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最爱是门当户对文雅帅气的梁思成,不是徐志摩,也不是金岳霖。
林徽因
,1904-1955年,父亲林长民,民国第一才女,生于浙江杭州,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著名建筑师
、诗人和作家,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
无论别人怎么写林徽因的感情故事,
我始终认为林徽因和梁思成是最登对的恋人
。佳人和才子,家世显赫,父辈关系要好,年龄相当,一起赴美求学,有共同的建筑学专业知识,价值观吻合,性情趣味相投,人生追求一致。
(一)门当户对
原生家庭的环境在一段婚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名门望族尤其注重门当户对。
林徽因家世显赫:祖父林孝恂是清光绪年间进士、翰林院学士;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曾担任段祺瑞内阁司法总长、外交次长。
梁思成家世显赫:父亲梁启超,清末改革家,为躲避清政府迫害而逃亡日本,所以梁思成生于东京,1912年,辛亥革命后,梁思成随父母从日本回国,后任段祺瑞内阁财政总长。
(二)父辈关系要好
梁启超和林长民关系较好,有意让梁思成和林徽因结合。毫无疑问,一段被父辈撮合并祝福的婚姻更坚实更长久。
从古至今,不被双方父母祝福的婚姻注定要过得很艰辛很坎坷。
(三)年龄相当
特意搜了一下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岳霖的简介,发现梁思成是三个男人中和林徽因年龄最接近的那个。此外,梁思成也是三个男人中长得最帅的一位,与林徽因站在一起简直是天作之合天配鸳鸯。
徐志摩
,1897-1931年,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最著名的代表作《再别康桥》,第一任妻子张幼仪,第二任妻子陆小曼。
梁思成
,1901-1972年,父亲梁启超,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与保护,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第一任妻子林徽因,第二任妻子林洙。
金岳霖
,1895-1984年,生于湖南长沙,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中国近现代著名哲学家,把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
(四)一起赴美求学
1924年7月,林徽因和梁思成抵达康奈尔大学,梁思成学习水彩静物画、户外写生和三角函数,林徽因学习户外写生和高等代数。
两个月后,结束了康奈尔大学的暑期课程,林徽因和梁思成一同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梁思成注册在建筑系,由于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只能注册在美术系,仍然选修建筑系的主要课程,实现了自己的志愿。
1925年12月,林长民英年早逝,梁启超写信叮嘱梁思成:“林徽因的父亲去世,你要多多陪伴、劝导、关心她,不要让她过分难过。”
听取父亲的忠告,梁思成给予林徽因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她很快从失去父亲的悲伤中走出来。
(五)人生追求一致
无论出身教养还是文化背景,林徽因和梁思成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志趣相投使得两人相处默契。他们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建筑学,既是两人共同的事业,也是两人情感沟通的基础。由梁思成创作、林徽因写绪论的《清式营造则例》,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必读的重要工具书。
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林徽因传》里,作者张清平描述的非常确切:“如果用梁思成与林徽因终生痴迷的古代建筑来比喻他俩的组合,那么梁思成就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那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镂空的门窗和美丽的阑额。他们是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堪称完美、无可替代。”
林徽因和梁思成育有一女一儿,女儿梁再冰,儿子梁从诫,均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发挥着光和热。
1955年,林徽因病逝。1961年,梁思成再娶小自己28岁的林洙,这成了梁思成一生的“污点”,不过,幸不幸福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最清楚。尽管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和非议,林洙仍和梁思成一起生活了,并陪伴梁思成走完了他最后的人生道路。
林徽因曾对梁思成说:“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可见,梁思成一定是林徽因的至爱最爱。
那林徽因是梁思成的最爱吗?我想,一定是的,尽管他后来娶了二婚妻子林洙。有人会说:“既然梁思成最爱林徽因,那他为什么还要再婚呢?”因为梁思成年龄大了,生活起居有诸多不便,找个人一起过日子更方便更放心。
一代才女林徽因,饱读诗书,才华横溢,气质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