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朝贡体系清廷处理对外关系的主要模式,中国主导下的地区秩序
迪丽瓦拉
2025-08-02 11:33:35
0

#历史开讲#

(一)朝贡制度的渊源

朝贡制度根植于中华民族历史上处理民族间关系的实践与理论。清朝贡体系承继于明,对中华文明的接受和认可,使得朝贡制度顺理成章地成为清廷处理对外关系的主要模式之一。

朝贡制度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分封诸侯时施行的畿服制。在周文化的核心区域内,畿服制既是维系宗族关系的重要手段,又是将以宗族为单位的家族关系在国家制度上的运用与扩展。

这也是华夏民族在文明发展初期世界观和内外关系的最初认知。随着秦汉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在处理与匈奴关系的实践中,朝贡制度在畿服制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并最终形成了涵盖东亚大部分地区的朝贡体系。

“中国统治者历来视朝贡为一种政治归顺的象征,在封建史家的笔下,中外交往的诸多形式一概被冠以朝贡之名,而对有些国家,特别是与中国距离遥远的国家,朝贡其实就是贸易的官方托辞”。

在以后历朝历代的实践中,朝贡体制不断丰富和发展,朝贡兼具贸易和政治的双重功能,应该说朝贡体系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关系时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特别是16世纪以来东西方交流的日益加深,朝贡制度已越来越无法面对纷繁复杂的对外局势了。

(二)清代朝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清朝贡体系的建立始于明末,早在清没有夺取全国政权之前,位于“龙兴之地”侧榻的朝鲜依然奉大明为正朔。作为曾经的明朝藩属国之一,努尔哈赤深知朝贡体系对于政权的合法性来说是何等重要。

1637年,清兵攻入朝鲜,正式将其纳入朝贡体系,成为清王朝的第一个朝贡国。夺取政权后,清廷又相继与琉球、安南、暹罗、苏禄、南掌、缅甸等周边国家建立起了朝贡关系。

在大部分研究朝贡制度的著作中,通常会忽略中国与中亚、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朝贡关系。因为在清代朝贡管理体制中,人们往往关注更符合现代国家关系视角下的古代外交部一礼部,而对理藩院的管辖职责却知之甚少。

何新华认为清代负责管理朝贡事务的机构由礼部和理藩院两个系统所构成,礼部所属机构负责管理东亚、东南亚、西方国家的朝贡事务,理藩院所属系统管理俄罗斯、中亚、南亚国家的朝贡事务”。

还有大部分学者以现代民族国家的视角看待,认为理藩院既负责蒙藏事务,又负责中亚、南亚、俄罗斯等地区事务,并不能简单地将其认为是一个负责对外关系的部门。

这种误解源于以现代民族国家的理念理解朝贡体系,朝贡体系的逻辑中,是没有内外之别的,至少是没有地理意义上的内外。所有内外的划分都是基于“化”,所谓“化内”、“化外”,即在中华文明教化的内外。对中华文明接受并认可即为化内,对中华文明不认可即为化外。

清是一支缘起东北白山黑水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帝国管理实践中认识到对国家的管理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亦即两京一十三省采取业已形成的行省制度和文官体制,而在西部边疆地区则宜采取民族内部业已形成的惯例,是以为“二元帝国”,而理藩院就是在这样的思想下建立起来的。

随着蒙古问题的进一步解决,清帝国的边疆逐渐外扩,理藩院的管理边界也随之而然往外扩展,最终理藩院形成了负责蒙藏事务,又兼具中亚、南亚、俄罗斯等地区事务的管理格局。而在统治者的眼中,中亚、南亚、俄罗斯等地区显然是“化内”之地,这些地区是“二元帝国”中的一元,是蒙藏之地的自然延伸。

因此,以朝贡体系的眼光来看,朝贡体系所涵盖的区域都是中华文明的“化内”之地,化外之地可以列为互市国,专事贸易,采取专门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而化内之地则以朝贡体系加以约束和管理。

尽管有不同的部门加以约束和管理,但是朝贡体系的精髓还是“化”。如果非要以现代民族国家的观念划分区域的话,抛开亚洲国家在近现代进程中疆界变迁的众多因素,朝贡体系涵盖的区域与当代中国边界的周边地区是吻合的。

(三)清代朝贡体系的特征

虽然清朝贡体系的建立承继自历朝历代的传统,但亦有自己的特点:

首先,外交理念变化下的朝贡国数量逐渐减少。终清一代,共编修《清会典》五部,在康熙、雍正两朝的《会典》中朝贡国涵盖了属国、藩部、西洋诸国,乾隆以后,周边少数民族不在列为朝贡国而归理藩院管辖,西洋诸国仍然在列,光绪朝《会典》中最终将西洋诸国列为互市国,朝贡国只剩7个。朝贡国数量减少的背后,是清廷对外关系理念的逐渐变化,也是清廷在对外关系的实践中不断调整其外交理念的结果。

其次,尽管在清朝前期、中期、后期朝贡政策和朝贡体系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但是在对待朝贡国的态度和策略问题上还是存在着较强的延续性。在王朝建立初期,是否奉清廷为正朔是清廷对待朝贡国的重要考量。作为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清廷需要周边国家和地区对其统治合法性予以承认。

清中期以后,随着国内政治局势的稳定,清廷对待朝贡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面对西方诸国,朝贡体系的局限性使得统治者产生既想将其纳入朝贡体系又无能为力的矛盾心态。但在对待传统的朝贡国问题上,清廷还是延续立国时的策略,并持续到清朝灭亡,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清廷在朝贡政策和朝贡体系问题上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

再次,朝贡体系的最大特点就是多重的政治隶属关系、贡市一体的经济关系以及文化同心圆表征下的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特征。以现代民族国家为基础而形成的国际关系体系来看,朝贡体系的构成是很难理解的,但是在传统儒家的世界观看来,这种朝贡体系不仅是理论上自恰的,更在实践中符合东亚地区的实际。

多重的政治隶属关系是宗藩关系的直接后果,而宗藩关系则是建立在儒家伦理观的基础之上。贡市一体的经济关系用现代自由贸易经济理念很难理解,但他具体体现了政治对经济的控制,并符合了儒家对商业的一般理解。文化同心圆表征下的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特征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引领东亚文明发展潮流的具体体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商... 商鞅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其中最著名的...
原创 原... 1643年,索尼怒斥多尔衮:“如果不是皇子继位,不惜血战一场,谁也别想出这个门。”多尔衮忌惮两黄旗,...
原创 统... 1964年10月,时任苏联最高领导人的赫鲁晓夫正在黑海边的别墅里悠闲地享受度假生活,此时的他却没想到...
原创 一... 作为一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皇帝,拓跋(后改为元姓)宏在历史上是成功的。在掌管北魏大权的十年间,他励精...
原创 为... 中国历史上恐怕少有朝代,遭黑超过明朝的。 这从无数清宫感情戏,还有明朝黑暗剧就可看出。 电视剧中,清...
原创 为... 文 狼叔有料 编辑 狼叔有料 引言 公元前411年的赛诺西马战役,是雅典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最后几年取...
原创 斯... 斯文·赫定是欧洲最富有盛名的探险家,他是一个瑞典人,在瑞典他想有崇高的声望,名气与诺贝尔不相上下。 ...
原创 唐... 唐太宗放390名死囚回家探亲,约定次年秋天归狱,结果是什么? 贞观六年的春节,对千家万户而言,依然是...
原创 杨... 杨修被曹操所杀有三个原因,杨修很聪明,可是又没有聪明到司马懿的地步。第二是杨修一直都会参与储位之争,...
避暑山庄文物到上海:看皇家“出... 澎湃新闻获悉,11月18日下午,“山庄瑰宝 梵宇藏珍——避暑山庄·外八庙宫廷文物特展”在上海奉贤博物...
原创 明... 明朝和朝鲜的关系一直很亲密。明朝洪武年间,高丽国在蒙古的撺掇下,派遣大军攻打明朝。大军统帅李成桂和朱...
原创 他... 民国时期可谓是人才辈出,他们像是一个温暖的阳光一样照亮了我们的生活。在很多的时候一个人的成就就像是一...
原创 2... 在新四军历史上,曾出现过这样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干部:她不仅是新四军中的美女,而且英勇善战,她率领一...
原创 杀... 这个人就是齐桓公最为宠爱的厨子易牙。齐桓公是一个要命的吃货,因为易牙抓住了他的胃,所以想要易牙接任管...
原创 背... 印象中,日本军人受武士道精神洗脑,恨不得各个都能为天皇献出生命。谁又能想到日本军人曾集体叛变,不仅杀...
原创 俄... 1867年3月30日凌晨4点,俄、美双方签订了《阿拉斯加割让条约》,美国政府花了720万美元,就买下...
原创 宋... 在宋朝,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义利观念的转变,个人的私有财产权观念变得尤为重要,百姓开始尊重个人的自由...
原创 庞... 庞统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谋略家和政治家,两人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都很重要。然而,他们在个人...
《三国志·战棋版》转阵营改变后... 哈喽大家好啊,后起之秀这个羁绊之前因为最多只能凑两个不亏阵营加成的武将完全用不了,那么在这赛季魏-蜀...
原创 宋... “从古至今的皇帝中,未尝有宋太祖之神勇者。那一套“太祖长拳”和“太祖棒”,当时是武林中最为流行的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