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邦的左膀右臂-萧何
迪丽瓦拉
2025-08-02 05:03:59
0

刘邦之所以能够打败项羽,离不开身边贤人的帮助,这就不得不提萧何了。萧何(公元前257年一前193年),徐州小沛(今江苏沛县)人,谥号“文终侯”,汉初三杰之首,辅助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政权,西汉初年丞相、政治家。

萧何原是秦末沛县人,年轻的时候做过沛县功曹,是主要负责县里某项事务的官吏。他自幼聪明,勤奋好学,对历代律令颇有研究。他生性温和,善于识人,与诸多豪杰相交好。其中有泗水亭长刘邦、屠户樊哙、书吏曹参、刽子手夏侯婴,还有吹鼓手周勃(名将周亚夫之父),由于他们年龄相仿,不久后便成为莫逆之交。萧何与刘邦最为交好,感情颇不一般。他见刘邦器宇轩昂,一表人才,谈吐不凡,是大贵之相,所以对刘邦格外敬佩,并曾多次利用职权暗中保护他。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举起了反秦的大旗,各地豪杰纷纷响应,天下大乱。此时的萧何仍在沛县担任功曹,他和曹参、樊哙、夏侯婴、周勃等人时常聚集在一起,密切关注着时局的发展,并暗中与隐藏在芒砀山中的刘邦保持着联系。

在陈胜、吴广起义的震慑下,许多地方的官吏也深深感到,秦帝国的暴政不会长久,于是都想反叛朝廷,归附义军,以保全自己。萧何所在的沛县与蕲县非常接近,沛县县令眼看烽烟四起,生怕丢了脑袋,于是将萧何、曹参等人找来,秘密商议起兵之事。萧何建议道:“你作为秦王朝的官吏,沛县百姓恐怕难以听从你号令。若是要谋取大事,定要把逃亡的豪杰请回来才行。若是如此,沛县便可安如泰山了。”县令听罢,觉得颇为有理。萧何于是举荐了刘邦,请县令赦免其罪责。于是,县令派遣樊哙去芒砀山找回刘邦,商量共同起义。刘邦欣然答应,立即率众前往沛县。不料,县令突然反悔,将刘邦拒于城外。刘邦兵临城下,见城门紧闭不开,便料到城中有变。于是,刘邦下令将城池重重围住,准备攻城。就在这时,萧何、曹参从城墙上跳下来到刘邦处,刘邦大喜。三人商议一阵后,刘邦在布帛上写了一封告沛县父老书,用箭

将其射入城内。书中说:“天下百姓共同忍受秦苛政之苦已经很久了,如今父老兄弟们却还在为县令守城。天下诸侯并起,马上就要攻破沛县城池了。如果沛城的百姓现在起来诛杀县令,响应诸侯,则家室还能得以保全。否则,都将白白地惨遭杀戮。”沛县百姓看了刘邦的信,便聚集起来攻占了县衙门,杀死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进城。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九月,项梁叔侄将会稽郡郡守殷通杀死,也举起了义旗。不久,便拥有了20多万人马,拥立楚王第十二代孙,13岁的熊心为王,并与刘邦部汇聚于薛城。众将商定:项羽率军向北救援赵国,解除巨鹿之围后,再从北向西进攻秦国;刘邦率军从南路西进向关中进发。两路人马在击败秦军后,若是谁先进入秦都咸阳,便由谁来做关中王。

刘邦率军勇猛无敌,凭借张良等人的出谋划策,避实就虚,一路过关斩将,直逼关中。萧何身为都督,坐镇地方,主管军队的后勤供应。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亲率大军30万兵临咸阳城下。秦王子婴设计将奸相赵高杀死,献出玉玺,向刘邦投降。将士们见咸阳宫殿高峻巍峨,街市喧嚣繁华,顿时忘乎所以,纷纷乘乱抢掠金银财物,连刘邦也忍不住,趁着空闲,跑到未央宫去东张西望。唯独萧何进入咸阳后,并不贪恋金银财物与美女,而是急匆匆地赶往秦丞相御史府,并派遣士兵迅速包围丞相御史府,不准任何人出入。然后让忠实可靠的下属将秦朝有关国家户籍、地形、法令等图书档案一一进行清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统统收藏起来,以备日后查用。因为,按照秦朝的典制,丞相辅佐天子,主管国家大事;御史大夫负责对外监督各郡御史,对内接受公卿奏事。除掉军权外,丞相与御史大夫几乎把持一切朝政。萧何为官多年,当然深知这些。因此,全军上下无不对他深深佩服,刘邦也在惭愧之余,说萧何是一代异才。萧何将这些秦朝的律令、图书、档案收藏起来,使刘邦对天下各处关隘、户籍、势力、民俗等了如指掌,为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律令制度找到了可靠的依据,对日后西汉政权的建立与巩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功不可没。这也足以看出萧何的深谋远虑。

刘邦率攻入咸阳后不久,项羽也率军入关,并在同年二月自封为西楚霸王,占据梁、楚东部九郡之地,建都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背弃原来的盟约,改立刘邦为汉中王,统辖荒远偏僻的巴蜀之地,建都南郑。为了防止刘邦东进,项羽又将关中地区一分为三,分别封给了三个秦朝降将-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刘邦看出了项羽的险恶用心,十分生气,决定与他决一死战,可惜兵将孱弱、缺兵少粮,实在难以取胜。只好采纳萧何、张良等人的建议,率兵退蜀,休养生息,广纳贤士,伺机与项羽再争高低。

四月的时候,各路诸侯分别领兵回到自己的封地。刘邦按照张良的计策,偃旗息鼓,人不解甲,马不停蹄,急匆匆地赶向巴蜀。一路上,许多来自其他诸侯王军中的士兵自愿投入刘邦的帐下,韩信就是在这个时候从楚营中逃出,投奔刘邦的。

韩信原来在项羽的帐下,他智勇双全,是天下著名的军事家,后世有“兵家之祖”之誉。但他在项羽手下颇为不得志,于是改投到刘邦麾下。起初,刘邦只是让他做了一个管理粮草的小官,韩信十分失望。一次偶然的机会,萧何与韩信结识。在交往的过程中,萧何发现韩信有勇有谋,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向刘邦推荐,但开始并没有引起刘邦的重视。

转眼间两个多月已经过去了。汉军将士不愿在蜀地久居,非常想念家乡,都希望东归,开小差的人也愈来愈多。一日,韩信见久在汉营终不得重用,一气之下便离开了。萧何知道后,马上放下还没有处理完的紧急公务,亲自骑马去追韩信,都来不及向刘邦打个招呼。刘邦正在为军中开小差的人日益增多而深感焦虑,忽然有军吏来报告说:“萧丞相也逃跑了。”刘邦一听,大惊失色地说:“不得了了,我正欲与他商量军国大事,怎么他也逃跑了!”刘邦赶忙遣人去寻找萧何。萧何回去后拜见刘邦,刘邦见到萧何后,又惊又恐地说道:“你为什么也要逃跑?”萧何说:“我不是逃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了。”刘邦又问他:“你去追谁了?”萧何回答说:“韩信。”刘邦听后,非常不以为然地说道:“已经有10多个将军逃走了,也没听说你去追过谁,怎么偏要去追韩信,明明就是骗我嘛。”萧何说:“那些将军都很容易得到,但韩信却是当今数一数二的杰出人才,如果跑了就没有第二个了。大王您若是只想做个汉中王,有没有韩信都无所谓;您要是想得到天下之地,那就必须要用到韩信了。汉王您觉得怎么样?”刘邦说:“我当然想率军打出去,不想老困在这里呢!”萧何说:“汉王你若是决定打出去,就必须重用韩信,他自然会留下;若是不重用他,他始终都会离开的。”刘邦沉思了一阵,下定决心说,“那就听丞相之言,让他做个将军,如何?”萧何说:“要是做将军,他还会走。”刘邦又说:“那拜他为大将军如何?”萧何说:“行,我看可以了。”后来刘邦便在萧何的建议下,拜韩信为大将军,并在将军台上亲自把将印授予韩信。

后来,韩信果然没有让刘邦失望,也没有辜负萧何的良苦用心。楚汉战争爆发后,韩信亲率汉军渡陈仓,战荥阳,破魏平赵,收燕伐齐,屡战屡胜,最后在垓下设置十面埋伏,一举歼灭项羽全军,为刘邦夺得天下。很显然,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军事才能的充分发挥与运用,乃至汉王刘邦最终能够夺得天下,在一定程度上,同萧何的慧眼识才、倾力举荐是密不可分的。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率军悄悄离开南郑,采纳了张良、韩信所献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挥师东进,留下萧何负责征收巴蜀之税,以供应军粮。汉军将士自从人蜀后,非常思念家乡,东归之心颇为急切,一旦东归,个个便如猛虎下山一般,奋勇杀敌,直杀得雍王章邯的兵马丢盔弃甲,大败而逃。汉军一路势如破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不到一个月便占领了三秦之地。刘邦遂令萧何坐镇关中,安抚百姓,同时负责兵员与粮饷的筹措和补给,自己则亲率数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攻向楚军的大本营彭城。

萧何留守关中后,马上安抚百姓,恢复生产,全力收拾关中的残破局面。他一方面重新建立已经散乱的统治秩序,另一方面对百姓施以恩惠,安定民心。他不仅颁布实施了新法,重新建立了统治秩序和统治机构,整修宫廷、县城等等,还将原来秦朝的皇家苑囿园地开放,让百姓耕种,并且减免租税。他还让百姓自行荐举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德行、能做事的人,任命他们担任“三老”,每乡一人;再从各自的乡里选出三人为县三老,辅佐县令,教化民众,同时免去他们的徭役,并在每年的年末赐给他们过年的酒肉。由于萧何办事有方,施政为良,颁布了很多的利民法令,农业生产得以迅速恢复,并建立了稳固的后方,保障了前线的供给。

公元前203年,项羽也因为连年战争,陷入了兵尽粮绝的困境。而刘邦的部队,却因萧何坐镇关中,不断地向前方输送粮食和兵力,形成了兵强粮多的好形势。后来,刘邦越战越强,终于逼得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

汉朝建立后,萧何因功勋最高,被封为“酂侯”,位列第一,被称为“开国第一侯”,食邑8000户。萧何采用秦代六法,重新制定了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增加《户律》、《兴律》、《厩律》);在法治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萧何又协助刘邦平定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之乱,被拜为相国。为了避免被刘邦诛杀,他以“自毁其名”的方法,远遁他乡。

高祖死后,太子刘盈即位,称为惠帝,萧何又继续担任丞相辅佐惠帝。不过此时,萧何年事已高。公元前193年,年迈的相国萧何,终因常年为汉室操劳,卧病不起。病危之际,汉惠帝亲自前往探望,并趁机询问:“丞相百年之后,谁可以代替你?”接着惠帝又问:“曹参怎么样?”萧何听了,竟然挣扎着病体,向惠帝叩头,道:“陛下若能拜曹参为相,我死而无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宋... 岳飞是一位民族英雄,曾经在抗金斗争中为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而他的悲情结束,也成了后世议论不休的千古遗...
原创 清... “新疆166万平方公里,我大清六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就这样拱手让人了?” 清朝廷上,一个63岁老头儿勃...
原创 原... 【历史】反人类罪,实际上是一种最严重的罪行,相当于古代罪大恶极的这一种,所以反人类罪基本上下场都凄惨...
原创 天... 1126年末,在被金兵围困一个多月之后,北宋的都城开封被攻破。1127年春,在劫掠了开封之后,金军带...
一支探寻古丝路文明的联合考古队... 今年6月18日,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馆正式开馆。众多展陈中,一幅照片吸引人们驻足。 照片拍摄于201...
原创 非... 非洲,是老天比较眷顾的一个地方,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很多外国人认为,非洲的贫穷主要是干旱缺水造成...
原创 被... 在三国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武将如云。然而,在众多光芒万丈的名将之中,有两位大将常常被历史的尘埃所...
“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活动第十... 11月18日,第十五场“两岸学者面对面”系列活动在厦门大学科艺中心举办,本次活动由厦门大学和中华文化...
原创 宋... 文/ 皇甫喵 图/ 皇甫喵 — 引言 — 宋朝是一个经济、文化鼎盛的朝代,同时也是一个军事极其颓废的...
原创 明... 周奎(生卒年不详),南直隶苏州府人,明朝外戚,明思宗朱由检的岳父,庄烈皇后周氏之父。 崇祯三年,被封...
原创 秦... 我们这里所说的赐爵主要是指民爵。从文献看,最初有些赐爵虽然性质不甚明朗,但理解为民爵当无大错。 比如...
原创 一... 提起李隆基,很多人都不由想起白居易的《长恨歌》,想起杨贵妃,想起安史之乱,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
原创 被... 在《三国演义》中,众多英雄光辉灿烂,但鲜有人提及文聘。这位刘表麾下的将领,以非凡的军事才能和辉煌的战...
原创 卫...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大总管”,从来都是政府中最忙碌的那个人。外交、军事、...
原创 夜... 如果看到某个人不自量力,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夜郎自大”这个成语,毕竟一个国家会因为自大而灭亡,...
原创 梅... 引言 每一位从清华园走出的学子,心中都会有一个儒雅的身影。这便是他们心中“永远的校长”梅贻琦。 一提...
1940年,陈嘉庚的“西行漫记... 1940年,全面抗战进入第四年。陈嘉庚带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国慰劳考察,时长达9个月,足迹...
原创 刘...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这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自己的丈夫从...
4200年前 先民就“开”上了... 双轮车辙印 鸟瞰平粮台遗址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张弋/文 受访者供图 淮阳平粮台遗址曾入选201...
原创 宋... 文I 唐哲 编辑I 唐哲 起用王安石 宋代神宗时期是一个大改革的时代, 宋神宗即位时,宋朝已有百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