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聊三国:诸葛亮有1个方面可能不如清朝的皇帝
迪丽瓦拉
2024-11-02 18:35:29
0

原标题:趣聊三国:诸葛亮有1个方面可能不如清朝的皇帝

公元225年,时任蜀汉丞相以及刚领了益州牧的诸葛亮,决定在北伐之前,先搞一次南征。

很多人都认为,丞相的这次用兵,主要是把蜀汉的大后方搞妥当,然后再心无旁骛的去北伐,这是一项非常正确的军事战略。

但其实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单。

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并没有把蜀国的军政大权全都交给诸葛亮,而只是让他负责蜀汉内部的内政,至于对外的军事工作,刘备安排的人是李严。

老刘的这个安排是非常合理的,一文一武互相制约,防止其中一个人做大,从而把他老刘家的天下拿走。

但是诸葛亮认为自己还能做得更多,但是因为刘备的这个任命,他当时没法做得更多,为了打破刘备的安排,天天在后主跟的诸葛亮,就完了一出曲线救国,让自己在公元224年拿到了益州牧这个职位。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当年蜀汉的核心地盘,其实主要就是益州,诸葛亮领了益州牧,实际就以另一种方式控制了蜀汉,而且益州牧这个岗位,它还是一个文武双抓的综合岗,诸葛亮拿到这个岗位之后,就有了染指军事的正当理由。

而当时诸葛亮执意要亲征的南三郡,其实也并不是非常难搞定,因为那边还没等诸葛亮本人亲自到地方,南三郡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个七七八八,因此诸葛亮此次的南征,更像是在验证自己的新权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非常值得一提,那就是丞相的这次亲征,其实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让南边的人心服口服,因为诸葛亮当年本来就是靠武力硬镇压的,而不是史书上写的什么七擒七纵,攻心为上,所以南征的结果很一般,诸葛亮这边带领的大军一走,南边就又开始变的不安生了。

由此可见,诸葛亮当年的南征,与其说是军事行动,倒不如说是政治形势,因此南边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治,也就不难理解了。

那么针对这种类似的问题,诸葛亮当年有办法做的更好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另一段的历史。

公元1634年,女真部的当家人是二代目皇太极,这一年皇太极虽然还没挺进中原,但是已经基本搞定了蒙古诸部。

蒙古的一些部落战败之后,有人逃跑有人投降,服软的蒙古部落中,有人给皇太极带来了一件很有意思的礼物——“玛哈噶喇”金佛。

熟悉历史的人可能会知道,女真部原先信奉是萨满教,而蒙古诸部多信奉佛教,但是当时的皇太极接到这个礼物之后,却非常的开心,因为他从中看到了一个解决蒙古诸部的好办法。

为了更好的了解蒙古诸部信奉的藏传佛教,皇太极开始更深入的了解从藏传佛教,再了解了藏传佛教的来龙去脉之后,他于公元1636年,安排人建立起了东北第一所藏传佛教寺庙实胜寺,后来又专门安排人到西藏请高僧建面。

皇太极当年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这还要从藏传佛教的由来说起,西藏地区早期并没有佛教,当地人信奉的多是各种自然界的神灵,而掌握这些信奉解释权的,往往是当地的一些大家族,他们常年利用这些信仰来巩固自己地头蛇的权力,但他们的这种专权,是不利于藏区最高层统治者的。

那么如何夺回自己的权力呢,藏区当时的统治者就开始引入佛教,以宗教制衡宗教,后来从印度引入的佛教,就和本地的宗教进行了融合,于是就有了藏传佛教,虽然名字和教义变了,但是它的功用却和之前的宗教类似,都是为了更经济的维护统治

后来蒙古铁骑崛起之后,发现地盘大了,各地各种族的人不好管理,于是蒙古高层就开始学习藏区的宗教制度,藏传佛教由此传入蒙古,并在统治阶层的推动下,开始发展壮大。

皇太极当时的目的其实也很单纯,就是想利用藏传佛教来控制蒙古等外族附庸。

皇太极因为去世的比较早,所以他在世时,只是深入接触了藏传佛教,但并没有真正把藏传佛教利用起来,他儿子顺治继位以后,虽然继续了对藏传佛教,传统佛教的研究利用,但是也因为去世的早,以及当时的大清还没真正打下天下,所以对宗教的利用,也是浅尝辄止。

等到康熙把天下重新打了一遍,巩固了大清的统治之后,清朝的统治者才真正开始利用宗教做文章,康熙当年不想修长城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他基本掌握了宗教的使用方法。

公元1713年,康熙皇帝正式完成了对藏传佛教最高人班禅的任命,这一制度自此流传了下去,这项制度的影响非常深远。

藏传佛教的影响根源在西藏,而藏传佛教在藏区的话事人就是班禅,如果班禅的任命,需要由清朝的皇帝来把控,那清朝的统治者就等于彻底掌握了藏传佛教的话语权。

清朝的统治者在做到这一步以后,主要利用藏传佛教做了两件事:

第一,要求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广建寺庙,而供养寺庙的钱,主要由该地区的百姓交纳,这样做到好处,就是利用寺庙抽走了该地区的金钱,从而在经济上削弱了该地区;

第二,要求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信众要广泛的剃度出家,僧人出家之后,要享受除了结婚生育之外的高福利,福利来源也是周边百姓,这样一来,藏传佛教盛行地区的人口,就被压缩了;

一个地方要经济没经济,要人口没人口,精神信仰还被别人控制,那它还能翻出什么花来。

诸葛亮当年要是也学会这招,他是不是也能省很多的力气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他是日本帝国最后的“陆军大酱”,也是“玉碎战术”的代表人物。自杀式战机、自杀式鱼雷、自杀式导弹等各种...
原创 毛... 一位农民出身的教师,如何培养出一支能够横扫千军的将领团队?从井冈山到抗美援朝,毛泽东的军事智慧在这些...
原创 宋... 赵匡胤统一天下后,为了确保后代能够秉承正确的治国理政方针,他在一块石碑上刻下了三条祖训。碑文中明确告...
原创 中...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只有四位人物可以真正被称为“天命之子”,他们的崛起可谓传奇。与通常的世袭贵族或天...
原创 地...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地府是亡灵最终的归宿之地,是一个拥有严格秩序和独特审判体系的地方。在这个体系...
原创 卫... 卫瓘之所以在三国时期能够轻松干掉三大名将,并不是因为他有过人的能力,而是因为他背后有强大的支持,特别...
原创 项... 天下大势,有合必分,有分必合。 即便六国被灭,大秦建立,统一天下看似繁荣昌盛,但秦帝国最终因推行...
原创 从...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清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按理说,它应该代表着腐朽与衰落的象征。然而...
原创 刘... 三国时期,动荡不安的局面展现了许多将领和谋士的智慧。在国土争夺和权力斗争中,许多英雄人物为各自的国君...
原创 故... 北京最著名的建筑物无疑是故宫。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外国游客,几乎每个人都想去故宫亲眼见识它的雄伟和壮丽...
原创 他... 1940年初,琼崖地区的抗日战争形势异常严峻,琼崖特委紧急向延安请求支援,希望能派遣有军事指挥经验的...
原创 李... 毛主席一生非常喜爱抽烟,几乎到了无法戒除的地步。恰巧李先念也有抽烟的习惯,两人因此在这个话题上有着很...
原创 诸... 看完《三国演义》之后,很多人对诸葛亮临终时为何坚持要除掉魏延感到疑惑。魏延如此出色,为何诸葛亮不愿意...
首次集中出现 西安发现25座战... 张家坡墓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十里铺街道张家坡村东,东距浐河约1.2千米,西距韩森寨战国秦陵约2....
原创 福... 历史就像一层迷雾,笼罩着许多无法解开的谜团,一直在挑战着我们对过去的认知。我们通常通过史书来获取历史...
原创 2... 时至今日,任何关于苏联的讨论,几乎都能揭示出参与讨论者的年龄。毕竟,苏联的解体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
原创 西... 1949年底,人民解放军向川南地区推进。当部队接近川、云、贵三省交界时,几名衣衫褴褛的农民忽然出现在...
原创 魏... 魏武侯为何亲手拆散三晋联盟? 如果说魏武侯的一生中,夺取楚国的大梁是他攻战事业的巅峰,那么与赵国的交...
原创 清... 1922年,在东京郊外的一座老洋房里,38个身穿洋装的年轻人整齐地排成两排,低着头,听着管家读父亲写...
分合之间:历史周期里的大势与人... 分合之间:历史周期里的大势与人心密码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