚部下。 唐武德九年,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兵变,率...
原创 二... 公元1323年,正当元英宗雄心勃勃推进新政的时候,不料突然在南坡店被蒙古贵族刺杀,成为元朝历史上第一...
原创 功... 花木兰、穆桂英这都是我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女将军,但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能让男人都汗颜的女公主,名声不...
原创 战... 在上个世纪,考古学家们在枣阳地区挖出过不少战国楚国时期的古墓,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九连墩战国古墓,因...
原创 清... 清王朝的奠基者努尔哈赤为复仇而创立的辫子军继承了女真族英勇善战的精神,又结合了当时大明朝先进的管理制...
原创 藩... 唐朝藩镇割据从安史之乱开始一直到唐朝灭亡,总共存在了差不多150年之久。可以说藩镇割据的局面贯穿了整...
原创 回... 在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时期,日本的文明发展程度都落后于中国。 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战国时代,那会的日本人还...
原创 苏... 1991年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国经过改头换面与体制转轨,各自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在后冷战时代美俄博弈的...
原创 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纵观整个三国历史,可谓是名将辈出,文臣众多。 这其中最突出的当属三国...
原创 古...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地域辽阔,凭皇帝一己之力,很难掌控整个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稳定,就要有人替皇帝镇守一...
原创 唐... 唐代李氏祖于鲜卑族化的先民。 隋唐是中国的盛世,是自两晋五胡十六国及南北朝310年的战乱之后,建立隋...
原创 攻... 1950年9月15日,美国第10军成功登陆仁川。在多国部队南北夹击之下,釜山周围的朝鲜人民军主力遭到...
原创 始... 公元前201年,秦始皇带着丞相李斯、赵高和自己的小儿子胡亥出去巡游。 半路上,秦始皇突然觉得自己的身...
原创 连... 1955年9月全军大授衔,新中国诞生了一千多名少将及以上的高级将领,在革命战争中,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经...
原创 香... 丝绸之路时期中西方科技交流时间起始于西汉张骞通西域,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丝绸之路中西方迎来了第一次科技...
北周《令狐天恩墓表》高清释文1... 北周《令狐天恩墓表》残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1930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市西部,书写时间近北朝末期。 ...
原创 我... 引言 成吉思汗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领袖,但是由于元代的史料资料缺失较多,所以不管是成吉思汗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