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神宗的政治改革之路,他是否应该重用王安石?
迪丽瓦拉
2025-08-02 15:33:46
0

文I

唐哲

编辑I

唐哲

起用王安石

宋代神宗时期是一个大改革的时代,

宋神宗即位时,宋朝已有百余年太平景象,但是这种温和的太平却带来了官吏的碌碌无为和朝纲的衰颓不振。

神宗自二十岁即位时起便胸怀抱负,对安享百年太平的宋朝无法制服西夏这样的小国深感愤慨。

登基前,他已经听说学者王安石的大名,继位不久就决定起用王安石,并将其提拔为执政,

神宗与王安石交流对政治的意见。

王安石认为,宋朝政治只是随遇而安,虽称太平,但财用不足,军力不强,国势不振,王安石基于愤慨,

提出了一个如何处理的方案,并已经向仁宗上过万言书,陈述改革的主旨。

书中首先指出由于教育制度不完备,导致人才不足,并详细阐述了如何养育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

在当时的改革论调中,王安石的观点最有理有据,因此他被称为当时理论最深刻的改革家。

神宗即位前已经知晓这些,等到王安石向神宗详细阐明自己的观点后,

他便开始大力支持,任其为宰相主持新法。

王安石的新法

由于长时间的承平状态,这个时候宋朝的贫富差距已经相当严重,

故王安石想借变法之机来改变不平等的社会现状,他的新法主要包含以下几项主要内容:

(一)农田水利,(二)青苗,(三)保甲,(四)免役,(五)市易,(六)保马,(七)方田,(八)免行钱。

(一)农田水利

这些新法都是对于之前的消极政策提出的积极政策,

所谓农田水利法主要是鼓励垦荒,兴修水利,增加土地收入。

(二)青苗

所谓青苗法是官府修建常平仓,仓中积蓄一定的粮食,

在民间粮食价低时官府买进,价高时卖出,以平抑粮价,保护农民的利益,

常平仓购买粮食需要本金,被称为“籴本”。

实施青苗法所需的资金名为青苗钱,当农民春耕需要资金时,官府借钱给他们;等到秋收时,农民将本金和两分利息归还给官府,

这积累起来的两分利息就作为“籴本”。

这个政策从理论上说很好,

王安石任地方官时亲自实施过,效果不错。

此法对于实行者有一定要求,若是像王安石这样既有思想又为民着想的官吏,

自然效果很好,但推广到全国就产生了很多问题,因为并非每一个官员都廉洁奉公如王安石。

另一方面,所有官吏都要考虑怎样增加国库收入,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某些地方官强行让农民向官府借贷,

而且随意提高利息,显示个人政绩,倘若回款困难,就对农民强行掠夺。

而从农民角度看,春借秋还有利于艰苦劳动增加收成的人,但对已经过惯了自由散漫生活的人,

勉强他借钱又硬性规定到时还钱,常常产生借钱乱花,还钱不出的情形。

因此,一个政策出发点再好可能结果也不一定好,这也是王安石变法措施出现问题的原因,所谓均输法,想法本来很好,

因为农民要费钱费力从大老远的地方将实物地租送到收税地点,想使农民交税时不交实物。

这一方法要求农民在行情看涨时卖出要交纳的实物,再在附近的市场上价格低廉时买进,这样可以节约购价和运费,

还能从市场买卖中获利,是一种巧妙的办法。

不过,官吏首先要保证官府的财政收入,往往以高价强卖给人民,购买时又强行以低价买进,导致买卖双方都不乐意。

(三)保甲法

所谓保甲法,是兵制改革的办法,结合免役法,包括兵制和财政两方面,

它要求半数成年人参加军事训练,战时出征。

过去,宋朝实行的是终身职业兵役制,

人民只负责养活军队。

(四)免役

所谓免役法是与保甲法相配合的制度,

过去的法律规定人民有服徭役的义务,一年中要为官府做完规定天数的义务劳动。

唐代租庸调制度中的“庸”即为徭役,它导致丁壮因恐惧徭役而躲藏起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免役法要求按照家产多寡支付免役钱,将原来无偿的“差役”改为了有偿的“雇役”。

而交纳免役钱的人可以免除徭役,这样,穷人服徭役可以拿到钱,

富人也可交钱免除徭役只有独子或全是妇女的家庭不愿服徭役,

可向官府支付“助役钱”。

对官府来说,这是一项增加财政收入的好政策,

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在王安石所有的政治举措中,免役法是被公认真正有所裨益的一项。

(五)市易法

所谓市易法,是人民向官府借钱的办法,要求人民抵押土地或其他财产,

到期偿还两分利息;未能偿还的,在利息之外每月罚款百分之二。

(六)保马法

所谓保马法,是关于军备的办法,仅限于某些地方,

宋朝曾征募义勇军讨伐西夏,但受制于马匹不足,

当时马是重要的物资。

每户向政府租借一匹马,或政府出资助其市买每年对马进行一次检查,有病死的,向养马户索取赔偿金。

这是应付战时急用的借马规则。

(七)方田均税法

所谓方田均税法,即以千步为一方丈量土地面积,再检查确定肥田、瘠田,划分等级,不论收成如何,都按固定标准征税。

这样,官府收入稳定,农民可以抵扣,租税的征缴原则由此确定。

(八)免行钱

所谓免行钱,即商业行会的执照费,规定各行商铺依据赢利的多寡,

每月交纳免行钱,免行钱确定了行会交纳营业税的标准。

以上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作者观点

其实这些方法本来是良法,

如果人民勤劳,积极利用政策增加收入,自然可以从中获利,官府收入也能增加。

但是,政策虽好,但具体落实要求官吏廉洁奉公,人民勤劳努力,而现实是很多官吏不清廉,很多民众得过且过,

王安石只顾一味实行先进政策,因而招来了许多非议。

起初,如果周围的人不从中作梗,人民只要稍微吃点苦,新法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成效,

但是由于新法没有立即产生成效,便迅速招来了许多攻击,局势逐渐恶化。

当时朝中有许多元老级官员都反对新法的实施,

最先质疑的是重臣韩琦,随后与王安石曾为同僚好友的司马光也站出来反对他。

他们反对变法的主要论点是:

新法只会加深天子与人民之间的矛盾,因为它只考虑到了如何增加政府收入,增强国力,而忽略了基础的百姓利益。

虽然这些反对派对变法多有质疑,但他们也不能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所以神宗还是坚持王安石的方案,罢免了反对派官员,继续变法。

当时王安石的学问、文章已很有名气,得到许多先辈的尊敬,

但是因为变法带来的争议,许多过去尊敬他的先辈和后学都走向了他的对立面,

像苏轼、苏辙本在仁宗时期就积极呼吁改革,重振朝纲,但是当面对改革带来的社会问题,他们还是成了反对论的支持者。

由于遭到学者和政治家们的反对,王安石必须寻找政治上的盟友,

一些谋求政治发展的年轻官吏在这时则投其所好,站在了王安石一方。

因为政策分歧,

朝廷出现了与现在政党性质类似的两大党派,

司马光成为反对党的首领,

反对者中,有的人对新法全盘否定,有的人则认为王安石的某些观点有一定道理。

学校贡举改革

王安石在进行兵制、财政改革的同时,也非常关注人才的登用,自上万言书始,

他就对过去学校的贡举制度提出了不同意见。

虽说唐朝已有学校,但是学校只对贵族子弟开放,故而没有真正的教育,

且唐代通过贡举,即文官考试,选拔人才,这是唐代贵族的一项特权。

应试时,分诗赋、明经两大科目,考诗赋,选拔的是能写文章的人,并不能知其实际的政治能力;而明经的应试者,也是以能背出多少经书来定优劣。

对此,王安石认为这种方式选拔不出有用之才,应建立专门的学校来培养人才,

至于考试方法,他主张以策论、经义代替诗赋、明经。

所谓策论,是让学生写出关于政治的论文,而经义则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懂得经书,要其写出解释经书的论文。

王安石自己是大学者,他写好经义的范本颁布天下,他的儿子王雱也博学多才,写出了“新经义”以供学子参考,

对于子女,王安石亦十分疼惜,而对于他们的过度褒奖也成了他在朝中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

不过,由于某些调和论的作用,宋代并没有取消诗赋,只是科举变成了经义、诗赋、策论三科并行,

学校虽然办起来了,不过还只是个名目,并未出实效。

作者观点

如果当初遵从王安石意见兴办学校,那么中国的学校制度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并且发挥着像现在一样的作用,不过,学校制度对于今天究竟起到了怎么样的作用还是个暂待考虑的问题。

对神宗的批评

这场改革持续了十八年,由于神宗在三十八岁时便去世了,改革没能继续下去,

神宗作为个人并无失德,为国为民尽心持政。

虽然神宗因为改革的方法和目的出现了偏离,没能改变北宋政治长期乏力的局面,但是,作为君主来说,他的确是勤政为民的典范,

正如明末李贽(卓吾)对他的评价:“求治真主”。

作者观点

如果有好的继承人,再加上一个好宰相,改革或许会取得成功,

不过他虽然在当政的十八年里没能实现理想,但此期间的不少政治举措都在后世继续发挥着效用。

也有人认为他的政策之弊使国家覆亡,

总的来说,神宗的确给未来带来了相当大的变化,而他用王安石确实没有错,王安石制定的许多政策都很不错,但他却没有一批执行力强的下属们。

参考文献

[1]宋神宗[M].吉林文史出版社,仲伟民著,2004

[2]全宋笔记[M].大象出版社,傅璇琮,2003

[3]王安石变法[M].河北人民出版社,漆侠著,2001

[4]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赵靖著,1998

[5]王安石变法中的先后缓急[J].王岸茂.丽水师专学报.1986(02)

[6]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原因探析[J].韩金满.中国教师.2009(S1)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卧... 三国时期,蜀汉拥有卧龙凤雏,还有五虎上将,可谓人才济济。他们为了实现汉室复兴的理想,不惜与强大的曹魏...
原创 中... 我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不仅时间上源远流长,而且内容跌宕起伏,这几千年的时间里,在秦始皇统一之前,我国是...
原创 五... #历史开讲# 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混乱与黑暗的时期。八王之乱的爆发,使得西晋国力迅速走衰,...
原创 说... 张居正执政时期的施政,基本方略和手段是整顿,称为改革是牵强附会的。对于后人强行给他戴上的改革家的桂冠...
圆明园文源阁遗址考古大揭秘!多... 今年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联合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开始对文源阁遗址局部开展考古发掘工...
原创 他... 标题:他是崇祯儿子,一生遵纪守法,却让清朝三代皇帝头疼了数十年 xxxxxxxx-xx-xxxx:...
花脚大仙分享:俄罗斯冬宫藏中国... 俄罗斯冬宫藏中国文物巡礼2 花脚大仙分享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俗称“冬宫博物馆”,位于俄罗斯圣彼...
原创 南... 《——【·前言·】——》 在中国的历史中,南北对峙的局面持续了两千多年,南方无论如何努力,总是难以超...
原创 此... 1947年8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以独立第一师、独立第二师和东满独立师为基础组建第十纵队,并打...
原创 夷... #三国风云录# 在夷陵之战后,诸葛亮曾经感慨的说,如果法正还活着,就能够制止刘备,不让他向东攻打孙权...
原创 《... 第一次华山论剑时期,周伯通打不赢裘千仞。理由是:第一,裘千仞少年成名,而周伯通那时候还是浑浑噩噩的;...
原创 妲... 《封神演义》中女娲娘娘下令三妖怪,特别是千年狐狸精妲己魅惑纣王,致使商末天下大乱,西伯侯姬昌带兵起义...
原创 西... 西汉早期为了平息边患,采取了与匈奴和亲的策略。于是后人多有误解,以为那时候的汉军打不过匈奴,才被迫和...
原创 小... 1938年8月上旬,驻扎在皖西地区的新四军四支队七团奉命进至安合公路一线,担任袭扰敌人运输的任务。七...
原创 美... 如果在美国的市长竞选中,有人说他管理过中国两年之久,肯定会令人大吃一惊。是我们国家的哪个领导跑去美国...
原创 北... 福祸相依,不仅仅存在于我们现代,在我国古代更是如此,身处高位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往往一个朝代...
原创 如... 首要说明的是,杨过的资质肯定是够了。天资聪颖。举一反三是杨过的特点,但问题是杨过和谁学,能否学到精髓...
原创 历... 在小说《天龙八部》中,曾有一支特殊的皇族——大理段氏。他们虽为偏居中国南陲的皇室贵胄,但却偏好武学,...
走进牟定新桥 一秒带你“爷青回... 在牟定县新桥镇,藏着牟定铜矿遗落的记忆、承载着辉煌的工业历史、更镌刻着很多人的青春芳华。 新桥镇铜矿...
原创 历... 大多数人在非历史研究中首先了解到“契丹”这一游牧民族,大约是在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中,书中的主角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