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讲#
西汉王朝初立时,毫无礼仪可言。大臣们见了刘邦,举止十分随便。皇宫举行宴会,也如同集市,吵闹一团,有的甚至当着刘邦的面,为了琐事打斗一处,拔刀舞剑。
刘邦深以为忧,他私下对吕后说:
“臣子不以皇上为尊,行事随意,若不制止,事情就不可预料了。这件事必须马上就办啊!"
吕后说:
“国家初定,我朝礼仪不备,这也怪他们不得。陛下可命人制定礼法,严于处罚,谅他们也不敢违犯。”
刘邦听吕后此言,更是下定了决心。他命儒生叔孙通主持此事,且交代说:
“你不可拘于常法,凡事以突显上尊为要。”
叔孙通深知刘邦的用心,不敢怠慢。他挖空心思,弄出了许多花样,又找来几十名懂得古礼的儒生,日夜演练。
一个月后,叔孙通请刘邦观看。刘邦见礼仪完备,仪式庄严,大加赞赏。他传命众大臣都来学习,违者严惩不贷。
刘邦日理万机,但他还是抽出大量时间亲抓此事。
一些对此本不以为然的大臣,见皇上这般态度,便不敢掉以轻心了。
定都长安以后,刘邦在新建成的长乐宫召集群臣,便命按叔孙通制定的礼仪行事。
叔孙通于是引导群臣,按顺序人殿。
随着一声接一声的呼喊:“皇帝上朝了!”刘邦坐在肩舆之上,在宫廷官员的前呼后拥中登上御座,殿下臣子按照官职的高低,依次向他叩拜,然后还要向他敬酒祝寿。整个仪式期间,所有的人都得俯首低眉,不许仰视;更不能交头接耳,乱说乱动。
一待仪式作罢,大臣们无不惶然生畏,心有余悸。刘邦更自觉威风八面,身份备增。他欣喜之余,连连道:
“皇帝的尊贵,我今天才真正感受到了!”
制定规则是驭人的有效途径。用规则来驾驭人,一切就有章可循了。按规则办事,可以预防犯罪,警人在先,它是很有效力的。如果没有章法,全凭个人好恶驭吏,那么就难以服众,势必会事与愿违。明规当守,一且制定,当权者就要维护规则的权威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