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初年其实有一场几乎可以颠覆大汉帝国的阴谋。
关于这件事,历史书上只留下只言片语,而且还零星分布在不同人的传记里。如果不把这些破碎的线索拼凑起来,很难发现当时的情况是何等的惊险。
事情发生在公元前197年秋天,结束于公元前196年夏天,有三个主要事件:公元前197年秋天,代相陈豨造反;公元前196年春天,韩信谋反被杀;公元前196年夏天,梁王彭越被剁成肉酱。
伪游云梦,算无遗策
战争真正的开端,始于公元前201年的伪游云梦。事情是这样的,楚汉战争结束之后,项羽手下的大将钟离昧跑到了韩信手下,韩信曾经在项羽手下混过,就是钟离昧介绍入职的,两人是很要好的兄弟。刘邦说韩信收留国际通缉犯就是想造反。
很多人都觉得刘邦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然而事实就是这样。就在不久前,另外一名国际通缉犯,季布。也就是一诺千金那位。他也曾经跟钟离昧一样是项羽手下的大将,楚汉战争的时候经常追着刘邦满世界跑。
后来不也通过朱家的关系,跟刘邦手下的夏侯婴接上线,认了错之后刘邦非但没杀还让他做官。凭借韩信的资格,只要让钟离昧出来低头认错,难道刘邦真的会杀了他吗?可是韩信一直在隐瞒,这是想干什么呢?
面对这个心怀鬼胎的韩信。刘邦能够怎么做呢?首先直接带军队去打他,这不现实,韩信是兵仙,本事不在项羽之下,刘邦手下没有一个人斗得过他。其次,如果直接去打他,韩信很有可能会反咬一口说刘邦就是要削藩。到时候,彭越英布这些异姓诸侯会是什么样的立场那就很难说了。
刘邦手下的谋士陈平给开了一剂药方,到韩信的领土云梦泽去召开诸侯大会,只要韩信来了就把他拿下。可是韩信又不是猪,他怎么会自投罗网呢?陈平这个谋划看起来简简单单平平无奇,可实际上异常厉害,都是阳谋里头夹杂着阴谋。
这个时候摆在韩信面前的只有三条路:第一条路,精心谋划,将刘邦跟诸侯一网打尽;第二条路,我病了不去,派个使臣去意思意思;第三条路就是自投罗网。
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第一条路收益大风险也很大,请大家站在韩信的角度上想一想,假如你是韩信你真的敢动手吗?刘邦既然光明正大地来我的地盘开会,肯定会有所准备的,万一失败了,那就成为天下公敌,危险太大。
第二条路不失为一个稳妥的办法,但是这个办法只能够躲一时不能够躲一辈子,刘邦要是隔三岔五就开会,你要是每次都不来明眼人都看出你有鬼。以后刘邦打你的时候就不要指望其他人会帮你了。你要是来了我就拿下你,天下诸侯都看着啊,我要是削藩就把你们都拿下了。
第三条路还隐藏着陈平的阴谋,这条路非常契合韩信的用兵风格。示敌以弱,出其不意。韩信明修栈道,章邯嘲笑他。结果章邯没了;韩信背水一战的时候,陈余嘲笑他,结果陈余没了;韩信攻打齐国的时候,龙且嘲笑他,结果龙且没了。这是个能屈能伸,可以忍受胯下之辱的人。所以韩信一定会选择这条路。鸷鸟将飞,卑微敛翼。
这一局刘邦占先机,韩信暂时的退却,只不过是为了发动更大的反攻而已,如果选择前面两条路都很有可能遭到刘邦和天下诸侯的围攻,再能打,也是项羽第二。如果选择第三条路,绝对不会有性命之忧,因为他只不过是匿藏国际通缉犯而已,罪不至死。如果刘邦敢明目张胆杀他。那就是兔死狗烹,要削藩了。刘邦为了隐藏自己的意图说什么都不会杀他,还得供着他。韩信要是出现什么非正常死亡,这口黑锅刘邦不背也得背。基于此韩信一定会来。
背水一战,不胜即死
当初韩信背水一战,把大部分兵力放在河边置于死地,吸引赵国军队,然后用两三千骑兵占领赵国军营,赵军以为己方已败,全军崩溃。现在他又要故伎重施了。
一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两百年,韩信曾经的手下陈豨。被刘邦任命为代国丞相,并且兼领赵国代国两地的精兵。这不是又再培养另外一个异姓诸侯王吗?刘邦难道昏头了?不是这样的,虽然陈豨有两个国家的军队,但那仅仅只是军队而已,地方上的财政司法行政都不在他的手上,比如赵国的行政都是丞相周昌在管。
一旦他发生叛乱是没有办法建立有效统治的。只能成为一支流寇。公元前197年,秋天,陈豨果然造反了,历史书上记载,刚一造反,他的军队就在赵国跟代国掳掠,这恰恰说明他根本就没有控制住这两个地方,否则的话又怎么会在自己家里抢劫呢?他跟那些割据一地建立有效统治的诸侯王是完全不同的。
历史书上说就是因为刘邦猜忌他才造反,就这两把刷子又怎么值得猜忌。他又不是诸侯王,刘邦如果真的对他不信任他直接回长安不就行了吗?难道刘邦还会杀了他不成?没有人会比陈豨更清楚他自己根本就不具备造反的能力。明明有活路可却偏偏自寻死路,那就太奇怪了。
这时候再联系另外一件事就大概知道他的动机了,趁着刘邦带领大军外出的时候,韩信在长安城谋反。史书说他是想伪造政府文件释放监狱里的囚徒组建军队,这可能吗?完全有可能,秦汉两朝经常做这种事情,因为监狱本来就是半军事化管制。很容易就会组装成一支军队,比如秦朝末年的名将章邯就靠着70万囚徒组成一只虎狼之师,把陈胜吴广的起义军杀得落花流水。
另外当年的韩信还是汉军唯一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军,他曾经带领军队还定三秦灭赵国魏国齐国燕国,也就意味着,当时在他的手上诞生了很多汉朝的军功将领。在这些人眼里韩信就是他们的恩人啊,如果没有韩信的一身本事他们别说立功,不死在战场上就不错了。
当时在长安城里到底还有多少像陈豨这样的人,很难说的,但肯定有。如果韩信发难。绝对能够把长安城搅个天翻地覆,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明是在大汉帝国的首都,萧何、吕后却要偷偷摸摸地把韩信骗进宫杀掉。
韩信要是成功了他都不需要多做什么,只要把函谷关的门一关,刘邦就得死在外面。大汉帝国必将分崩离析,这确实很符合韩信用兵的风格。示敌以弱一击毙命。这么了不起的计划仅仅只是因为自己手下的一个门客心怀怨恨,就泄密了。到底是巧合还是早有防备就难说了。
奇怪的彭越
至于梁王彭越他也扮演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角色,公元前197年七月份,刘太公死了,彭越还跑到长安吊丧。秋天,也就是陈豨谋反的时候,刘邦让他带兵前去助战,可他却称病不来,只派了一个将军去,对于这一点我一直都很不明白,如果说是因为怕刘邦拿下他,那几个月前才刚刚去过长安啊!
你说他去长安有没有可能跟韩信碰过头呢?如果联系起韩信谋反的事,那这个行为就可以完全解释得通了,他在等待,如果韩信那边成功了,天下必然大乱,他绝对不介意给刘邦一刀子。
如果带领军队去了,那就会受制于人。再说了我也派了一个将军带兵过去啊。在他看来这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成功了收获巨大,失败了也没什么。我确实病了嘛!我把军队都派过去了。我只是人没到,你总不能拿着这个说我谋反吧。结果这种小把戏没有瞒过刘邦,直接突袭了他。
陈平步步为营,机关算尽,韩信以退为进,蓄势待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国兴衰只在股掌之间。这些汉初豪杰真的是了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