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这年8月,江主席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田家巷,一个书香满室的普通人家。5个子女中,他排行第三,其名“泽民”取自孔子“惠泽苍生”之意!
江家在当地并非官宦之家,相反,其祖上曾居住于安徽省旌德县白地乡江家村。1856年,因清军洗劫太平军,江家人背井离乡,来到了江苏省扬州市落业。
江主席的祖父江石溪老先生,生于1870年,曾师从当地中医大师学医,精通中医,医术精湛,且常为贫苦病人送医施药,深受当地人尊敬。老先生亦热心国事,并擅长音律,曾谱歌痛斥袁世凯对日签订“二十一条”丧权辱国条约。
1933年,石溪老先生去世时,江主席当时只有七岁。但祖父秉持一生的知识分子气质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深刻的影响了江主席伟大的一生及其整个家族。
石溪老先生一生育有七个子女。长子江世俊,长媳吴月卿,就是江主席的亲生父母。其六子江世侯(后改名为江上青),媳王者兰,为江主席的养父母。石溪老先生养育的这两位子女,不仅自己非常的优秀,还为我们国家合力培养出了一位伟大的领袖!
生父江世俊,1895年出生,喜欢写作,读完私塾考上了扬州中学,在那里结识了散文大师朱自清,他们经常在一起交流写作心得。朱自清曾回忆说,世俊若不是为了生计终止学业,他也会是一个很好的作家!
尽管江世俊不能继续求学,但他在工作之余仍坚持继续写作。也正是由于这种遗憾,让他没有放松对子女们的教育,江主席也是在这种书香门第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
为什么江主席后来会过继给六叔江上青呢?这是因为江上青烈士牺牲的时候,虽然有了两个女儿,但膝下无儿,家族就按照当地风俗,把正在读初中的江主席过继给了江上清烈士。所以江上青就成为了江主席名正言顺的父亲。
正是因为这一过继,使江主席对自己的这位已经牺牲了的养父更深切的关注起来。江上青烈士学生时代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投身学生运动,后几次被捕入狱。但出狱后,他依然坚贞不屈的从事革命活动。在1929年转为了中共党员,并在其所上的大学上海艺大,担任了党支部书记。期间带领党员和进步学生积极从事学运工作,后又被捕入狱一年。在监狱他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但出狱后又全身心的投入了革命工作中去。
1939年,任皖东北特别支部特支书记的江上青,领导着一支地方抗日武装,在一场战斗中,中数弹旦牺牲,时年仅28岁。
当时他的亲密战友、建国后出任过国防部部长的张爱萍将军在他的追悼会上说,上清的殉国,不仅使我失去了一位知音,失去了一位战友,而且是皖东北抗日民族战线,失去了一位卓越的领导者,使中国革命大厦,失去了一位杰出的栋梁……
叔父兼养父潜移默化的革命熏陶,给江主席年幼的心里,就埋下了革命的种子。在大学期间,他就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学生运动,并于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可以说,烈士养父对江主席后来走上职业革命家道路,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一个成功人士的身后,往往有一群看不见的人在共同努力的奋斗。江主席的家族就是这样的情况,正是因为他们尊重知识、重视教育、良好的家风传承和积极追求进步的家庭氛围,为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奉献了一位卓越的领路人!
江主席虽已仙逝,但今日国家已如他所愿,其丰功伟绩将永远彪炳史册!致敬江主席和他的整个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