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良将”是指曹操手下的五位将军,即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人,曹操在行军作战时,进攻时常常用这五个人为先锋,撤军时常用这个五个人断后。
可以说是曹魏势力的擎天白玉柱!
其中的征西将军张郃,是在上一任征西将军战死后顶上去的。
今天咱要说的这个主角儿,就是上一任征西将军——夏侯渊
夏侯渊是西汉太仆夏侯婴的后代,他和曹操是连襟(老婆是姐妹),俩人又是同乡同族。
年轻的时候曹操在家乡受某案件的牵连,是夏侯渊替曹操承担的。
后来曹操又设法营救,从此夏侯渊随着曹操,开始了南征北战之路。
中平六年(189年)十二月,曹操起兵,夏侯渊官职是别部司马,骑都尉。
建安初年(196年),迁为陈留太守、后又迁颍川太守。
建安五年(200年)八月,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以夏侯渊行督军校尉职。
第二年,夏侯渊与张辽围昌豨于东海,数月后,昌豨降了魏。
建安十一年(206年)八月,昌豨又叛,曹操派于禁征讨结果败了,然后又让夏侯渊同去,结果击败了昌豨军队,这是夏侯渊首次大胜),任命为典军校尉。
当时军中因夏侯渊用兵奇疾常出敌不意,有“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可行五百里,六日可赴千里”之语流传。
207年十月,济南、乐安黄巾军徐和、司马俱等部侵掠城池,夏侯渊率泰山、齐、平原三郡兵剿前去平乱,后来斩了徐和,收复诸县,收其粮谷以补充军粮。
赤壁之战后,夏侯渊去征讨叛将雷绪(第三次胜利),被任命征西护军,带领徐晃去征讨太原叛贼商曜(第四次胜利),渭南之战时,迫使杨秋投降(第五次胜利)
212年,夏侯渊做了护军将军(官职升为将军),击破南山叛贼刘雄(第六次胜利),围歼梁兴,(第七次胜利),被封博昌亭侯(被封侯)。
214年,夏侯渊以张郃为先锋迎战马超,还没开战马超就跑了,韩遂驻守显亲,夏侯渊想偷袭他,韩遂也吓跑了,之后轻装袭击长离的羌人,韩遂回援长离,夏侯渊力排众议,认为兵贵神速,一鼓作气大败韩遂!(第八次胜利)
接着又转击高平、屠各,全部大胜,收其军粮牛马物资等。此战后,以战功卓越,夏侯渊获假节。宋建动乱已有多年,夏侯渊围攻一个月,斩了宋建,然后平定陇西(第九次胜利),曹操称赞他“虎步关右,所向无前!”
216年为其赠邑三百户,又攻打武都、下辩等地的氐羌部落(第十次获胜),曹操征张鲁时,都要提夏侯渊来吓唬羌胡这些外族,平定张鲁后,夏侯渊守汉中,并封为征西将军(已达顶峰)
218年,刘备进军至阳平关,夏侯渊率张郃、徐晃等将与其相拒,刘备攻而不克,双方相持至第二年。
219年正月,刘备自阳平渡过沔水,驻于定军山,夏侯渊率军相争。
刘备率精锐夜袭张郃,张郃率亲卫奋战反击。夏侯渊自率精锐守备鹿角南部,刘备便全力猛攻张郃,张郃扛不住了,于是夏侯渊又派出一半军队去救张郃,法正看准时机认为可以出击,于是刘备又在走马谷采用烧围角之策,趁夏侯渊前去救火、修补鹿角之时,派讨虏将军黄忠居高临下突袭渊军,夏侯渊战死。(谢幕)
纵观夏侯渊一生,罕逢败绩,只是因为他的战绩主要在平乱和对付外族方面,和诸侯势力间的战斗很少,因此他的战绩不被大家所熟悉,但是征西将军名副其实!
定军山一战,黄忠凭此直升到后将军,与关、张、马三人并列。功劳大到关羽都口出怨言了,可见夏侯渊的影响有多大!
诸葛亮《后出师表》,有说法认为是伪作,但里面的事儿不假。称颂刘备功绩时,如是说:“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
夏侯渊之死,等于刘备定了汉中,是和东连吴越、西举巴蜀出现在同一句话中的历史事件。
其实,他最令我钦佩的并不是这些赫赫战功,三国时期嘛,能征善战的人太多太多。
而是当年兖、豫两州大乱之时,夏侯渊因为饥乏,舍弃了自己的幼子,而养活亡故弟弟的女儿,也就是后来张飞的老婆。
夏侯渊,就是这样一位威武霸气、又侠骨柔情的男子。
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