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斋王制度为何能长期存续?
迪丽瓦拉
2025-08-02 14:03:14
0

斋王制度是古代日本的一种宗教祭祀礼仪,自江户时代以后,除皇室贵族及寺院僧侣之外的民众,都可以享有此项特权。

斋王制度在日本神道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古代天皇制相始终。斋王制度虽然源于汉晋佛教文化,但又与其相融合。

它是日本社会长期发展和演进的产物,从最早的只有少数人享有此特权到近代向平民开放,斋王制度在变化中不断发展。

01、古代天皇制与“斋”文化

斋王制度是日本古代天皇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安前期,斋王具有最高的权威和特权,一般由德川幕府将军或摄政王兼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斋王的权力逐渐被削弱。

平安后期开始出现一种新型的斋王制度——德川幕府斋王制,以德川庆喜为中心的斋王派和以织田信长为中心的道斋王派皆属于此种类型。

道斋王派在德川幕府时期曾一度兴起,但最终归于失败,而织田信长在其晚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最终确立了斋王制度。

道斋王派则与古代天皇制相始终,其建立标志着古代天皇制在日本国家体制中已基本确立。

斋王是日本古代社会中重要的职位之一,但其真正被赋予这一重任是在镰仓幕府时期。

当时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统治,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对斋王制度进行规定和调整。其中《职制法》明确规定“敕令斋王院守护皇居、统理公家事务、兼国师职务、以身为王”。另外,天皇还规定了其他相关职制。

后来,随着国家政权的发展和完善,斋王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主要体现在天皇将斋王制度向全国推行,明确规定了斋王圣号的使用范围。

日本古代神道的产生和发展,是因为佛教的传入而引起的,在佛教传入前,日本社会处于奴隶制时期。

由于生产力低下,统治阶级不能为民众提供足够的衣食用品,只有通过神灵和贵族来满足人民的需求。统治者用祭祀神灵和贵族来满足人民对衣食的需求,以求得神的庇佑和社会秩序。

古代日本把自己国家内皇帝、诸侯、将军等王权神圣所祭祀之神称为“国师”(国师是日本神道中对天神、地祇和人祖的总称)。

其中,“神官”是由贵族担任的。但是随着佛教的传入,神道逐渐脱离了贵族阶级的控制,最终发展为“斋王”,即由国家专门设置的官员担任,其职责是为皇帝出谋划策、辅助君王统治天下。

这样一来,统治者就有了更多机会接触到民众。如在镰仓幕府时期,国王经常接见大臣和寺庙中的僧侣们,并要求他们向自己提供各种意见或建议。

作为平民百姓只能通过僧侣和贵族的言论来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事务,而只有僧人才能“与大臣及斋王平等对话”。

在佛教传入日本之后,伴随着神道思想的发展和演变,与皇权相结合为一体后逐渐发展成一种“国家宗教”形态。

02、斋王的地位与职责

斋王代表的是天皇和贵族阶层,所以他们在国家政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而在寺院中担任斋王也可以使自己的身份得到提高,且可以帮助那些生活贫困和对国家有困难的人。

因此,在古代日本社会,受封为斋王就成为一种政事奖励。

除了上述“两大职责”外,古代日本“斋王”还要承担起保护皇室、管理皇室事务、负责皇室祭祀等职责。

另外,在古代日本社会里,拥有“斋王”身份的人,不仅可以参加各种祭祀活动,由于他们有着崇高的地位和特权,所以也能参加各种皇室会议。

作为统治者或国家事务管理者的斋王们还拥有一定的权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特权。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斋王的权力逐渐降低,其职责范围也越来越小,逐渐被其他职能所代替。

根据《日本书纪》的记载,斋王负责“保护皇居”。他不仅是将军与臣民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天皇和贵族之间的桥梁。他既可以通过与僧侣的良好关系来保护皇居安全,还可以通过向民众传达国家政策来管理国家事务。

因此,斋王在古代日本社会具有很高地位。

在日本古代,“王”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权利。“王”一旦去世,其继承人便会继承他所拥有的全部财产和权利,同时也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家族。

通过这种方式,“王”的后代就可以以“王”的身份去继承原本属于其后人的财产和权利。此外,当他去世后,他所拥有的“王”身份也会被继承人继承。

斋王位作为整个斋王制度中最高职位。其地位和权利仅次于天皇。

根据《日本书纪》记载:

“天庆六年(1026年)四月十九日,经天皇御赐,令斋王守护皇居;而长男国师为持明院,次男为弘觉院者。……”

这段话中所说的持明院者即是斋王。

在《日本书纪》中,斋王也被称为“国师”或“御弟”,是一种皇室成员的封号。

在室町时代,斋王又被称为“持明院”,其职能和职责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当时的斋王除了守护皇居外,还可以掌管皇室事务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由此可见,斋王在古代日本社会所享有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即便到了江户时代,依然有人称他为“斋王”(“御”与“斋”同音),可见其尊贵程度。

03、道斋王派及其衰落

斋王制度不仅是日本古代社会政事、军事上的需要,也是宗教文化发展的产物,更是日本贵族和民间民众对于斋王崇拜与信仰的结果。

在社会发展和政事文化的影响下,日本传统封建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以往“无主”、“有主”之分的信仰观念逐渐变成了“无主不为主、有主不为尊”这样一种平等思想,其主要体现在对世俗权力和世俗文化等方面的认可。

日本古代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上下尊卑分明的社会,天子、贵族和民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身份地位和特定分工,他们都被认为具有超越常人的能力与智慧。所以他们之间通过某种联系而相互依存并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一种复杂且多元的关系。

因此,这种等级与身份观念的转变使得斋王制度也发生了改变,这是由日本历史发展所决定的。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道教斋王派。

日本道教在中国传播之前就有自己的传统斋王仪式,这些斋王仪式也在日本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据《方舆胜览》记载,

“南朝宋泰始五年(467年)五月丁亥朔,天师道上人三清神君三清殿及四神君三宫”。

但是到了室町时代,道教斋王被移植到了日本社会。

室町时代前期,天皇仍奉行唐朝法律,所以在法律上也没有给予道教斋王特权的规定。但是在国家政事上受天皇的影响很大,而且各地也都有供奉道教斋王的神庙存在。

这些因素使得斋王制度得到了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

当时,斋王是国家统治者和贵族阶层共同享有的特权,受到统治者和贵族阶层的广泛重视。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区域,都有供奉道教斋王圣号的神庙。

例如日本镰仓幕府时期设立的“御堂冈神宫”,以及江户幕府时期设立的“上野宫”、“将军宫”等。这些国家机构以及贵族阶层都供奉有道教斋王,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明治时代。

虽然日本历代天皇都允许道教斋王制度存在,但最终还是因政事动荡和社会发展需要而走向衰落。然而,道教斋王制度也是日本古代社会文化与宗教精神的重要体现之一。

首先,日本封建制度的发展使得统治阶级更加强大,他们不愿再承认斋王制度的存在。

其次,日本新兴地主阶层的兴起与发展,使其不需要通过斋王仪式来维系统治。

最后,幕府时期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无主”信仰观念开始转变。最后一点是道教斋王制度在江户时代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

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

“斋王制度约自元禄以来……及明治以后衰废”。

可见,在幕府时期斋王制度已衰落到不可挽救的地步了。

斋王制度是古代日本社会文化与宗教精神的重要体现之一,它不仅在社会结构上表现出等级和身份的差异,也体现了日本人对于生命和生活的认知与态度。因此,我们要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角度去理解斋王制度。

日本斋王制度自产生以来便表现出了独特的特征,尤其是其仪式所体现出的庄严肃穆与神圣性,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灵魂深处的敬畏之情。

所以可以说,日本斋王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超越人类物质层面和社会结构层面的文化表现形式。

这种文化形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与思想,这也是道教斋王制度得以长期存续和发展、并受到日本民众普遍信仰与认可的重要原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如果在美国的市长竞选中,有人说他管理过中国两年之久,肯定会令人大吃一惊。是我们国家的哪个领导跑去美国...
原创 北... 福祸相依,不仅仅存在于我们现代,在我国古代更是如此,身处高位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往往一个朝代...
原创 如... 首要说明的是,杨过的资质肯定是够了。天资聪颖。举一反三是杨过的特点,但问题是杨过和谁学,能否学到精髓...
原创 历... 在小说《天龙八部》中,曾有一支特殊的皇族——大理段氏。他们虽为偏居中国南陲的皇室贵胄,但却偏好武学,...
走进牟定新桥 一秒带你“爷青回... 在牟定县新桥镇,藏着牟定铜矿遗落的记忆、承载着辉煌的工业历史、更镌刻着很多人的青春芳华。 新桥镇铜矿...
原创 历... 大多数人在非历史研究中首先了解到“契丹”这一游牧民族,大约是在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中,书中的主角乔...
原创 俄... 【历史】从近代历史来看,俄罗斯都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国家,其通过铁血的战争,在300年间,暴起,领土增长...
原创 被... 中国公主最幸福的年代就是唐朝,公主不但从小享受荣华富贵,还可以任意生活,没人拘管,不用受丈夫婆婆的气...
向海图强 “含绿量”带来“含金... 一百多年前,清末状元、著名爱国实业家张謇围海造田、垦牧植棉,将南通建设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城”。从那时...
原创 俄... 【历史】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完全不知道死活,尤其是一些小国,本身国力不强,而且国内无险可守,最容易被欺...
原创 夏... 前言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虽然后来的很多朝代发展成为封建制国家,但是基本的国家制度与阶...
原创 吕... 公元199年,吕布看着濮阳被曹魏大军围攻,但有没有可以破解的办法,与此同时,他也知道军队里的将士们已...
原创 开... 如今百姓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精神需求也日益高涨,对历史和文物感兴趣的朋友也开始了“民间收藏”;但说起...
原创 满... 导语:在中国历史上,满清是最后一个朝代,他经历过兴盛时期,不过最后它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原创 康... 清朝顺治年间,公元1651年全国需要纳税的大概一千四百万户,照此推算全国人口大概在四五千万,而乾隆四...
原创 败...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武圣关羽走完了他人生最后一段路。这一年,他先是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原创 新... 1938年8月23日一大早,驻守江苏丹阳珥陵镇的新四军老二团三营刚出完操,突然听到驻地南面传来清脆的...
原创 她... 庐隐的命运轨迹和萧红有点像。她在民国时期是和林徽因,冰心并列的‘福州三大才女,’曾经以一部《滨河故人...
原创 俄... 08年的时候,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曾举办过“最伟大的俄罗斯人”的评选活动,这次评选相当具有权威性,而且能...
原创 为... 【历史】从世界近现代历史来看,大国关系中堪称死敌冤家的国家就是德国和俄罗斯了,在近代历史中,德国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