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上的河南罢考案:雍正没那么好脾气,田文镜更没那么好说话
迪丽瓦拉
2025-08-03 14:03:37
0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雍正二年派出的钦差,为什么要问斩河南罢考案中的三名生员?

如此严苛决绝的方式,令河南的考生,对河南布政使田文镜充满怨恨。为什么生性多疑的雍正,反而说田文镜实为巡抚第一?

田文镜花甲之年,为了贯彻雍正“

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的政策,引动了河南封丘县生员罢考案。

他在罢考结案后,对当时的乡绅、秀才立了诸多规定,有些规定成了后世效仿的标杆。

一、被忽略的监察御史

田文镜,字抑光。年轻时绕过了科举,

以国子监监生的身份步入仕途

。他长期深耕基层,对革除官场时弊颇有建议,然而并没有引起康熙关注。

田文镜第一次是做

福建长乐县县丞

,八品小官,还是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后来,他任过

山西乡宁知县、直隶易州知州。

二十多年的基层工作历练,把田文镜打磨成了,具有为官之材的中年人。

四十五岁时,田文镜

才内迁为吏部员外郎。

三年后,田文镜

迁刑部郎中,改授监察御史,

相当于是一名常年在政法战线上工作的政法干部。

作为一位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监察御史,田文镜发现长芦的“盐引”问题重大,缺额高达

五万七千余

。他把查到的问题,向朝廷提了出来。

田文镜希望催促商人,尽快补交该交的赋税,恢复税制,增加国库收入。谁知道,朝廷的回复是如果恢复赋税,担心会增加商人负担。

一直以来,康熙朝的国库银两亏空巨大,却没有有效的方法增加库银。雍正亲政,不得不厉行改革,千方百计扩充税源,以此增加朝廷的收入。

康熙去世时,田文镜做到了从四品的官职。

等到雍正执政,田文镜已是61岁的老人

,到了应该解甲归田的年龄。

然而,田文镜因为一次偶然的出差,被雍正发现,他具有治理地方政务的特别才干和魄力。至此,田文镜的仕途生涯,开始出现了转变。

原来,清朝规定皇帝去世后,继任的皇帝要派大臣去各地祭告山川,告知天下新皇继位。其实相当于一次对前朝官员的绩效考核。

新皇帝希望藉此,力除陈弊,力推新政。雍正元年(1723年),田文镜被派去祭告华山。

同年,山西发生灾害,本可上报朝廷赈灾。山西巡抚德音却没有据实上报。田文镜回到北京后,把山西存在征比钱粮的问题,作了汇报。

雍正认为田文镜

直言无隐,深属可嘉

。于是,雍正派田文镜,署理山西布政使。经过田文镜的治理,山西官场发生了一番革新。

田文镜凭着自己出色的政务处理能力,成了雍正的心腹重臣。

他下一块要啃的硬骨头,是饱受黄河水泛滥的河南省。

二、读书人也要去服徭役

1724年,

河南黄河河情告急

,需要招募民夫,固堤、治河。封丘县令唐绥祖规定:“

每亩田出夫一,计工受值

”,乡绅和读书人家,也要出劳力。

这就是在执行雍正的新政——士绅一体当差,黄河发生汛情之际,招募民夫的理由充分又正当。

当田文镜被派到河南当布政使时,又对沿河大堤一二百里的地主,根据土地数量,计算应出多少征夫,去堤防黄河溃坝,做了进一步的规定。

一般的,老百姓不仅要捐粮纳税,还要筑堤、修路

,参加官府组织的义务劳动,即服“徭役”。

自汉朝独尊儒术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秀才见官可不用下跪,还可以免除徭役

清初的上层也非常重视士绅阶级,把他们当成联结官府和乡村的纽带。士绅阶层因为受过教育,懂得些法律诉讼,在老百姓中颇有一定的威望。

平民订立契约、诉讼时,求助的力量

往往是士绅和读书人。作为有一定特权的阶级,一部分读书人的自我意识,也在日益膨胀。

他们把官府对士绅优免的丁役、差役当作理所应当,有时还会干出与官府作对的事情。比如与某些官员内外勾结,包、揽诉讼案件。

而就在田文镜为了黄河汛情,需要募集大量民工筑堤时,1724年秋季,为了抵制新政,河南开封府发生了,封丘县考生罢考案。

这个案子背后,还有个别科举出身的官员在怂恿支持。

当时的秀才们要求,官府要把儒户和农户的身份分开。否则,他们就罢考。

有个叫“范瑚”的封丘生员,

为了抗议雍正的新政,竟然抢去并撕毁少数考生试卷

。封丘县仅有二十三名文武生员,参加了应试。

带头罢考的一些生员,以为闹一闹,官府就会害怕,从而作出让步,

却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雍正的暴怒,和田文镜对生员们更严厉的管束措施。

清朝那时规定三年一次的乡试,堪比现在的国考,

由皇帝亲自委派主考官。

如果生员们相约罢考,首先是清朝选拔人才的机制被人为地破坏了,带头闹事者有恶意藐视朝廷的嫌疑,难逃死罪。

三、严厉惩处相约罢考者

田文镜和河南巡抚石文焯,组织了大家补考,并把河南罢考案及时上报朝廷。雍正接到奏报,直接批复:

查拿为首,申明国宪

吏部侍郎沈近思、刑部侍郎阿尔松,被雍正派做钦差大臣,到河南调查罢考案的原由。在钦差到来之前,王逊、范瑚等人已被田文镜抓捕归案。

钦差开堂过审,查明罢考原因后,王逊、范瑚被判斩立决,王前绞监候,亦即死缓。雍正指示,

再有邀约罢考的,将永远停止河南科考。

河南学政张廷璐因涉嫌支持生员罢考,被雍正革职,另一被革职的官员开归道陈时夏,给了留任机会。

河南罢考案事实清楚,迅速审结。

布政使田文镜一心一意执行朝廷命令,成了河南生员眼中的“酷吏”。

即使有雍正的支持,很多中央官员和地方官,仍对田文镜的做法耿耿于怀,甚至对他参劾。

经过四年的不断探索,“

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制度”正式推行。雍正规定,全国的官员、士绅和平民,都要参加官府组织的徭役。

后来,

雍正又陆续推出严禁绅衿包揽钱粮、严禁绅衿欠粮的规定

,并要把他们所欠钱粮,同平民欠粮分开汇报,欠粮不缴的绅衿要治罪。

官府将以赃或枉法论处。生员要纳钱粮造送学官,由学官协助督促交纳。

雍正还禁止进士互相勾结,替人打官司

,一旦发现即革去功名。

每年年底,生监要五人之间互保,没有抗粮包揽的行为,放完粮后,才允许参加考试。

“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的制度,把中国上千年来对秀才、乡绅的优待给打破了。

雍正借打击“河南罢考案”,捍卫了了国家的行政权、司法权。

雍正对田文镜着力帮他,推行新政,并在河南取得一系列成就的行为,进行了高度肯定。后来,雍正还给田文镜抬高了“旗位”。

四、田文镜对士绅的规定

早在河南罢考案发生之前,田文镜就觉察到,河南的士绅阶层,利用国家的特权优待,践踏法律的尊严,甚至结党营私。

田文镜认为

,乡绅们种下了种种卑污下贱之事

一直以来,部分士绅阶层利用身份特权,与官衙勾结。在帮老百姓诉讼的时候,他们经常随便欺压百姓。他们还藐视国法,违抗纳绢纳粮。

有时候,帮别人代交赋税,乡绅们常克扣、贪污别人的财物,冒充到自己的名下,据为己有。

本来在河南罢考案中,王逊、范瑚起初还打算跟陈时厦、张保等政府官员谈判。

但是,这些官员沽名钓誉,一心只想做好人,对挑事的生员嬉皮笑脸,却不做任何呵斥,给罢考生员制造了清朝政府软弱的表相。

由于,这些科甲出身的官员纵容,间接支持了罢考生员。雍正最痛恨朋党串连和官场不作为,河南官员之间互相包容的行为,也被田文镜捕捉。

利用雍正对朋党的痛恨,田文镜将河南罢考案处理地干净利索。罢考案结束后,

田文镜明确了士绅阶层的权限,

严禁士绅包揽诉讼。

他要求读书人安分守己,不准抗欠给国家的钱粮。不准随便与官府的人员勾结,不准对诉讼的案件,过多干涉。

他还严苛惩治违法士绅

。他报请将革退获罪监生的批准权从礼部,划到各省学政。对涉及生监的处理程序进行了简化。

田文镜以一己之力对抗河南的地方官员和生员,令河南的士绅阶层知法畏法,地方治安良好。他自己还给下属做出表率,不随便与人结党私交。

田文镜一生没为后代谋利,子女也都是老百姓,维护了雍正朝官员的形象。

为了表彰田文镜对改革新政的支持,

雍正让田文镜做了河南总督后,还将他从汉军正蓝旗抬到了汉军正黄旗。

雍正六年,朝廷为田文镜专门设了河南山东总督的职位。田文镜在雍正时期连升三级,是雍正的三大宠臣之一,另外二人为李卫、鄂尔泰。

田文镜死后被雍正“赐祭葬”,谥号“端肃”,陪葬清西陵。雍正要求把田文镜供奉在河南“贤良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历史开讲# ?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方便以后继续观看和讨论,感谢支持![比心] 杨...
原创 圆... 圆明园,这座被誉为中国历史上“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在多数中国人的记忆中,留下的只是一片残垣断壁和无...
原创 此... 曹操曾经在《短歌行》中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通常酒是用来解忧之物,可...
原创 战...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女性的工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内部的家务劳动,还要承担国家责任,女...
原创 赵...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上一讲谈到,秦二世胡亥并没有任何政治抱...
原创 这...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主人公名叫徐文金,她是开国大将徐海东的大女儿,她的弟弟是原文化部副部长徐文伯。作为开...
原创 韩... 题记 明明是秦国修的水利工程,为什么叫“郑国渠”?原来,主持此项工程的叫“郑国”,他本是韩国水利专家...
原创 秦... 在秦始皇的统一战争中,打的最一波三折的应该属于灭楚之战。 始皇帝先派李信率20万大军,初期打的顺风顺...
原创 诸... 说到刘禅,大家可能想到的首先那句“扶不起的阿斗”。他的形象似乎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有人说他傻,葬送了...
原创 晚... 清朝是中国最后的封建王朝,大清从无到有,从昌盛到衰败完整体现了一个朝代的整个生长过程。末期的清朝,成...
原创 村... 翡翠西瓜是当时慈禧太后最喜欢的宝贝。这是用美国进口的一种玉经过好多年的打磨雕刻,出自于能工巧匠之手,...
原创 多... 一、奇人登场引瞩目 在那广东火车站呀,突然冒出个超级奇葩的人物!这位仁兄名叫爱新觉罗・州迪,那家伙...
原创 诸... 标题:诸葛亮死后姜维搞垮蜀国是玩无间道 在历史的长河中,蜀汉的兴衰犹如一场戏剧,而其中的关键人物姜...
原创 比... 【历史】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每个国家国土面积和人口,那是天壤之别,差异巨大。很多国家人口众多,如欧洲,...
原创 为... 今年年初,河南省原阳县文管所突如其来地在齐街镇麦寨村树碑设立了一块题为“万俟卨故里”的石碑。 石碑正...
原创 曾... 曾国藩在清朝的历史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晚清时期社会动荡不已,慈禧太后把握朝政,她对于朝廷事务基本上...
原创 秦... 秦国发展到秦孝公时期,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危机重重。数年战争已经让秦国千疮百孔,民生凋敝,随时都有灭国...
原创 太... 一、太平天国风云起 今天咱来聊聊那段超级刺激的历史 —— 太平天国风云起!话说鸦片战争后呀,中国一...
原创 跟... 三国里面最为贤明的君主就是曹操,在曹魏集团的创业途中,曹操当好了一个伟大的创始人和领导者。 曹操的内...
原创 东... “招延俊秀,举贤任能”东吴孙权任贤使能,突出表现在他一生中四次任命都督上。 东吴有三十多贤良策士,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