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宋第一悬案:传言背后的皇帝之死,是兄弟相残还是突然暴毙?
迪丽瓦拉
2025-08-01 10:03:08
0

长久以来,关于北宋开国君主赵匡胤的历史地位与其历史声望似乎存在严重不匹配的断层。提及古代帝王,在现代人的第一反应里往往首先想到秦始皇、汉武帝、李世民、朱元璋之类耳熟能详的千古帝王,哪怕在主席的

《沁园春.雪》

中,虽将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并列,但其中最黯然失色的依然是赵匡胤。

然而,与这种刻板印象严重不对称的是,关于赵匡胤的流传至今的典故传说之多,恐怕少有帝王能与之比肩。诸如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金匮之盟、太祖誓约等均是历史上有确切记载的经典史实,而诸如斧声烛影、千里送京娘等桥段更是各种影视作品中的经典,甚至常常出现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少林寺拳术——

太祖长拳

,都是因他而得名,此外如《绝代双雄》等也是刻画和传播赵匡胤形象的大众传播影视作品。

而更为大家熟悉的、被改编为各种电影电视剧的《杨家将》,故事的源头竟然也是汇集到了他的身上:杨家将故事的起初假托赵匡胤烛影斧声被害后,冤魂在天庭玉皇大帝面前告状,玉帝为伸张正义,指派赤须龙母化身辽国萧太后下凡破坏宋朝江山,由此开启了杨家将的故事。

这种历史地位与历史声望的严重不对称,在关于赵匡胤离奇死亡的“斧声烛影”的故事中更加凸显出来,一个卓有功绩的开国之君突然暴毙背后的历史阴云,既不如“玄武门之变”被后人反复讨论,甚至还不如“九子夺嫡”之类的狗血剧情。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

本文试图对这段故事,进行尽量中立、客观而又简要的梳理,将已知的、获得研究共识的例证简要说明,让大家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一、一切故事的起源

如果要给这段故事找一个起点,或许可以从与赵匡胤存在诸多相似点的郭威开始。郭威是五代时后周的开国皇帝,他建立后周的方式与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如出一辙,被称作“黄旗加身”,只不过郭威开创后周在前。根据《资治通鉴》记载:

将士逾垣登屋而入曰:“天子须侍中自为之,将士已与刘氏为仇,不可立也!”或裂黄旗以被威体,共扶抱之,呼万岁震地。

郭威创国后,在50岁的年纪亡故(赵匡胤同样在创国后在50岁亡故)。

由于郭威子嗣被屠戮殆尽,他的继子同时也是他的妻侄柴荣得以继位,被称为周世宗。值得一提的是后周世宗柴荣可以称得上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卓越君主之一,可惜天不假岁月,柴荣在年仅39岁时即仓促离世,幼子继位无法控制局面,最终使郭威“黄旗加身”的场景再次上演,成为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北宋一朝及赵匡胤由此登上历史舞台。

实际上,早在郭威尚未透露出野心之时,赵匡胤就已成为其手下的重要一员,并获得郭威的信任和重视,他见证了郭威建立后周的一切细节,所以陈桥兵变的发生,几乎是赵匡胤有样学样的重现了郭威的作为。

二、“斧声烛影”的故事和主人公

“斧声烛影”的故事主人公正是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二人,实际上赵氏一共兄弟六人,但在北宋建立后,赵家尚在世的仅剩三兄弟——赵匡胤、赵匡义、赵匡美。

赵匡胤登基后,其两兄弟为避名讳,改名赵光义、赵光美。老三赵光美在“斧声烛影”的故事后,为避名讳再次改名赵廷美,但最终的兄弟结局却落得“光义不义,廷美未美”。赵廷美终究没能摆脱上位者宋太宗赵光义的猜忌和贬斥,史载其“忧悸而卒”。

然而,具体到宋太祖赵匡胤的死因,正史中的记载却出人意料的简单,也正是正史中不同寻常的

极简记录

更进一步扩大了这件事背后的想象空间。

例如在《宋史·太祖本纪》中,对于开国帝王之死,只记一笔

“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

”,不可否认正是这样不合常理的正史记载给阴谋论创造了快速生长的环境。

至于“斧声烛影”故事的出现,要到100多年以后的北宋中期,当时的和尚文莹在《续湘山野录》中,对一个发生100多年以前且没有第三者在场的皇族兄弟的雪天醉饮,进行了身临其境的描述,也许是由于文笔出众且对细节的想象足够生动,才使这一故事被广为流传。甚至引发后人对于“斧声烛影”中“斧”的考据,有的认为是“斧”乃除雪工具,有的认为“斧”乃纸镇,但这些争论似乎只是对于想象的再次想象,史学家通常对于文莹和尚的编纂并不作为真实史料。

三、后朝对赵匡胤之死在正史中的“欲盖弥彰”

如果“斧声烛影”故事只是民间的阴谋论,那我们看北宋一朝正史中的记载,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金匮之盟”,这一盟约似乎已经完美解决了北宋初期两朝传承的合法性问题。所谓金匮之盟,也称金柜之盟,史料所载宋朝杜太后(赵家三兄弟生母)临终时忧虑赵家得位是由于后周世宗柴荣死时幼子无力支撑局面造成,为避免重蹈覆辙,杜太后命太祖赵匡胤传位于弟赵光义。实际就是兄终弟及的继承顺序。

这样有明确记载的历史资料,似乎是最好的辩护,但它最大的漏洞也是最致命的,这一所谓的“金匮之盟”在北宋初年的宋太祖一朝闻所未闻,到了赵光义的太宗一朝才开始广泛流传,这其中欲盖弥彰的意味,已经昭然若揭。近代史学家邓广铭、张荫麟就曾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考证,并认为“金匮之盟”乃虚构,这一观点影响至今。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王立群教授也支持这一观点。

不止如此,北宋著名史学家

司马光

《涑水纪闻》

也为宋太宗赵光义极力辩解,认为赵匡胤死亡时,赵光义并不在他身边,只有皇后陪侍在旁。到后来南宋学者

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

中继续利用司马光的资料进行延展,也同样为赵光义辩解。

而所有这一切正史上的纪录,结合记录者的身份地位和所处的时代,很难不被怀疑是在为当权者

“洗地”

同时,那些在北宋太宗赵光义一朝所发生的种种离奇怪事,反而可以有力证明上面那些所谓的“正史”也许根本不正,只是在

替尊者讳

第一,通常而言,新登基的皇帝都会在先帝驾崩的第二年进行改元。而赵光义却在登基不久就开始改元,甚至是继位当年的农历十二月,在农历新的一年已经只剩下几天的时候仓促而行。这也成为他最被诟病的一点,也成了他留下的颇具争议性的口实。

第二,根据“金匮之盟”,太祖死后先传太宗光义,再传其弟光美(后改名廷美),等到赵匡胤的儿子成人,再由廷美传回给赵匡胤的儿子,即赵德昭。然而这一链条被完全打碎,赵光义在位期间逼死赵德昭,赵匡胤另一子赵德芳莫名其妙暴毙,赵光义又贬黜赵廷美,使其“忧悸而卒”,所有这些进一步加深了赵光义的嫌疑。

四、关于宋朝赵氏的一些题外话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在我们传统印象里,南北两宋是中国历史上军事战斗力的洼地,似乎只是一个只占据了半个中国偏安的短命王朝,然而实际上,整个宋朝(南北两宋)的国祚长达319年,这在中国的王朝历史上也仅仅少于两汉(西汉与东汉)的409年,比其他王朝都要长久得多。

此外,与一般想象中宋代冗官冗兵、军队战斗力低下、屡战屡败的印象不同,实际上在北宋太宗赵光义一朝,当时对军事理论的见解已经相当之高,赵光义甚至建立了参谋本部制度、阵图制度和军事学院体系,这些都是类似现代军队的制度,但可惜的是,赵光义确实军事指挥能力欠缺,实战能力严重不足。

另外,对于北宋一朝开创者的身份问题,传统观点认为赵匡胤家族为汉人,祖先来自涿郡。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似乎说明赵匡胤与赵光义兄弟有出身突厥系部落的可能。

最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两宋时期应该是对传统中国社会对于知识分子最为宽仁的朝代,这种宽仁到宋仁宗时到达顶峰,出现了诸如范仲淹、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晏殊、韩琦、富弼、包拯等大量名臣,而这一切优待知识分子的根源则在赵匡胤,其曾经的——太祖誓约言明: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也许是福泽子孙,赵光义登基后,

“太祖之后当再有天下”

之说一直不断,直到靖康之变,宋钦宗之弟赵构自立江南,称宋高宗,南宋朝开启。此后高宗无子,宋朝的半壁江山在1162年传位给赵匡胤之子赵德芳的后人,称宋孝宗。186年后,宋朝正统再次回归到赵匡胤一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家... 在山西省太原市,曹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极具历史价值的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壹圆银币。这枚钱币不仅是曹家世代...
原创 中... 文治武功,是评价一个王朝是否有功于社稷的两个基本维度:文治,如春风送雨,润物细无声,滋养了民族、国家...
原创 欧... 说起欧洲历史上的国家,说实话从一战前的没几个到一战后的遍地开花。出现了好多的民族国家,也就是我们所说...
海贼王1132情报:炸裂,明哥... 大家好,我是老陈。 在艾尔巴夫岛的篇章逐渐揭幕之际,似乎海贼王路飞的梦想触手可及。这片土地必定藏匿着...
原创 为... 从小我们开始读书的时候,经常就会听老师为我们讲书本中的故事,还有书本了所记载的英雄人物。记得我还在读...
原创 斯... 说起斯大林这个人,很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都是一个政治手腕强硬的领导人,铁血手腕确实很符合斯大林的一贯作...
原创 掌... 董卓是西部凉州人,少年时代的董卓行侠仗义,经常去边塞和羌人玩在一起。他力大无穷,擅长骑射,和羌人在一...
原创 欧...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不希望自己的对手更加强大,尤其是本身就很强的对手,更...
山西太原发现一处北魏后期精美石... 近日,记者从太原市文物局获悉,太原磺厂村发现一处北魏后期石窟,据学者考证,为目前已知太原市范围内开凿...
原创 将... 中国自炎黄时期便开始了部族间的争斗,在随后的几千年内,中国的战事从未停止,既有对外武力扩张领土,也有...
原创 朱...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在应天皇宫去世,而那时他死前唯一担心的是自己的宝贝孙子,能不能在一众叔父的虎视眈...
原创 中... 在历史上,诛九族居多,但是明朝朱棣却灭了这个人的“十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在看古装电影或者...
原创 最... 俗话说“富贵莫如帝王家”,那么问题来了“古代帝王中,谁拥有的财富最多呢?”公正的说,这个问题没有标准...
原创 根... 文/四季文史 “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中国,这段历史在华夏文明史中意义重大,而发生在秦始皇本人本人身上...
已有279种!柳湾彩陶符号有新...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近日,有好消息从青海省博物馆传来,柳湾彩陶上的符号有了新发现,在近...
原创 努... 完颜阿骨打和努尔哈赤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出自长白山。他们在长白山下繁衍生息,并从这里异军突...
原创 有... 溥仪虽然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但是也没缺皇帝的待遇,先后与5位女子成婚。而这5位中命运各不相同。 溥仪...
原创 历... 标题:历史里最霸道的外戚家族:干预皇权长达1200多年 XXXX网XXXX年XX月XX日 在日本...
原创 看... 写此篇致敬奋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由今怀古,中国历来不缺医术高超又心怀慈悲的人。 扁鹊,一个带有传奇色...
原创 曾... “华夏神州,万里河山,换尽旧颜。”在中国有着许许多多的古建筑。无论是亭台楼阁还是曲水流觞。这些都是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