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中国封建史中,很多王朝都过于短命,秦、隋两朝更是二代而亡,瞬间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虽然只有12位皇帝和29位皇后,但整个朝代却异常坚挺地延续了296年(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
清王朝之所以能存在这么长的时间,和下面要介绍的这三个男人和两个女人有着莫大的关联。列位看官不要着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先说三个男人。
第一个男人:开朝MAN皇太极
虽然说,皇太极的老爹努尔哈赤也很生猛,凭着几副盔甲就敢起兵造反,在白山黑水间打出了一片天地。但碍于本榜单名额有限,只能把“榜一大哥”的交椅给他牛逼的儿子了。
在继承老爹留下的还不算太殷实的家业后,皇太极一辈子就专注于干好一件事——打江山。这位爷不仅智谋过人、手腕了得,军事才能也是相当在线。为了问鼎中原干掉明王朝,对外,皇太极没有急于向明军开战,反而一方面假意和明朝议和,借以削弱明军的战斗意志;另一方面先后用兵朝鲜和蒙古,让他们彻底归顺,从而避免了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对内,皇太极更是手段老辣,相当能忍。面对内忧外患,他采取了南面独坐的政策,让四大贝勒一起执政,从而防止了内斗的持续发酵。
不过,稍有遗憾的是,在向明军发动全面进攻时,皇太极却突然驾崩,没有亲眼看到八旗铁骑横扫中原的“闪亮时刻”,只得把这份功劳留给了后世子孙。
第二个男人:千古一帝康熙
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16岁除掉满清第一权臣鳌拜。放在今天,16岁的男孩,大多还在中学读书,上完各种补习班后,要么刷题,要么“大吉大利,今晚吃鸡”。光凭着这份与年龄严重不相符的过人智慧和计谋,就足够吹一辈子牛逼了。干掉鳌拜及其党羽后,康熙又干成了他爷爷都没干成的大事,大幅削弱了八旗旗主的势力,让自己皇帝的这个职业干得不再憋屈。
先祖们是在马背上拿着砍刀起家的,杀人打仗的本事,康熙也是学得有模有样,甚至比他的爷爷、太爷爷还要牛逼。20岁时,历经各种困苦,用时8年平定三藩。之后,又再接再厉、一鼓作气收复宝岛台湾,将爱新觉罗家的地盘推到极致。当然,这也极大捍卫了中华民族的领土完整和多民族统一。
打仗是花钱的事儿,搞活经济、改善民生,康熙也是一把好手。兴修水利、兴文重教等举措,都大大增强了国力。千古一帝,康熙当之无愧。
第三个男人:盖世劳模雍正
雍正,虽然皇权在握,实际上在位的13年,几乎没享过什么福,只知道起早贪黑地忙来忙去。最后,硬是给活生生累死了,十足一个苦逼的主。
为了收拾老爹康熙留下的烂摊子,整肃朝中日益腐败的风气,雍正一登基就顶着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以雷霆手段,全面开展“打老虎”与“灭苍蝇”运动,查抄了一大批贪官污吏,这一行动大大改善了当时清王朝的官场风气。正所谓,人是英雄钱是胆。为了增加国库收入,减轻百姓负担,雍正果断废除人丁税,大力推行摊丁入亩,不再以人头的多少交税,此举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也让干瘪的国库又迅速充盈起来。
雍正究其一生,都没有他的老爹和儿子潇洒快活。要是评选历代皇帝的劳模,雍正自认第二,没人敢争第一。
说完三个男人,再来说两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人。
第一个女人:一代贤后孝庄
这个女人真不简单。虽是一介女流,治理国家的那一套却玩得门清。大权在握,却不胡乱弄权干政,一门心思辅佐儿子和孙子,属实难得。
孝庄文皇后本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早年嫁给了一个牛逼的男人——皇太极,做了人家的小老婆,先是被封侧福晋,后被封为庄妃。老公死了之后,被儿子顺治尊为圣母皇太后。孙子康熙称帝后,又被尊为太皇太后。老公英雄盖世,儿子却不大像样,好好的皇帝不干,为了殉葬所谓的爱情,竟撂挑子跑到五台山当了和尚,这着实让心气颇高的孝庄好生难堪,尴尬了好久。
好在,虽然儿子不成器,她还有一个比老公还牛逼的孙子康熙。为了孙子的锦绣江山,孝庄一方面对孙子悉心调教,倾囊传授各种治国驭人之道,另一方面对朝堂中的各路势力左右逢源,争取战略生存空间。最后,竟真的几乎凭一己之力熬到了孙子康熙的长大成人,并开创了一个熠熠生辉的盛世王朝。如果没有一位这么了不起的奶奶,还有没有孙子后来的君临天下?难说。
第二个女人:政变狂人慈禧
能从咸丰皇帝众多的一堆老婆中脱颖而出,最后抵达权倾朝野的巅峰,慈禧这一路步步惊心地走来,靠的就是讲究时宜、火候的政变能力。
虽然说,母以子贵,可即便儿子同治登基称帝后,由于八大顾命大臣的存在,慈禧母子的手中其实并无多少实权,有的只是虚名。为了儿子,也为了自己,慈禧和咸丰的正牌皇后慈安联合恭亲王奕訢,果断发动辛酉政变,一举诛杀肃顺等八大顾命大臣,最终形成了两宫垂帘听政的政治局面,这也让慈禧初步尝到了掌握权力的快乐。
儿子同治一朝,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张之洞等狠人开始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先后平定了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并同时启动洋务运动,使得清王朝进入较为平稳的时期,史称“同治中兴”。儿子同治去世后,慈禧从娘家的一众子侄中挑上了
载湉继承大统,也就是后来的
光绪帝。有了正牌皇帝的站台,慈禧再次出手,夺取了恭亲王和整个军机处的权力。慈安的离世,让慈禧从此再无掣肘,开始独掌朝堂政权。面对光绪后期的“不听话”,慈禧没有手软,再次亮出最擅长的杀手锏,闪电发动了“戊戌政变”。在将“戊戌六君子”送上断头台后,慈禧对光绪开始了漫长的囚禁。说来也怪,在光绪驾崩的第二天,慈禧也闭上了她洞窥权力几十年的眼睛,到另一个世界和儿子同治团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