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如果活着,能抵御住满清吗?那你说岳飞打得过金乌珠吗?李牧守得住赵国吗?高长公他守得住齐的江山吗?明朝被满清所取代,那是换一个将领就能解决的问题吗?
满清在入关的时候,一共才18万人,其中满八旗四万多,汉八旗26000,蒙八旗2万余。另外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这些人手里面差不多有1万来人,蒙古又加派了1万个外援,再加上吴三桂的五万人,满清当时的家底儿啊,一共有18万人,那你知道当时大明有多少人吗?顺治八年,全国为了方便赋税的统收,就对全国可征收丁税的男丁进行了在册登记,全国当时的男丁数呢,为1900多万,这个数值呢,仅为全国有户口的成年男丁,如果算上没有登记的人数跟妇女老幼,那么大明的人数啊,最少也要在8000多万!这1:450的比例,一个人一口吐沫呀,都够八旗兵在水里面游上几个礼拜了,如此大的人口资源差距都能让人家夺取江山,你真的认为满清他只是捡漏吗?明朝这棵大树,如果不是从根上就烂死了,怎么可能让几只蚂蚁给啃死呢?
这时候就算把孙禅庭换下来,把袁崇焕换下来,让戚继光上,结局啊,还是一样的,所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明朝如果有足够的余粮,孙传庭、卢象升这些人就能够帮大明平叛,如果没有钱,没有粮饷,你就是换个大罗金仙来啊,也是够呛,士兵连饭都吃不上了,他不去扰民都已经是菩萨心肠了,你还指望人家去站着让给你拼命吗?所以明朝不光是朝廷没钱没粮,整个明朝的军队啊,都烂到根儿上了,当年内阁大臣徐光启在皇宁京世文编中呢,有这么一个惊人的记录,就是他在巡查军营时呢,发现军营的在册人口为10600人,而当时实际军营的人数呢,只有6837人,也就是说呀,当时明朝军营的将官最少吃了四成的空饷,这个数字还不是最夸张的。当年吴三桂的父亲啊,因为吃空饷的事儿,主动跟崇祯坦白,臣罪万死,臣暗策兵力8万,其实3万余人非给粮食不足以养一兵,再测8万,实际人数只有3万,吃空饷的比例高达一半儿还要多。这么严重的事儿,崇祯听到后啊,不但不吃惊,反倒去问吴相,你这剩下的三万人战力如何呢?
你从崇祯皇帝的反应上就可以得出,崇祯的心里面啊,他跟明镜一样,历来吃空饷这事儿在军中都是常态,皇帝跟朝廷呢,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朝廷本来就穷,三天两头的欠饷,各级的将官又从中砍一道能发到士兵手里的饷银啊,那真的是杯水车薪。当年孙承宗去辽东,他看到很多士兵的衣服啊,都破破烂烂,形同乞丐,孙一番打听之后才知道,这些士兵啊,已经很久没有领到粮饷了,实在饿的没办法了,就把身上的衣服给当了。如此腐朽的朝廷跟将官,你纵然有百万千万的士兵又有何用呢?士兵连饭都吃不饱,你让人家上战场上给你卖命吗?戚继光来了又如何呢?
话又说回来啊,你知道戚继光的戚家军是怎么没的吗?万历年间,戚家军因为被欠饷太久,所以戚家军啊就开始索要饷银,结果冀州总兵王保等人呢,就对手无寸铁的戚家军进行了屠戮,几百名戚家军的将士当场丧命,另外活下来的戚家军也被官兵驱散,这戚家军当时是明朝最精锐的部队了,这么明显的现象杀害将士的行为却被朝廷无视,朝廷甚至还认为王保等人平叛有功,予以嘉奖。这个事件呢,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蓟州兵变”。从这件事儿我们就可以看出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南北将士之间的矛盾非常之大,另外就是明朝的朝廷想省钱,这样腐朽的朝廷,你又如何让将士为你去卖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