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65岁朱元璋号啕大哭:杀蓝玉!朱棣窃喜
迪丽瓦拉
2025-08-01 22:03:26
0

1392年5月,38岁太子朱标病逝,65岁朱元璋,抱着儿子的身体号啕大哭。他头发凌乱,鼻涕眼泪直泄,差点晕过去。

消息传来,朱棣暗暗观察着一切,小心翼翼地顺从朱元璋,生怕说错话,惹父皇大怒。

谁知,同年9月,朱元璋立15岁朱允炆为皇太孙。朱棣很失落。

看着年少的皇太孙,65岁的朱元璋叹了一口气。

想起马皇后病逝,接着朱标离开,

很无奈,命运把他打得措手不及,他感觉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也不多了,他得早做准备。

朱元璋看着手中自己列出的百官名单,目光停留在“蓝玉”两个字上。

现在,想起蓝玉这家伙,朱元璋就咬牙切齿。

没错,他是一个难得的武将,曾经的捕鱼儿海大捷,令朱元璋振奋,当时他把蓝玉比作汉将卫青,隋将李靖。

(蓝玉)临敌勇敢,所向皆捷。

朱元璋记得,那是1388年,他命蓝玉为大将军,率150000大军北征,伐残存的元势力。

在大漠深处,蓝玉俘虏了北元人马共计77000余人,其中包括有王子、皇妃、仆从、士兵,马匹骆驼等就有150000头,而明军的损失很小。

“不费寸兵,以收其效”

朱元璋当时大悦,立刻封蓝玉为梁国公,准备等他回来大加赏赐。

谁知,蓝大将军看到北元帝年轻貌美的皇妃时,把持不住,如饿虎扑狼般,直接扑上去。

柔弱的皇妃无力反抗,事后羞愤得很,于是含泪拔剑自刎。

而蓝玉拍拍屁股走人,当啥事没发生。

收到消息后,朱元璋气得吹胡子瞪眼。现在是关键时期,朱元璋正需要笼络人心,优待战俘,而蓝玉一时冲动坏了自己的事。

再说了,作为一个臣子,战俘应该给朱元璋先过目,特别是后宫妃子,那也是先给朱元璋安排。

更让朱元璋气得喷火的是,北征回来,深夜路过喜峰关,守关士兵按规定已经关城门,蓝玉竟然带自己手下炮轰关口,洋洋得意,破城而入。

想起喜峰关的关口,朱元璋就心痛,这里地势险要,自己费心修筑,防止外敌入侵,没想到,就被自己人给轰了。

朱元璋破口大骂,把封蓝玉为梁国公的诏书当场撕毁,改为凉国公。

“梁国”属地肥沃,人口多,而“凉国”土地贫瘠荒芜,人烟少。

这是朱元璋给蓝玉的一个警告。

“北征还,夜扣喜峰关。关吏不时纳,纵兵毁关入。帝闻之不乐。又人言其私元主妃,妃惭自经死,帝切责玉。初,帝欲封玉梁国公,以过改为凉,仍镌其过于券”。

现在,66岁的朱元璋想起往日种种,再想想皇太孙朱允炆,立刻在“蓝玉”名字上重重画个圈。

1392年,也就是太子朱标病逝次年,锦衣卫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立刻作出反应,把蓝玉给抓了。

朱棣知道后,暗自高兴。

接着,朱元璋马不停蹄严刑审讯,硬是从蓝玉嘴里掏出一篇长文供词,编成《逆臣录》,里面列有15000人的谋反罪状。

谋反可不是小事,朱元璋于是大开杀戒,处死1万多人。

按照律法,蓝玉应被凌迟,但念在蓝玉有功,而且又是儿女亲家,朱元璋把“凌迟”改为“剥皮”。

我翻阅史料发现,蓝玉确实是立了军功后,就飘起来了,狂妄自大,无法无天,朱元璋也早已对他不满,但蓝玉之死,细查背后原因,我认为可不是那么简单。

我认为造成蓝玉更进一步死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朱元璋老了

老年的朱元璋,想起蓝玉的种种狂妄霸道行为,心里很不安,

特别是越看皇太孙朱允炆,越觉得不安。

当时蓝玉还有很多不发行为,如私招亲信,私收义子,强占民田,对官职不满,蓝玉家人还私卖盐引1万引,1引200-400斤,这数目不可不小。

“侍宴语傲慢,在军擅黜陟将校,进止自专。多畜庄子乘势暴横,霸占东昌民田,御史按问,逐御史”

这样善战的武将,行为逾矩,朱元璋自己在还可以镇得住,但若自己走了,皇太孙朱允炆哪里搞得定他。

朱允炆年少,朝堂经验少,此时朱元璋年纪又大,已经没有太多精力培养他了。

朱标还在时,朱元璋对蓝玉这些行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里不爽,脸上不快,有时训斥他,或是对蓝玉不理不睬,也不过就小惩罚而已。

“闻之乐,切责玉;初拟封蓝玉为梁国公,以过改为凉;镌其过于券;数谯让;比奏事,多不听。

因为,武将徐达、常遇春都走了,留着蓝玉给朱标还有用处,但朱标突然病逝,那蓝玉就跟着走吧。

二是,蓝玉是朱标太子妃常氏的舅舅,但他和朱允炆没关系

朱标在时,蓝玉对朱标确实是忠心,加上蓝玉是太子妃常氏亲舅舅,所以蓝玉处处为太子朱标着想。

太子遇到大事也常常找蓝玉商量,可以说蓝玉是太子心腹。

“太祖曰:‘诸子中燕王仁孝有文武才略,能抚国安民,吾所属意。’……太子闻之密以语凉国公蓝玉。”

而朱标病逝,朱元璋选朱允炆为继位者,但朱允炆的生母是吕氏,和蓝玉关系并不亲,若是朱允熥关系还亲(朱允熥是常氏生的)。

所以,这一层关系,朱元璋估计也考虑到,所以,蓝玉留下的几率又变小了。

三是,蓝玉和朱棣关系不好,朱棣在朱元璋面前离间

蓝玉对朱标衷心,所以对诸皇子很留心,他就曾经提醒过太子朱标,要注意提防朱棣。

因为朱棣当时在诸皇子中很有实力。

《明太宗实录卷一》载蓝玉语:“殿下试观陛下平日于诸子中zui爱者为谁”,太子曰:“无如燕王。”玉曰:“臣意亦然。”且臣观燕王在国“得军民心”,“众咸谓其有人君之度。”“又闻望气者言,燕地有天子气,殿下宜审之。”

同时,蓝玉和朱棣关系早年有些摩擦。

事情是这样的,蓝玉北征回来,路过朱棣封地,蓝玉想和朱棣交好,就高兴地送他一匹俘获的战马。

谁知,蓝玉热脸贴冷屁股,朱棣不领情,不领情就算了,还借朱元璋的面训斥蓝玉。

“马未进朝廷而我受,岂所以尊君父”

意思是说,俘获的战马你还没交给我父皇,就私自送给我,那你把皇上放在哪里?

蓝玉又气又羞愧,他这么一个傲娇的武将,被朱棣这样对待,又不好发作,只能把骂人的话咽回肚子。梁子就这么结下了。

接着,

蓝玉就多次提醒太子,说燕王这个人不简单,要留心。

朱棣呢,对蓝玉也越来越不满,但朱标在,他也不敢造次,只能等待时机。

而机会真的来了,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朱棣进宫面见朱元璋,朱元璋本就多疑,加上种种打算,朱棣的推波助澜,朱元璋对蓝玉的杀心就起来了。

《明通鉴》卷十曰:“及太子薨燕王来朝,颇言‘诸公侯纵恣不法,将有尾大不掉忧’。上由是益疑忌功臣,不数月而玉祸作。”

所以,朱标在,蓝玉可以在,朱标病逝,蓝玉就留不得。

可令朱元璋没想到的是,以为把蓝玉及傅友德、冯胜等干掉后,朱允炆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朱家天下就稳了,谁知,后来发生的事让朱元璋始料不及。

朱元璋曾说:“清沙漠者燕王也。朕无北顾之忧矣!”

无后顾之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蜀... “老将军,可知天水姜伯约!” 幼麟初遇卧龙,便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姜维本是魏国人士,蜀魏对阵,因被怀...
原创 孙... 周显王十六年(戊辰,前353) 齐威王使田忌救赵。初,孙膑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仕魏为将军,自以能不及...
原创 秦... 秦汉时期的文化和政治都是非常火热的知识点,很多人看秦汉历史,都会感受到秦始皇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汉武...
原创 蜀... 说到蜀汉,自然是文武双绝,诸葛亮的智慧和五虎上将的勇猛,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五虎上将也有个高下,马超是...
原创 朱... 别说是读书了,朱元璋小时候吃饭都吃不饱,但他长大以后有机会他就学习,从一个大字不识的大老粗逆袭成有文...
原创 他... 从秦朝灭亡开始,刘邦和项羽很显然也就成了对峙的局面,但最终的取胜者是刘邦,当然对于刘邦来说,这和兄弟...
原创 宋... 他是千古第一仁君,也是无数文豪大佬背后的男人,是令人真香的“神仙”老板。他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金坛三星村考古遗址公园开工,打... 11月18日,三星村考古遗址公园开工活动在金坛区举行。市委书记陈金虎出席活动并宣布开工。 中国社科院...
原创 速... 身世 霍去病(公元前140-前117年)是中国古代西汉时期的将领,被誉为民族英雄。他是汉朝名将汉武帝...
原创 毛... “三十而立”该成语最早出自于《论语·为政》,意思是指人在30岁前后要有所成就。 我们那些熟悉的老一辈...
原创 日... #头条创作挑战赛# 最近新闻报道,日本将在距台湾仅270公里石垣岛增设基地。与那国岛,石垣岛,宫古岛...
原创 满... 从清朝的一个书生笔下,我们可以生动地看到当年雍正到底是如何篡位夺权的。为什么当时有那么多人憎恨雍正,...
原创 唐... 每个王朝开国后,对那些战功累累、手握军权武将的安置处理,一直都是个非常受关注的话题。 大伙儿所熟知的...
原创 晚... 皇帝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主宰者,可谓是天下瑰宝尽收囊中,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但是通过众多的古装...
原创 唐... 自古以来,皇帝在对待开国功臣的问题上从来都不友善,有的选择对开国功臣痛下杀手,像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
原创 趣... 周公去世之后,周成王和周康王相继执政,成王康王继承了文王、武王的业绩,对内推行周公“明德慎罚”的主张...
原创 赵... 赵匡胤并不是一个滥情之人,一生中只有三位正式妻子,作为一个皇帝,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了,赵匡胤死时只有...
原创 战...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很多精美的工艺品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包括现在家中使用的水晶杯子,它主要...
原创 原... 他是唯一参加过清军、北洋军、国军、八路军,建国后授衔的军人 1840年广州海面的枪炮声,打破了清廷上...
原创 原... 《易经》里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