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在他即位的10年间,明朝达到鼎盛时期。朱瞻基的祖父是朱棣,朱棣骁勇善战,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迅速扩张领土,讨伐周边的小国,试图以武力迫使周边国家臣服。朱瞻基年少时就跟随祖父四处征战,军事才能卓越。
朱瞻基即位后,他不仅平定了藩王之乱,而且以德服人,周边的国家主动称臣,对朱瞻基心服口服。朱瞻基不仅深谙帝王之道,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他还具备非凡的艺术细胞,和深厚的文学素养,可以和李世民、宋徽宗比肩。但是,朱瞻基也为明朝留下了一个隐患。
一、朱瞻基
朱瞻基的祖父是朱棣,朱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也是朱元璋最出色的儿子。朱元璋曾经想把太子之位传给朱棣,但是朱元璋非常喜爱朱允炆,朱允炆是太子的儿子,也是朱元璋的嫡长孙。朱元璋最终把皇位留给自己最喜爱的孙子继承,朱棣心里十分难受。
朱元璋为了让孙子坐稳王位,不惜把自己的儿子们全都赶到其他地方镇守一方,以免威胁到朱允炆的统治。朱棣被封为燕王,南京是他的封地。朱棣一直都有一个皇帝梦,他对自己的处境不满,但是碍于朱元璋尚在人世,朱棣只能做出顺从的模样。
朱棣做了一个梦,朱元璋把一个象征至高无上权利的大圭送给他,并且暗示他,帝王出自朱棣的后代。朱棣在睡梦中被婴儿嘹亮的哭声惊醒,他的嫡长孙朱瞻基出生了。朱瞻基出生的时机和朱棣的梦境吻合,朱棣看着这个孩子,越看越喜欢,他觉得这个帝王之位必须要拿回来。
朱元璋死后,朱棣的势力已经膨胀到足以和帝国的军队抗衡。朱棣向刚坐上皇位的侄子朱允炆发动兵变,自从朱瞻基出生后,朱棣不能再等了,他要给自己的孙子争一个皇位,顺便实现自己的皇帝梦。朱棣和朱允炆打了4年,以朱允炆消失告终,朱棣成为第三位明朝的皇帝。
虽然朱棣坐上皇位的手段不光彩,但是朱棣的势力不容小觑,没有人敢质疑他。朱棣即位后把自己最不喜欢的大儿子封为太子,朱棣的大儿子身体肥胖,而且是个病秧子,和朱棣的身材修长,身体健壮一点都不沾边。但是为了朱瞻基能即位,朱棣还是把大儿子立为太子。
朱瞻基从小就被朱棣带在身边抚养,朱棣亲自带他去田间地头了解百姓的生活,让朱瞻基学习使用农具,了解民间疾苦。除此之外,朱瞻基十多岁就骑在马背上和朱棣上战场杀敌,甚至被敌人包围,差一点遇难。
朱棣把朱瞻基当作帝王培养,朱瞻基也没有辜负朱棣的期望,文治武功,朱瞻基都可以与李世民和宋徽宗比肩。朱瞻基的父亲虽然不被祖父喜爱,也受到其他兄弟的排挤,但是朱瞻基是个孝顺的孩子,他始终维护自己是父亲,让父亲免遭迫害。
二、明朝的隐患
朱棣在战场上病逝,朱瞻基亲自去接朱棣的棺柩回皇城。朱瞻基的二叔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才是帝王的不二人选,妄图在路上劫杀朱瞻基。朱瞻基早就看出二叔的狼子野心,他提前回京,让二叔的阴谋还没来得及展开就胎死腹中。
朱瞻基的父亲即位不到一年也病逝了,朱瞻基顺理成章地登上帝王宝座。朱瞻基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帝王,他看到连绵征战虽然迫使周边小国臣服,但是国内的百姓也因为背负着沉重的赋税过着贫苦的日子。朱瞻基决定停止对周边国家的讨伐,要求他们定期朝贡。
朱瞻基的做法让国内的百姓休养生息,社会逐渐恢复生机,百姓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朱瞻基的二叔起兵谋反,朱瞻基御驾亲征,其他参与谋反的势力看到皇帝亲临,纷纷投降,自动归顺。朱瞻基不费一兵一卒就平定了藩王之乱,他的治国才能开始崭露头角。
朱瞻基在位十年,政治清明,周边各国主动称臣,得到了朱瞻基的礼遇,大明王朝走向巅峰,但是繁华的背后也藏着危机。朱瞻基喜欢斗蛐蛐,平时政事繁忙,他没有玩乐的时间。朝政稳固后,朱瞻基想给自己留一些空闲时间,又不想让内阁把控朝政,培养了另一批人参政。
结语:朱瞻基给宦官提供了优质的教育,并且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宦官参与政事。内阁在奏章上批阅后,要经过宦官,最后才能送到朱瞻基面前。朱瞻基培养宦官节制内阁的权力lib,也给自己留出了享乐的时间。但是,朱瞻基给明朝埋下了宦官专政的隐患。
朱瞻基之后的每一任明朝皇帝,不得不面对宦官权力过大,甚至危及皇权的局面。朱瞻基其实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他培植宦官势力,也直接导致宦官左右朝政,架空皇权,使得明朝走向灭亡。朱瞻基做梦也没想到,他培植宦官势力,竟然让大明走向万劫不复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