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11月14日清东陵旁,几百名身穿鲜红色绸缎衣服,帽子上插了羽毛的仆役,抬起巨大的棺椁,开始从皇宫到陵园五公里的路程,走在最前面的是310柄万民伞和万民旗,紧接着是带着各种器物的仪仗队以及带着各种乐器的乐队,队伍的后面是八千人的抬棺队和上千顶装有陪葬品的轿子。
如此奢华的葬礼也让当时在场的洋人感叹道大清明不久矣。
奢华的慈禧太后葬礼
光绪三十四年10月22日,大清朝最受人诟病的慈禧太后忽然离世。
时隔一年,出殡队伍从此进程一直排到现在的河北遵化,此消息一出,震惊世界,慈禧作为晚清最有权势的女人,她生前享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荣华富贵,即便是死后也极度奢华。
当时驻北京的荷兰记者杜尔用摄像机拍下了慈禧送葬的全过程,这段视频放在现在依然让人十分震撼。
杜尔把拍摄的画面刊登在报纸上,并称大清真是一个愚昧物质,封闭又落后的国家,这样的国家肯定在5年之内就会走向灭亡,
然而三年后的武昌起义,大清就不复存在了。
慈禧太后身立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几乎与一部晚清历史相始相终,可想而知,这样一个位于国家权力巅峰的女人,她的葬礼极尽奢华,以至于全世界震惊。
古话说的话,“财不外露”。
慈禧声势浩大的葬礼,奢华的陪葬品,举世闻名,自然引来了诸多盗墓贼的惦记。
哪怕是有八旗官兵驻守,陵墓内的财物,依然不断现于世间,那么慈禧墓葬最终的结局如何,为何频频有陪葬品不断流出?
“这就是慈禧的棺材”,为首的官兵说道,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孙殿英。
“没错,就是这个”,旁边的军官说道。
震惊国内外的“孙殿英盗墓案”
1928年,正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慌乱年月,奉命驻守在河北遵化清东陵附近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被蒋介石“另眼相看”,不单单克扣军饷,还被各种排挤,导致军心浮动,常常有开小差的事情发生,十二军军长孙殿英不得不苦思冥想找寻破解方法。
1928年7月初,前清护林大臣苏比托被孙殿英部下绑架,在死亡威胁下,老头儿指认了慈禧陵的地宫入口。
由此,旷世罕见的军阀孙殿英盗陵案拉开了序幕。
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由,严禁黎明百姓入内,并限定演习区域的居民必须立刻迁出,否则发生意外概不负责,此公告一出,连守护陵寝的人也一个不剩的出了陵区。
唯恐事情败露,孙殿英命令谭温江严守东陵的所有要道,谨防他人入内,再把两个旅的兵力开进东陵四周后,他就开始探查地宫的入口。
经过一番周折,盗墓的士兵找到了慈禧地宫的入口,但是入口处被多层花岗石堵得严严实实,工兵营长叫人来搞两大桶硝镪水,想用侵蚀的办法打开石障,但还是无济于事,孙殿英一看急了,干脆叫手下的人运来炸药。
从7月4日至7月10日,炮声不断从东陵传出,两座陵墓被炸开,从明楼下进入古洞门,过道尽头是一道浇筑了钢筋的墙壁,地宫入口就在这道金刚墙下。
进入慈禧地宫中的盗墓士兵,没有想到慈禧的主墓室完全由
汉白玉石
铺砌的,
这让深受排挤,缺少钱财的孙殿英等人瞬间眼睛充血,
正中是一座汉白玉石台,在石台上面停放着一具巨大的棺椁。
进入主墓室内,无数珍宝映入眼帘,慈禧巨大的棺椁由名贵的金丝棺木制成,棺中慈禧身穿华贵富丽的寿衣,头戴凤冠,静静的躺在五光十色的奇珍异宝中。
孙殿英在查看慈禧尸体时,忽然发现慈禧口中散发绿色光芒的夜明珠,为取夜明珠,
慈禧太后的嘴唇被撕裂。
夜明珠如鸡蛋大小,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人的头发,孙殿英拿着耀眼的夜明珠。临走前,又派士兵们四处寻找可能被发现的零散珍宝,慌乱中,慈禧的尸体也被士兵拉出棺材丢在一边。
孙殿英是否利用这些珍宝四处行贿,我们不得而知,但一场震惊全国的盗宝大案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平静下来。而且那些珍宝也像蒸发了一样,从此杳无音讯,只留下后人对他无限的期许和无尽的感伤。
在此后的日子里,慈禧陵先后多次因战乱盗掘等因素遭到损毁。
直到1983年,我国考古学家于善普等人进行抢救性发掘,因为慈禧的棺材1928年就已经被孙殿英盗掘,现在又开放了好几年,所以大家都觉得这次开棺以后会比较顺利。
进入地宫之后,大家按照原定计划进行,先由木工上前将外椁拆开,将外椁拿走之后露出了里面的内棺。
时隔50多年上面的红漆依然色泽发亮。
再次开馆
由于1928年,溥仪指派清朝遗老,重新装殓慈禧尸骨时,又将内棺重新封死,所以现在依然密封的很严实,这让在场的人员开始犹豫了,是不是真要开棺?
当考古人员打开棺木时,让在场的专家们都
傻了眼?
只见黄色装扮满满实实铺在棺木之中,中间部位隐约呈现出人形,脖子下面有一件蓝色坎肩,而坎肩下方出现黄颜色的断袍,整个墓室包裹的严严实实。
但在此之后,非法开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东陵皇家陵寝棺椁的当事人受到了党纪政纪的严肃处理,由此也维护了国家正常的文物管理工作秩序。
小结
奢华无比的慈禧太后陵墓因其奢华而多次被盗,想来慈禧生前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奢华也给自己带来了无尽的叨扰。如果慈禧看到这一幕,她应该想要一个
先低调再奢华
的葬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