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晋书》中记载:诸葛亮上朝要带100名侍卫,有没有这回事?
迪丽瓦拉
2025-08-04 01:32:26
0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对诸葛亮印象深刻,这是一个得之可安天下的厉害角色,最主要的是,人家还恭顺、谦虚、忠义。可是,可总有一个说法让人奇怪,那就是"诸葛亮上朝要带一百名侍卫"。这个说法是真的吗?为什么要带这么多人呢?

诸葛亮到底有没有带一百人上朝这回事?恐怕真相与记载有些出入

有人说这是事实,因为《晋书》中就有过记载:

"温乃废帝而立简文帝。诏温依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赐钱五千万,绢二万匹,布十万匹。"

这话是不是真的先不论,只是这话的意思是不是有点被曲解了?所谓"甲仗百人入殿"不是指诸葛亮,而是"诏温依诸葛亮故事",这和诸葛亮上殿直接带一百人那是完全两回事呀。而且,诸葛亮真的有过这样的封赐吗?

打开《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进行通篇阅读,也从来没有记载过诸葛亮有过如此高赏赐的记录。试想一下,百人入殿、赐钱五千万、绢二万匹、布十万匹,这是何等高的规格呀,作为诸葛亮人生当中的一件大事件,《诸葛亮传》里没有理由不记载不是吗?

其实我们可以想一想,当年诸葛亮在刘备面前也好,到刘禅阶段也罢,那完全是已经到了位极人臣的地步。但是,不管你有多高的地位,到了皇帝跟前你依旧是个臣子,必须要下跪的下跪,行礼的行礼。这是一个规矩,不然如何区分皇帝与臣子之间的关系?

"甲仗百人",什么意思,就是一百个穿盔带甲的侍卫。诸葛亮作为大臣,受到厚待毋庸置疑。但问题是古代从来都有这样的规矩:从秦朝开始,王公大臣在君前不可携带兵刃。诸葛亮凭什么能带一百个战士去上朝呢?这是要逼宫的节奏吗?

有人说诸葛亮是重臣,皇帝自然是格外重点保护,当成大熊猫来对待的呀。好吧,这倒说得通,在蜀国,诸葛亮绝对算得上重要的人物,只要有他在,相信蜀政权就不会灭亡。而且,当时以蜀与魏的关系,派出刺客也是有可能的。

可问题在于,诸葛亮可以从家出来到大殿外有重兵保护,难道进了殿还要有一百人保护吗?这是不信任皇帝?还是不信任蜀政权?再说了,你带着一百人的队伍入殿,这是保护自己呀,还是想吓唬别人呀?皇帝天天看着你身边的一百甲士,心里不膈应?

由此可见,这种记载是不是出自《晋书》尚有疑窦,而是不是诸葛亮所为,那就更让人疑虑了。毕竟,带着一百甲士上朝的人他就不是诸葛亮这样的人可以做出来的事。人家是个儒雅的礼仪派代表,对刘备从来都恭恭顺顺,到了刘禅这里,虽然说受到了百般礼遇,却从来都是兢兢业业,死而后已,如此,怎么可以做出这样的事来呢?

假如诸葛亮有这样的赏赐,他会不会带百人入殿呢?

事实上,诸葛亮是不是有这样的赏赐还是个问号,因为从《诸葛亮传》里看,他在蜀政府所得到的封赏、所办的政事,都一一记载,而关于财帛、礼遇更是记录了很多。为何就偏偏没有这一记载呢?

如果打开《魏略》,看一看刘禅的心里话,我们倒是更有理由相信,他对诸葛亮尊重是有的,但再给他更多地封赏倒未必。因为什么?看这里:

"及禅位,以亮为丞相,委以诸事,谓亮曰:'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什么意思?朝里的事一律交给诸葛亮来管理,我这个皇帝也就是个祭祀、执礼的人而已。这就是说,诸葛亮上朝,那根本就是拜见皇帝,因为他就是"皇帝",决一切事。这只能说明他权力大,而不是礼制逾越。

事实上,想一想诸葛亮的为人,他无论如何是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来的。所谓"非淡泊无以明志",这是诸葛亮奉行的处事原则,他深知做人太过出头会是什么结果,更知道礼遇过高而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诸葛亮曾经说过: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

看看,自己家里有一点地,一点桑树,就可以供家人食用了,如果在外任官,除了穿的、吃的,其他都不需要,至自己去世之时,不能有余财,不然就是辜负了皇帝的厚望。这样一个淡泊的人,如何会要皇帝赐的那样多财物呢?

不要说蜀国当时的财力不行,就是以当时的魏来讲,五千万钱也不是小数目。而且,从《三国志·蜀书》的记载来看,里面几乎鲜有赐钱几万的。诸葛亮作为一个精神境界高要求的人,肯定不会与自己的要求背道而驰。

说到权势倾野,曹操绝对是不能不提的一个人,而他当年那样的显赫,也不过是"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如果诸葛亮带百人上殿,那岂不是让自己超越曹操了吗?曹操于外是何等声名?诸葛亮又如何不知。可见,人家诸葛亮天生就不是那种爱显摆,爱权力,有财物的人,他也绝对做不出带一百侍卫上殿的事。

诸葛亮的一生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有雄心壮志,也有义气行事,但偏对钱财官位不看在眼中。他对自己个人私欲的克制是世人公认的,那样耀武扬威明显不符合诸葛亮的个人形象。但如果真有这样带一百人上殿的记载的话,想来也是断章取义的一句话,其真实所指有待求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看... 隆科多成了康熙帝的宣诏大臣 隆科多是牛人:顺治帝是他姑父,康熙帝是他姐夫,又是他亲表哥。他姐孝懿仁皇...
原创 领... 1938年,在延安的革命热土上,一张合影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内部的权力斗争与领导风范。在毛泽东、朱德等伟...
原创 甄... 甄嬛传大家都看过很多遍了,里面有很多的人物角色,这些角色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每个人物之间都存在着这...
良渚论坛首日,良渚博物院迎来专...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章卉 徐彦 良渚博物院迎来专业参观团 记者 徐彦 摄 本届“良渚论坛”以“交流...
原创 比... 所谓的“奶炮弹”准确来说是M-69型燃烧弹。这是美国在二战期间对日本使用的一种武器,并不是真正的“奶...
原创 这... 中华文明是全世界没有被断裂的文明、文化,这也是全世界为之羡慕的。为了向全世界展示我国精湛的文物文化,...
原创 德... 文/寂寞的红酒 1941年6月22日德国出动550万军队分三路进攻苏联,苏德战争全面爆发。由于德国人...
原创 能... 和珅的地位,在乾隆朝,是可以在上朝时站在乾隆旁边共同处理政事的级别。来给乾隆祝寿的英国使臣马戛尔尼,...
原创 小... 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很多巧合的事情,有的甚至让人感觉离奇,历史同样如此,比如1945年的时候,河南...
原创 淮... 大家都知道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战事之中,国民党黄百韬第七兵团被包围在了碾庄地区。当时,蒋介石不愿意舍弃...
原创 项... 生逢乱世,相机而起;勇冠三军,叱咤风云;引兵北上,逐鹿中原,问鼎咸阳,裂土封王,最后却以乌江渡口一道...
原创 宫... 众所周知啊,在我国的古代,各行各业被分为九种,称之为九流,分别是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而普遍厨师就...
原创 南... 中国是一个悠久且文明的国家,在长达五千年之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形成了一套与西方文明截然不同的观念体...
〈大刀进行曲〉:抗战之声,民族... 《大刀进行曲》诞生于抗日烽火连天的时代,其背景充满了血与火的考验。 1. 二十九军大刀队的英勇事迹 ...
原创 曹... 曹操误杀吕伯奢一家,仔细分析一下,曹操很可能是被冤枉了! 这个故事有几种说法,三国演义的描述的是一个...
非洲“麻雀”泛滥成灾,当地人无... 在广袤无垠的非洲大陆上,自然与人类的共存始终是一场既壮丽又艰辛的交响曲。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有一...
原创 慈... 在中国晚清的历史上,有一个绕不开的人物,那就是慈禧太后。 她本是咸丰皇帝的妃子,在咸丰皇帝去世之后,...
原创 秦... 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上映,使得广大观众对86版红楼梦的怀念之情愈发强烈,对《红楼梦》原著作品的...
原创 董... 人才辈出、群雄并起、运筹帷幄、《三国演义》……我想,这或许就是人们喜欢三国的原因吧。 可是,正因三国...
原创 作... 标题:末代皇帝崇祯的悲歌 崇祯,一个在历史长河中颇具争议的人物,他继承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