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金国被灭,蒙古军团没有去灭南宋而去西征,2点原因可能你不知道
迪丽瓦拉
2025-08-02 04:32:25
0

1234年,金国被灭后,蒙古军团是两线作战的,可能是西征更能引人关注,就会认为,蒙古放了南宋去西征了,其实不然。灭南宋的任务一直都是忽必烈负责的。

不过有十年时间,成吉思汗孙子辈为了争夺大汗之位,精力都在内部夺权上。西征和灭南宋都无暇顾及。

忽必烈大哥蒙哥从窝阔台家族得到大汗之位后,才继续西征和灭南宋。西征派给了亲弟弟旭烈兀,灭南宋交给另一个胞弟忽必烈。

具体这段历史过程怎样,我根据看到的史料谈谈自己理解,如果有错误,欢迎指出。

13世纪,蒙古帝国有如旋风一般席卷了欧亚大陆,它的崛起和发展,引起后人极大的兴趣。

成吉思汗时期,他就开始了西征,而当时的西征主要是在中亚和西亚,主要目的为了复仇。

到了窝阔台当政,提出了“长子西征”计划,这时的西征目的是东欧一些国家,比如钦察、保加尔、波兰、匈牙利、罗斯诸公国,这时的西征明显有了扩张疆土和侵略的意味。

据波斯及西方史料的记载,1235年,窝阔台大汗在首府哈剌和林召集大会,商议征讨钦察、罗斯等国事宜。察合台在会上提议发动一次“长子出征”,因为“长子出征人马众多,威势盛大”。

这个提议得到了窝阔台的认可。于是,朮赤的儿子拔都、斡儿答,察合台的儿子拜答儿、孙子布里,窝阔台的儿子贵由、合丹,以及拖雷的儿子蒙哥等,共集合10万大军,统帅由拔都担任,副帅由西征经验丰富的速不台担任。

而《蒙古秘史》也有类似记载,因为此次西征,有十万人马,而且长子出征格外引人注目,这是由长子的特殊地位决定的。

而其中朮赤的儿子拔都,他虽然不是长子,却能力突出,大哥把大汗之位让给了他,他是金帐汗国的开国君主。

窝阔台长子贵由,托雷长子蒙哥后来都做了蒙古国的大汗,所以这次西征,无论东西方史书都有大量记载,所以我们关注点都在西征。相比较攻打南宋就显得有些低调。

灭西夏时,成吉思汗去世,消灭金国的任务就由第二任大汗窝阔台来完成。而金国和南宋有着百年世仇,金国被灭,南宋功不可没,虽然它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但是蒙古向它发出联盟的建议时,南宋答应了。

而当时金国正在闹粮荒,金国派使者问南宋借粮,南宋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却反手把粮借给蒙古,结果南北夹击,金国被灭了。

灭掉金国后,伐宋提上日程,大汗窝阔台召开库里台大会,讨论亲自领兵伐宋的相关事宜。由于赤老温等大将主动请缨,窝阔台放弃了御驾亲征的打算。

1235年至1237年,蒙古分三路进攻南宋:西路攻打四川,中路攻打湖北,东路攻打黄淮一带。三路大军所向披靡。枣阳、成都、襄阳、光州、随州、黄州等州县都一一被蒙古大军攻克。

1237年冬,南宋当朝非常恐惧,请求谈和,蒙古军获得利益后并非班师回朝。这一时期,蒙古打南宋并非以扩大疆土为目的,而是承袭千年的老路数——劫财。

攻下中原各州,窝阔台将它们分封给了诸王贵戚。其中,长子贵由分得大名府,兄弟察合台分得太原府,侄子拔都分得平阳府。

在窝阔台当政的中后期(1235—1242年),南宋也不是蒙古帝国的唯一目标,东面的高丽,西面的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波兰、匈牙利,还有罗斯国、布加里亚等国都是蒙古人入侵的目标。

窝阔台去世后四年的时间里,政权被窝阔台的皇后乃马真,以及权臣镇海所把持。1246年,窝阔台长子贵由当选大汗,但他的统治只有两年,两年之后就去世了。

蒙古政权内部开始了内斗,这时候托雷家族经过一番运作,获得大伯术赤家族和大部分蒙古贵族支持,托雷长子蒙哥(1251—1258在位)当选大汗。

从窝阔台去世到蒙哥上台,在十年的时间里,蒙古停止了对南宋的大规模入侵,只是断断续续地劫掠若干州县。

蒙哥上台之后着重做了两件事情:其一是大力栽培同母弟忽必烈和旭烈兀,其二是完善了灭亡南宋的国策。

而灭南宋由蒙哥自己负责,忽必烈辅助他,另一个弟弟负责西征,其实给的军队并不多,只有两万。

南宋看起来软弱无能,可是想快速灭南宋也不是易事。到了1258年,蒙哥御驾亲征四川,忽必烈奉命征湖北,塔察儿受命攻荆山,以分散南宋的兵力。总的来说,这次出征赢得无数场战役,虽然都不是决定性的,但为日后忽必烈灭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忽必烈积累了对宋作战的宝贵经验,蒙古军也加深了对南宋地形的了解。

1259年,蒙哥在四川重庆被利箭所伤去世。正在此时,远在蒙古的忽必烈同母弟阿里不哥已经称汗。

于是,忽必烈不得不率军返回蒙古,去角逐汗位。退兵之前,他接受了正在鄂州督战的南宋右丞相兼枢密使贾似道私下开出的请和条件。

1260年,忽必烈登上大汗之位,又继续开始伐宋,1279年,右史陆秀夫背着幼主赵昺投海自尽。南宋正式消融在历史长河中。

而西征的旭烈兀倒是很顺利,忽必烈做了大汗后,立即追封他为“伊儿汗”,旭烈兀就留在了伊朗。

关于蒙古帝国那么热衷西征,一方面是他们游牧民族的特性决定,为了生存,获得稀缺的水、草资源,劫掠刻在他们民族基因里。

还有另外一层原因,可能许多人未曾注意:气候问题。

科学家们曾经研究过,历史上确实存在一段持续时间很长的偏暖气候,恰好与铁木真发动征服战争的时间相一致。

史籍也提供了不少证据。根据《诺夫哥罗德编年史》的记载,13世纪早期,气候原因导致了一场持续17年之久的饥荒。1215年,由于干旱引发的饥荒达到顶峰,城市居民被迫以树皮充饥,甚至卖掉孩子为奴。1230年,又一次干旱降临,给人们带来更大的灾难,开始出现人吃人的惨剧,有的则肢解死尸的腐肉作为食物,有些人以猫狗为食,有些人吃苔藓、蜗牛、树皮、石灰、榆树叶等。

而游牧民族,他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主要是马、山羊、绵羊、骆驼等牲畜。其中,最重要的是马。他们要为马提供合适的牧场,丰沛的牧草。他们借助马才能配合手中的弓箭,成为令人畏惧的骑兵。

然而遇上干旱季节,牧草由青迅速变黄,质量极速下降,很多马匹会因此而饿死。如果旱灾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带来更加灾难性的影响。于是,迁徙或者侵略,成了古代蒙古人必然的选择。

迁徙的过程总是伴随着侵略。阿尔泰山和天山山脉东面的大草原,远不如西面的大草原那么丰美,所以,蒙古的西征很大部分就是获得西部肥美的草原,比如阿塞拜疆草原,匈牙利草原等。

因此,几千年以来,东面的游牧民族,比如匈奴、突厥和蒙古等,或者是以难民的身份,或者是以征服者的身份,一代又一代地从东面迁徙到西面。

气象学上的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理解生存的逻辑,理解蒙古人的对外侵略。

当然,我绝不是为蒙古的侵略漂白,只是乐观描述蒙古热衷西征的原因。不当之处,欢迎交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卧... 三国时期,蜀汉拥有卧龙凤雏,还有五虎上将,可谓人才济济。他们为了实现汉室复兴的理想,不惜与强大的曹魏...
原创 中... 我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不仅时间上源远流长,而且内容跌宕起伏,这几千年的时间里,在秦始皇统一之前,我国是...
原创 五... #历史开讲# 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混乱与黑暗的时期。八王之乱的爆发,使得西晋国力迅速走衰,...
原创 说... 张居正执政时期的施政,基本方略和手段是整顿,称为改革是牵强附会的。对于后人强行给他戴上的改革家的桂冠...
圆明园文源阁遗址考古大揭秘!多... 今年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联合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开始对文源阁遗址局部开展考古发掘工...
原创 他... 标题:他是崇祯儿子,一生遵纪守法,却让清朝三代皇帝头疼了数十年 xxxxxxxx-xx-xxxx:...
花脚大仙分享:俄罗斯冬宫藏中国... 俄罗斯冬宫藏中国文物巡礼2 花脚大仙分享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俗称“冬宫博物馆”,位于俄罗斯圣彼...
原创 南... 《——【·前言·】——》 在中国的历史中,南北对峙的局面持续了两千多年,南方无论如何努力,总是难以超...
原创 此... 1947年8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以独立第一师、独立第二师和东满独立师为基础组建第十纵队,并打...
原创 夷... #三国风云录# 在夷陵之战后,诸葛亮曾经感慨的说,如果法正还活着,就能够制止刘备,不让他向东攻打孙权...
原创 《... 第一次华山论剑时期,周伯通打不赢裘千仞。理由是:第一,裘千仞少年成名,而周伯通那时候还是浑浑噩噩的;...
原创 妲... 《封神演义》中女娲娘娘下令三妖怪,特别是千年狐狸精妲己魅惑纣王,致使商末天下大乱,西伯侯姬昌带兵起义...
原创 西... 西汉早期为了平息边患,采取了与匈奴和亲的策略。于是后人多有误解,以为那时候的汉军打不过匈奴,才被迫和...
原创 小... 1938年8月上旬,驻扎在皖西地区的新四军四支队七团奉命进至安合公路一线,担任袭扰敌人运输的任务。七...
原创 美... 如果在美国的市长竞选中,有人说他管理过中国两年之久,肯定会令人大吃一惊。是我们国家的哪个领导跑去美国...
原创 北... 福祸相依,不仅仅存在于我们现代,在我国古代更是如此,身处高位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往往一个朝代...
原创 如... 首要说明的是,杨过的资质肯定是够了。天资聪颖。举一反三是杨过的特点,但问题是杨过和谁学,能否学到精髓...
原创 历... 在小说《天龙八部》中,曾有一支特殊的皇族——大理段氏。他们虽为偏居中国南陲的皇室贵胄,但却偏好武学,...
走进牟定新桥 一秒带你“爷青回... 在牟定县新桥镇,藏着牟定铜矿遗落的记忆、承载着辉煌的工业历史、更镌刻着很多人的青春芳华。 新桥镇铜矿...
原创 历... 大多数人在非历史研究中首先了解到“契丹”这一游牧民族,大约是在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中,书中的主角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