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慈禧第一次见到灯泡,她天真地喊了2个字,如今竟成人们的口头禅
迪丽瓦拉
2025-08-01 10:02:35
0

《——【·前言·】——》

有时候,一句话可以改变历史,甚至延续百年。

慈禧太后第一次见到灯泡时,竟然惊讶地喊出了两个字,完全没想到,这两个字如今竟成了人们口中的常用语。

那么,究竟是哪两个字,能从清朝皇宫流传到今天,成为现代人们的口头禅?她是因为天真,还是一时的无知呢?

慈禧的守旧性格来自哪里

从历史资料来看,慈禧生于道光二十五年,出身于满洲正蓝旗家庭。她自幼接受传统礼教教育,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这样的成长背景让她对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的眷恋。在她掌权初期,面对洋务运动带来的种种变革,她都表现出极强的抗拒心理。这种态度在珍妃事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1894年,当珍妃把照相机带进紫禁城时,慈禧不仅将其视为妖物,还借此大发雷霆。这种抵触情绪源于她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也反映了她对传统文化的执着。

细究其生平,我们会发现慈禧的保守并非天生,而是由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塑造。在她年幼时期,清朝仍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对外来文化往往采取防范态度。

她的启蒙教育主要来自于满族贵族家庭的家教先生,这些先生大多秉持着"华夷之辨"的观念,认为中华文明高于一切。

此外,满族本身的文化传统也极其重视礼仪和规矩,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在慈禧幼年时期就已经深深植入其思想中。当她以选秀女的身份入宫后,宫廷生活的等级森严和礼制繁复更强化了这种保守倾向。

特别是,当时的宫廷教育体系完全是按照传统礼法设置的,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围绕着"三纲五常"展开。

这种环境下,慈禧不仅要学习诗词歌赋,更要精通各种宫廷礼仪,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强化着她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随着她逐步走向权力核心,这种保守思想更是与统治需要完美契合,成为她维护清朝统治的重要思想基础。

洋玩意让慈禧改变了想法

庚子事变成为慈禧思想转变的重要转折点。这次西安之行让她亲眼目睹了西方文明的力量。

回京后,她开始主动接触新事物。1902年,袁世凯送来的"图利亚"汽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辆来自美国的豪华汽车是当时世界上仅有的十三辆之一。

慈禧不仅欣然接受,还经常坐着它在京城兜风。这辆车至今仍保存在颐和园里,成为那个时代的珍贵见证。

这种态度转变显示出慈禧开始用更开放的眼光看待世界。在西安避难期间,慈禧亲身经历了一系列令她震撼的场景。

当地的教会医院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这让她对西方医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她特别关注西医如何治疗眼疾,因为她本人就饱受眼疾困扰。

此外,西安当时已经安装了电报设备,这种能够瞬间传递信息的技术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位当时在西安的西方传教士记载,慈禧曾详细询问过电报的工作原理,并表示这种技术对朝廷统治大有裨益。

更有趣的是,她在西安期间第一次品尝到了西式点心,对其精致的外表和独特的口感赞不绝口。这些经历让她意识到,西方文明并非想象中的"夷狄之道",而是有其独特的优越之处。

回京后,她甚至专门设立了一个西餐厨房,经常品尝西式美食。这种饮食习惯的改变,某种程度上也象征着她对西方文化态度的转变。

八位格格的神奇力量

回京后的慈禧专门挑选了八位有留洋经历的格格作为自己的贴身女官。这些被称为"紫禁城八女官"的年轻人中,裕德龄姐妹格外引人注目。

姐姐裕德龄在国外学习了西方礼仪文化,妹妹裕容龄则精通舞蹈艺术。她们用自己的见闻和才艺,让慈禧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裕德龄展示的欧洲相册更是激发了慈禧对摄影的兴趣。这群年轻人的存在,悄然改变着这位老太后的价值观。

这八位格格的选拔过程本身就很有意思,慈禧要求她们必须精通至少一门外语,并且要有在国外生活的经历。

除了裕德龄姐妹,其他几位格格也各有特长:荣华格格擅长钢琴演奏,经常在慈禧用膳时演奏西方古典音乐。

敏华格格精通法语,负责为慈禧翻译法国时尚杂志;静华格格则在英国学习过园艺,参与了颐和园后期的景观改造。

这些格格们不仅带来了西方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她们经常向慈禧介绍西方的社会制度、教育方式和生活习惯,这些内容都让慈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特别是,她们还为慈禧介绍了西方的女性教育理念,这让慈禧开始思考中国女性的教育问题。在她们的影响下,慈禧后来支持创办了京师女学堂,这是清朝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女子学校。

“茄子”背后的趣事

在裕德龄的推荐下,她的哥哥裕勋龄成为了慈禧的御用摄影师。他在教慈禧拍照时,本想教她说英文的"cheese",没想到慈禧学着发音却说成了"茄子"。

这个意外的发音意外地实用,也成就了一段趣闻。之后在紫禁城安装电灯时,慈禧被突如其来的亮光吓到,条件反射般喊出"茄子",更是让这个词有了意想不到的流传。

这个小故事映射出慈禧晚年性格的可爱一面。裕勋龄在教授慈禧摄影技术时,发现这位年过古稀的太后对摄影艺术竟然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

她不仅认真学习如何使用相机,还对构图和光线都十分讲究。据裕勋龄的日记记载,慈禧特别喜欢在颐和园的各个景点取景,有时甚至会为了抓住最好的光线,一大早就起床准备拍摄。

更有趣的是,慈禧很快就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摄影技巧,她特别喜欢让人为她打光,这让她的照片看起来总是格外有气质。

她还经常指导其他宫女如何摆姿势,显示出对摄影艺术独特的理解。裕勋龄曾感叹,如果慈禧年轻时就接触摄影,说不定会成为一位出色的摄影师。

此外,慈禧还特别注重服装搭配,每次拍照前都会精心挑选衣饰,这种对细节的追求让她的照片成为了清末宫廷生活的珍贵记录。

紫禁城里的“新鲜事”

在接受了照相机后,慈禧对新事物的态度越发开放。她让人在紫禁城安装电灯,储秀宫成为第一个通电的宫殿。

这种改变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更体现了她思想上的进步。她不再抗拒变革,反而开始主动拥抱新事物。

电灯的安装过程充满了有趣的细节:最初,慈禧对电灯的亮度十分不适应,她要求工程师们研究如何调节亮度。

为此,工程师们专门设计了一套可调光系统,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技术。慈禧还特别关注电灯的装饰效果,她要求将传统的宫灯造型与电灯技术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宫廷电灯样式。

这些电灯不仅保留了传统宫灯的外观特征,内部却采用了最新的电气技术,是中西合璧的典范。

除了电灯,慈禧还引入了其他现代化设施。她在颐和园安装了电话系统,方便与各个宫殿之间联络。在饮食方面,她让人购置了西式餐具和厨具,御膳房开始尝试制作一些西式点心。

更有意思的是,她还让人在颐和园修建了一个小型温室,用来种植一些外国花卉,这些举措都显示出她晚年对新事物的包容和好奇。

《——【·结语·】——》

虽然那个喊着“茄子”的慈禧早已远去,但这个拍照用语却留存至今,成为中国人独特的文化符号。

这个看似简单的词语背后,藏着一段特殊的历史,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它告诉我们,改变和接纳新事物从来都不分年龄,关键在于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清史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此...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原创 李... 玄武门之变是一场决定唐朝命运的斗争,太子李建成与其弟李元吉在此战中倒下,但二人即便已经被李世民射杀战...
原创 晋... 从前年开始,有关李定国的一些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谁对谁错,我也写得挺多的了。一直想给晋...
原创 李... 引子 *本文摘自《晋江文史资料》第二辑(修订本一至五辑,1995年8月),作者李兆炳,原标题《和李子...
原创 独... 在韩国与日本之间的海洋上,有一组小岛,韩国称为独岛,日本称为竹岛。这组小岛有两个主岛和89 个较小的...
原创 老... 2014年7月7日,我党在中国抗日纪念馆为中国全面抗战爆发77周年举办纪念仪式。 令人意外的是在仪式...
原创 毛...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天津机械厂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工人,之所以将这位工人称之为“特殊的工人”,这是因为这位...
原创 成... 沙文主义的把戏,总带着一股子阴暗和无奈,你看那外蒙古独立,还有那地方文化被迫改变,哪个不是满满的槽点...
原创 北... 标题:北宋最后一位太子赵谌的结局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物的命运如同流星般短暂而耀眼,而北宋的最后...
宁秀野专栏:《国家博物馆 美的... 美的多元(古希腊文物展)1 国家博物馆展 宁秀野专栏 之前南京博物院的古希腊展更加偏向民主制度方面...
原创 杜... 杜聿明怀疑郭汝瑰身份,当年不敢吱声,临终时问:你是不是卧底?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如火如荼。南...
原创 毛... 在历史的长河中,1919年的巴黎和会及其后签署的《凡尔赛和约》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不仅深刻影响...
原创 明... 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瞬间都可能成为改写时代篇章的关键。明朝末年,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一位传奇的领...
原创 秦... 秦昭襄王时期,合纵连横策略,让秦国与六国之间达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让秦国东进的计划受阻。同时...
原创 汉... 因为大宛不肯交换汗血宝马以及杀害汉朝使团,汉武帝决定对其进行攻伐。而在选择主将时,汉武帝则因一己之私...
原创 李... 明朝末期,各地农民起义蓬勃兴起,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要属李自成。他以推翻明朝统治而声名鹊起,被百姓尊称...
原创 秦... 列位看官,今天来说说秦国的那些丞相。 1.秦国能有后来的辉煌,可离不开这几位厉害的丞相。先说说百里奚...
原创 若... 关羽在麦城被围,最后没能逃出来,这可以说是蜀国由强变弱的转折点。 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要是关羽真的突...
改陈升级 在钱学森图书馆“预览... 图说:钱学森图书馆改陈升级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下同) 钱学森当年的护照、1955年9月7日陈叔...
原创 明... 在历史的长河中,朝代更迭如同潮起潮落,每个朝代都有其标志性的家族或民族统治。明朝是朱家的,清朝是满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