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对于我国的文化传承和艺术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它的诞生不仅在当时的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轰动,甚至对于现在也有很大的影响。现在有很多影视作品都借鉴了《三国演义》故事的原型。
由此也可以看出《三国演义》在我国文学上的地位之高,《三国演义》所讲述的故事想必大家也都十分知晓,就是以刘备、曹操和孙权三个人分别组成的三个政权,为了争夺天下的统一而不断相互斗争,相互作战的故事。
我们在最一开始观看《三国演义》这部书的时候,都习惯支持刘备,那是因为当时罗贯中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刻意的将刘备刻画成了一个英明的形象。刘备自称为汉朝皇室后裔,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重新匡扶汉室。
这一举动在当时的人们的眼中也是正统正义的存在,也正因为如此,刘备才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并且培养起了一股可以与曹操和孙权相互斗争的势力。
曹操可能是三国当中最被人所误解的一个英雄人物了,人们关于他的印象都是奸诈刻薄的,其中最被世人所不能忍受的就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曹操挟持汉献帝来命令诸侯,是一个违背三纲五常的行为,于是世人便称曹操为乱臣贼子。
其实曹操是一个军事方面不亚于诸葛亮、在识人方面不亚于刘备的可塑之才,如果不是因为他自身能力强大,又怎会在乱世当中打出一片天地,又怎会有一大批愿意为曹操赴死的忠诚将领呢?
《三国演义》最后的结局也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一直被人们寄予厚望的刘蜀政权并没有走到最后,反而它是三个政权里边最先灭亡的。蜀国灭亡之后,时隔不久吴国也被魏国所灭,于是魏国便取得了天下的统一。
其实蜀魏吴三个国家在这之前也爆发过很多次的战争,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战就是赤壁之战,同时赤壁之战也是曹操距离死亡最近的一次战争。在赤壁之战当中,曹操所率领的数十万大军都被刘备和孙权的吴蜀联军所击败,不少魏国的士兵都掉到海里淹死或者被活活烧死,就连曹操也只是侥幸的逃出去捡回了一条性命。
那么可能有人会问,如果当时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丧生?天下只剩下了刘备和孙权所创立的蜀国和吴国,那么之后天下的统一会不会就是掌握在他们二人当中的其中一个呢?其实这种说法也是不正确的。
因为当时虽然在中原地区,是蜀魏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但是在当时还是有很多其他的势力。其中北方的少数民族就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外来的少数民族势力一直觊觎中原,他们看中了中原地区肥沃的土地和先进的农业技术,一直想要将中原地区占为己有。
之所以他们没有在三国战乱这一混乱时期大肆进攻中原,原因就是曹操所创立的曹魏政权在偏北的地方,与少数民族距离最为接近。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又怎会不懂得少数民族对于中原的渴望之心,怎会不懂强大的少数民族是中原政权的一大威胁。
于是他一边处理刘备和孙权之间联军对于魏国的威胁,一方面派出军队向北持续的镇压少数民族,让北方的匈奴、鲜卑等强大的少数部落对于中原地区望而生畏。可以这么说,曹操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超出常人的眼光,一次又一次地维护了中原地区的政权稳定。
避免了少数民族趁着中原地区内乱而侵占中原地区的行为。如果曹操真的在赤壁之战当中丧生的话,那么北方少数民族向南进攻中原地区的威胁便会消失,他们一定会大肆进攻中原。如果真的到那个时候,恐怕刘备和孙权联手也无法战胜强大的少数民族。
最终的结果就是中原地区将会被少数民族所占领,可能中华文化也会被外来的少数民族文化所同化。到那个时候,三国时期甚至是整个中国古代史都会被改写。
总结: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曹操在赤壁之战当中不幸战死的话,刘备或者孙权也没有多大的可能成为一统天下的人,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北方的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