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联法则,谈事前先喝酒,越南印度皆醉倒,中国却喝倒一片苏联人
迪丽瓦拉
2025-08-01 14:32:52
0

千百年来,酒一直是餐桌上的常客。三五好友齐聚一堂,推杯换盏把酒言欢,好不畅快。文人骚客客居他乡,举杯邀月怆然泪下,孤独寂寞。

出征将士握戟执槊,浊酒一杯视死如归,马革裹尸......酒,俨然成了古人的一种情感寄托、一种文化。

然而,你也许想不到,步入近代以来,酒也可以成为国家间博弈的筹码、政治家较量的棋子。

今天为大家揭秘,我国与苏联老大哥酒桌上的恩怨情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前苏联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全年有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处在天寒地冻之中。

为了抵御严寒,苏联人很早就学会用土豆酿造白酒-伏特加。

几百年来,伏特加伴着一代又一代的斯拉夫人成长,成为了永恒的民族记忆。

那么斯拉夫人有多爱伏特加呢?

二战的时候,斯大林主席亲自签署特批令,指示后方酿酒工厂要保障前线士兵每天一斤的酒水供应。

在苏联士兵的潜意识里,可以没有枪杆子,但绝不能没有酒瓶子!

战争结束后,随着国内经济的逐渐恢复,普通的苏联家庭十分愿意为伏特加买单。

就连孩子们也对这种白酒赞誉有加,苏联有谚语:孩子们出生后先学会喝酒,然后才是叫爸爸妈妈。

步入新世纪后,俄罗斯的综艺节目上,伏特加更是明星饮料。

看着特邀嘉宾饮酒后的滑稽表演令人忍俊不禁。

可以说,在自然背景和文化背景双重作用下,斯拉夫人对酒的热爱早已融入血脉之中。

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乌斯季诺夫,早年做过钳工,嗜酒如命,加入苏共后担任列宁格勒机械制造厂厂长。

他担任厂长期间,正值苏德战争最焦灼的时候。

前线的武器订单多如牛毛,乌斯季诺夫动用了所有机械设备,派专人督促生产。然而,武器产量没有实质性突破。

这天乌斯季诺夫像往常一样办公,突然感到浑身不自在,原来是肚子里的酒虫作祟。喝一些吧!办法又不能自己骑马跑来。

正想着,乌斯季诺夫昂首一饮而尽,刹那间,他感到神清气爽,脑子也灵光了许多。再低头看看手里的酒瓶,乌斯季诺夫有了主意。

对于乌斯季诺夫而言,酒是不可多得的兴奋剂。

若是工厂里每个工人喝上一杯,那该多好啊!他说干就干,立刻给上级写信,不多时便得到了上级的肯定。

从那以后,出入工厂的卡车不仅运送钢铁、木材、武器弹药,还有一箱箱的烈酒。说来也真神奇,工厂的工人喝了酒后,仿佛神仙附体,不仅产量大幅增长,故障率也降低不少。

大功臣乌斯季诺夫不仅实现了酒水自由,更是一连获得了两枚奖章。

卫国战争胜利后,乌斯季诺夫官运亨通,一路升迁到了国防部长的位置。他的阵地也从办公桌转到了谈判桌。

按道理来讲,升官绝对是件大喜事,更何况坐的是国防部长的交椅。可对于乌斯季诺夫而言,却是异常的痛苦。

原来,当时苏联是共产主义阵营的领袖,不少兄弟国家都来拜访。

这些兄弟国家有的是想订购武器,有的想政治结盟,还有的想寻求技术。

总之吧,按照苏联法则,要谈就到酒桌上谈。

可是琳琅满目的菜品丝毫勾不起乌斯季诺夫的食欲,他对酒水望眼欲穿,可就是喝得不尽兴,对此他十分苦恼。

说来也巧,有一次他看到同行在酒桌上不省人事,周围人说什么同行就照做什么,乌斯季诺夫思量片刻,计上心头。

他想,若是用酒就能拿下对手,那不是比嘴皮子好使多了吗?自己也能趁机一饱口福。

从那以后,每逢谈判前,乌斯季诺夫总命人端上一瓶瓶伏特加招待客人。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对方还未开口,便先醉倒了。

到那时候,还不是被乌斯季诺夫牵着鼻子走吗?

凭此一招,多少兄弟盟友俯首屈服,就连印度、越南等大国也是威风丧尽。

反观苏联高层,一味纵容乌斯季诺夫,国际上逐渐流传开了乌斯季诺夫法则的恐怖传说。

沙场老将再立新功

苏联当局妄图利用酒来获取更多谈判筹码,这招可以拿下越南与印度,但是中国人民怎会轻易屈服?

更何况中国外交团派出了重量级选手-林虎将军。

林虎将军何许人也?

林虎,原名林根生,生于一九二七年。年幼时因为父母先后病亡,所以乞讨流浪为生。

抗战爆发后,毅然加入八路军,立下了赫赫战功。抗战胜利后,他与空军结缘,曾到东北航空兵学校学习驾驶技术。

开国大典时,林虎驾驶战机自豪地接受人民检阅。不仅如此,林虎最辉煌的战绩是在朝鲜战场上以弱胜强,一人就击落了两架敌机,大大鼓舞了士气。

看到这儿,如果您觉得林虎将军只是一名出色的空军飞行员那就太片面了。实际上,他还是一名谈判专家,曾为祖国空军建设立下过汗马功劳。

时间要回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那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遍了全国,我国经济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然而空军力量薄弱的现状令林虎将军寝食难安。他曾向中央汇报:我建议向苏联采买更为先进的战斗机,现有的歼6、歼7已经不足以承担防空重任。

要知道,伊拉克早早装备了米格25、29战斗机,并且拥有法国援建的全套防空体系,战时因为缺乏电子战经验,美军几个穿插包围摧毁了伊拉克的有生力量,我国空军总体弱于伊拉克,更应该......

党中央高度重视林虎将军的意见,当即组织代表团出访苏联,决心采购一批先进战机。

这次访苏之行气氛异常紧张,代表们一路上攀谈着,思考着各种不利情况,有人说:“苏联人一口回绝我们怎么办?”

有人说:“苏联人趁火打劫怎么办?”还有人说:“苏联人只卖战斗机不卖空军装备怎么办?”

讨论到最后,大家心灰意冷,做好了碰钉子的准备。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洽谈十分顺利,苏方代表不仅热情地接待中方代表团,还积极安排起了谈判内容、谈判场地、谈判合同等。

曾经不可一世的红色帝国几时陪过笑脸呢?

其实,此时的苏联当局已是风雨飘摇:政治上各加盟国吵嚷着要“分家产各奔东西”,经济上更是捉襟见肘,西方的文化入侵激起了一波又一波游行示威浪潮,更何况美国及其西方盟友正想尽办法围堵红色巨人。

此刻,听说中国这个“金主”来谈生意,就如同雪中送炭一般,苏联当局哪有不好好招待的道理?

谈判就这样顺利展开了,我方代表直截了当地表达了想采购一批米格29的心意,苏联方面满口答应,本来一切进行得很顺利,中间的一个小插曲又掀起了一场较量。

原来在参观样机时,米格29旁边恰好停着一架苏27战斗机。

苏27蔚蓝色的涂装、机翼下悬挂的航弹、流畅的机型,无不吸引着中方代表的目光。

当下就有人问道:“这种型号你们卖不卖?可以的话,我们也想买几架研究研究。

一开口,苏方就明白了我方的小心思,他们连忙推诿道:“这款机型怎么和米格29比呢?再说,米格29足够你们防空了。”

代表们回到宾馆,对林虎将军谈到了这个小插曲。

林虎将军思量道:苏联人虚与委蛇,其中必有隐情。

越是不让知道的东西,就越想知道。越是不好接触的东西,就越觉得有魅力。

在这种潘多拉效应的催化下,心痒难耐的林虎想到了绝佳的办法“套取机密”。

他特意邀请一位不胜酒力的苏联好友过来叙叙旧,摆上酒桌推杯换盏几轮过后,那人竟醉倒了。

林虎将军趁机问道:

“米格29和苏27都摆在面前,我想买米格29,你看......要买就买蓝色闪电苏27嘛!战斗力、灵敏度、续航能力都没问题。米格29只是强在了型号上,实际上徒有其表......

听到这儿,林虎将军心里有底了。

不出所料,第二天代表团便向苏联军方提出购买“更实用”型战机的愿望。

苏联人早有谋划,又是一顿忽悠。他们一会儿大加褒奖米格29,一会儿不遗余力地抨击苏27,最后甚至批评中国代表团不守诚信。

理由也是冠冕堂皇的,咱们谈好的生意怎么变卦呢?反观我方,见招拆招,一番唇枪舌剑后苏联逐渐招架不住了。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可是泱泱大国怎可轻易认输呢?

沙波什尼科夫

老大哥又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以酒量论英雄。

只见苏联代表们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然后热情地招呼着:

“生意的事一会儿再说,我们先吃饭吧!”说着一队队侍卫领着代表们进入了宴会厅。

分宾主落座后,“地主”沙波什尼科夫便让侍卫上酒,还特别嘱咐道:

“在座的都是男子汉,酒要是点不着就不要端来了,那不是给男子汉喝的。”

听到此处,代表们如临大敌一般,大气都不敢出,似乎那烈酒是杀人的毒药。再看林虎将军,还是那样泰然自若,这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说话间,一位苏联军官已经一饮而尽。他还不忘得意洋洋地把滴酒不剩的杯底展示给大家。

沙波什尼科夫满意地点点头,随后大手一挥说道:“中国同志请。”

席间林虎将军起身,痛快利落地干了一杯。

侍从们见状,赶忙又来斟酒。谁也没想到的是,他拿手一挡,从容地说道:“别忙,先别急着倒酒!”

林虎将军的这一举动引来了全场目光,只见他学着沙波什尼科夫的样子,挥了挥手说道:

“我也想和诸位酣畅淋漓地醉饮一番,奈何公务缠身不能如愿。

这样吧,让我们的随行军官陪陪大家吧。

正说着话,一名身量不高,体态纤细的中国大校昂首阔步地走到了大家面前,标标准准地敬了一个军礼。

他还没开口,苏联代表团就议论开了,有人起哄道:“竹竿般的人,能喝几两酒?难道是茅台酒太贵,你们不舍得喝吗?

能喝多少,一会儿才见分晓!那大校坚定地说道。

林虎将军靠近大校,附在他耳边小声说:“祖国需要你的胃,去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那大校便走到餐桌前接连饮了三杯,老大哥一看也不甘示弱,举杯争先喝了起来。

几十分钟过后,接连有几位苏联代表认输。

眼见得占了上风,大校便提议白酒掺着啤酒喝才痛快,今天一定要喝个痛快!

话到此处,苏联代表也只好苍茫应付。又过了将近两个小时,17位苏联代表彻底“缴械投降”,沙波什尼科夫愣愣地坐着,俨然成了一位光杆司令。

他诧异地感慨道:“那个瘦弱的军官太可怕了!我们简直拿他毫无办法!”

最后没办法,他只好向中方代表妥协,表示愿意出售苏27战斗机。

事后,中方代表也给足了老大哥面子。

不仅一次付清了货款,还捎带着送了各位代表不少的暖瓶、皮大衣、玻璃制品、瓷器等。别看这些东西在国内不显眼,放到苏联妥妥的宝贝。

像苏联这样轻重工业失衡的国家,能一次得到这么多“奇珍异宝”,那些代表开心的像孩子一样,早忘记了自己败在中国大校手里的事了。

这就是中苏交流史上的一次奇观。林虎将军足智多谋,酒桌上派出一员“悍将”,接连击败了17个“敌人”,赢得了最终胜利。

老大哥虽然不胜酒力,可是输了生意赢了面子,双方各取所需各自安好。

现如今,我国空军力量早已脱胎换骨,跻身世界一流队伍。

这中间不知有多少像大校一样的军人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

军人建功立业岂止止步于战场?他们的名字我们或许不得而知,但他们的功绩与世长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从... 文|柯静 编辑|柯静 前言 齐景公的治国成就,对齐国地发展地影响有多大? 齐景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
原创 李... 隋朝末年,李渊太原起兵,仅用3万军队就攻破了隋朝的都城,建国大唐,平定了各地叛乱。李建成被立为太子,...
原创 曾... 长安,自西周至大唐,两千年的时间,先后成为十三朝的都城。很显然,将长安作为首都,自然有着不可不说的优...
原创 揭... 我是狼君,一个陪您读历史的工科小伙儿 1944年底,无论是欧洲战场还是太平洋战场,战争形势都已经明朗...
原创 美... 1991年圣诞节,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红旗缓缓落下,俄罗斯的红白蓝三色国旗,重新升起,戈尔巴乔夫宣布...
原创 杨... 杨坚原名叫普六茹坚,李渊原名叫大野渊,李世民叫大野世民。虽然这是事实,但这一结论仍然值得商榷,其理由...
原创 毛... 桓温(312—373),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县龙亢镇)人,东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权臣,晋明...
原创 历... 关注新闻的都知道,近几年来印度常常在我们的中印边界地区搅起事端,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咎到当年划分出来的...
原创 原... 徐福明明找到长生不老药了,只是不敢给嬴政,此物现在到处都是!你知道吗? 在当时,其实有一个说法说是徐...
原创 明... 明代的学者冯梦龙曾经在《广笑府》中记载这样一段诗词:“来时萧索去时丰,官帑民财一扫空。只有江山移不去...
清亡后,14万皇室去哪了?有人... #百家说史#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王朝的兴衰更替都如同一场盛大的戏剧,而清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
原创 关... #历史开讲# 关羽,字云长,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之一,为人忠诚仁义,武艺高强。他曾在汉室灭亡后,投靠了...
三国耗尽英雄气,两晋南北朝尽是... 汉朝的惯性在三国终结。 一 司马家给两晋南北朝带了个“好”头。 司马家集四代之力,通过洛水之誓、当街...
原创 老... #头条创作挑战赛# 1934年,我红军在王明的错误路线指挥下,遭遇巨大损失,而蒋秃子正是意气风发。这...
原创 东... 东汉初年迁都之争,大概分为两个派系 。一派主要是以关中贵族为主,主张西迁长安,可以称之为“西迁派”。...
原创 西... 三国之后,司马懿的后人在司马懿的基础上建立了历史上统一的西晋王朝。西晋王朝到了晋武帝司马炎的手中之后...
原创 此... 三国时期,各路诸侯争相上场,武将刀光剑影,文臣谋略不断。这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演绎出一幕幕脍炙人口...
原创 朝... 一、20世纪10年代南满地区朝鲜族反日运动 (一)、朝鲜族迁入及聚居区的形成 中国朝鲜族迁入中国东北...
原创 抗... 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腐败不堪,后金大汗努尔哈赤迅速崛起,正不断在辽东进攻明军。 萨...
原创 清... 历朝历代封建帝王为了加强专制统治,都会设立一些特务机构,便于自己直接指挥。像西汉时的绣衣直指,宋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