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在宋四家中,苏轼书法似乎不如米芾和黄庭坚,为何他仍居首位?
迪丽瓦拉
2025-08-05 00:03:58
0

在宋四家中,苏东坡的书法在技巧性方面,在风格特点方面确实不如米南宫和黄山谷。宋四家中排名靠后的蔡襄,书法功力也并不在苏东坡之下。当然这仅是我的一家之言。但苏东坡能位列宋四家之首,我认为却也是实至名归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苏轼引领了北宋时期书法“尚意”的潮流,是尚意书法思潮的领袖。

苏轼一方面高举书法“率真、写意、求拙、求趣“的艺术理念旗帜,另一方面以自身的书法创作为榜样,非常明确地践行着他所倡导的美学思想,对北宋时期的书法“尚意”艺术理念的形成,对后世的书法创作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当然,北宋时期尚意书风的形成,有一个非常复杂的酝酝过程,这不是单靠某个人就能够推动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产生了作用,它涉及到社会、政治、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但其中一个不可否认的重要因素,就是北宋时期有像苏轼这样的艺术思想极为开明的,且极具个人影响力的人士起到了带头的作用。

苏轼开明艺术思想的形成,原因同样很复杂。有他自身性格上和成长经历上的原因,也有他深厚的学识修养对他艺术思想产生的影响。还有北宋时期发展处于炽盛状态的佛教禅宗对他产生的影响等各方面原因。这个问题与本问题关系不大,所以我们不做细致分析。

苏轼在宋代尚意思潮中的最大贡献,就是将书法艺术与人文和人性联系在一起。在宋之前的唐代,书法呈现出法度森然,规矩众多的艺术特点,唐人书法差一厘则失其工整,差一笔则乱其严谨。我认为,唐人书的总体特点有些过于冷酷了,过于强化了“法度”在书法中的作用,忽视了书法艺术还具有表现“人文与人性”的基本功能。

在唐人书法中,不论是欧阳询的险峻挺拔,还是柳公权的严整风骨都轻视了对书者个人情感、心性等因素的表现。欧阳询和柳公权像二名铁甲战士,用严整的风纪将喜怒哀乐等个人情感包裹得严严实实。对后世学习者个性的显露也予以严厉的压制,不提供一丝一毫供学习者发挥,再创造的空间。

而苏轼所引领的尚意书风就是要将书法艺术拉回到表现自然,表现人文与人性的轨道之中。在苏轼艺术理念之中,非常重视对“人性”的体现,苏轼书法理念中的“人性”包含“人品、性格、情感”等。苏轼最值得人们称颂的,是他提出了一个文人化书法创作的模式,这种模式既包括“无意于佳”的创作理念,也包括“点画信手”的创作方式。苏轼文人化的创作模式既影响了宋代的书法艺术,也影响了宋代的绘画艺术,宋代文人画的兴起亦得益于文人化创作模式的产生。苏轼在这些方面有很多著名的论述,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苏轼对书法创作中表现“人性”的提倡和重视。这里摘录二段:

一、“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辨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二、“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

苏轼对艺术表现“人性”的提倡,堪称是苏轼在书法艺术创作理念上对宋代书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苏轼书法在创作实践上对宋代书家乃至后世的影响就是“点画信手”与“无意于佳”。纵观中国书法的历史,可谓是经典众多,名家辈出,苏轼的书法与这些名家经典相比较而言,无论是在笔法、结字乃至章法上,都没有重大的贡献,更谈不到在某一方些有什么独特之处。就是与宋代同时期的书家相比较,苏轼的书法也并不突出。论风格特点,苏轼不如米芾那样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论技巧性和变化,苏轼也不似黄庭坚那样技法娴熟。但各方面综合地看,苏轼书法以“意”为核心,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却极具开拓创新意义。在书法的创作实践方面,苏轼那“率真写意”的创作方式,堪称是中国书法历史长河中的一座灯塔,照亮引领了后世无数书者的书法艺术创作之路。

所以,在引领书法艺术创作理念和开拓书法创作实践方式两方面来说,宋轼列位宋四家之首是当仁不让的,也是无人可与之比肩的。

二、苏轼对宋代书家来说是一位导师,引导他们在艺术上不断前行。

苏轼在北宋时期极具影响力,在艺术方面,他诗词、文章,绘画俱精。对苏轼来说,书法只不过是他所精通的众多才艺中的一种,苏轼从不认为自已是一位书法家,在他认识中,书法只不过是文人们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苏轼认为写字只是一件乐事,“作字有乐事”。正是因为具有这种轻松的心态,苏轼可以站在更高的高度,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思考书法艺术,这也使苏轼对书法艺术的理解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苏轼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所达到的高度,令宋代众多书家只能仰望,他们纷纷以苏轼的书法艺术思想来指导自已。在艺术实践方面也以苏轼的指导为前进的方向。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宋四家中另外两大书法家黄庭坚和米芾。苏轼与黄庭坚和米芾来往极为密切,在这三人之中,苏轼年龄最长,黄庭坚与米芾经常就诗词文章,书法绘画上的问题向苏轼讨教。在艺术上,苏轼是他们的良师益友。在书法上,苏轼堪称为黄庭坚与米芾的导师。

苏轼对黄庭坚的影响可以说是潜移默化的,黄庭坚对苏轼的学习是全方位的,不只是在书法方面,还包括为人处事,对政治和时局的看法等。苏轼与黄庭坚是终身的友谊,苏轼鼓励黄庭坚在书法艺术上有自已的追求,形成自已的风格,通过对苏轼的学习,黄庭坚引禅意入书,创造了出了意境高远,极具动感的书法艺术风格,从而奠定了他在书法历史上的地位,也成为宋四家中的佼佼者。

宋代另一位书法大师米芾更是因苏轼的点拔才找到了书法艺术上的突破口,才形成了自我风格。米芾三十年前精研唐楷各家,于唐人书法的禁锢中无力自拔,“壮岁未能立家”,书法学习处于“集古字”的阶段,在苦恼之时,正是苏轼的指点,米芾才由唐而入晋,转学二王,走上了追求“魏晋平淡”的艺术道路。

苏轼对宋代书家的影响,绝不仅限于黄庭坚和米芾等人,以苏轼巨大的影响力,北宋时期很多书家都深受苏轼书法理念的影响,对苏轼的书法都有所学习借鉴。所以说苏轼是他们学书道路上的导师毫不为过。

苏轼在宋代书法艺术上的影响力是无人可与之比肩的,苏轼的书法成就也是少有人能望其项背的,苏轼对宋代其他书家的指导和教诲更是令人难以忘记。所以综合这些因素,将苏轼列入到宋四家的首位是实至名归的,苏轼在宋代书法史上所具有的地位也是不容置疑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看... 前几年,穿越剧、穿越小说特别火爆,搞得人人都想穿越到战国、三国或者明清,自以为能够凭借现在人的知识,...
原创 日... 日本侵华战争,是一段令人痛心疾首、不忍回顾的历史篇章。 在这段历史中,我们或许会发现一个令人疑惑的现...
原创 庞... 作为和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后世对庞统的评价,是不是算过高,这点其实不好说。因为庞统去世太早,导致他...
原创 清... “知县”“县令”都是一县之长的称呼,但是两者的权利和职权却存在很大的区别。清朝统一六国之后,改分封制...
原创 大... 徐达: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善终的军事天才 在中国历史上,徐达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他不仅是明朝开国...
原创 母... 母亲用绳子绑他不让他去从军,他自己偷跑参军,最后竟成上将 相信大家对我国上个世纪抗击外国侵略的历史事...
原创 他... 清朝末年的历史舞台上,涌现出无数风云人物,其中一位备受瞩目的便是谭延闿。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不仅...
原创 法... 在众多影视剧的影响下,很多人对于清朝女子的印象都比较固定,大多都停留在甄嬛传、延禧攻略,如懿传等诸多...
元朝著名诗人方回行书《台翰帖》 元代方回行书《台翰帖》,纸本31×44.2cm,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方回(1227~1305),...
原创 古... 古代有贡茶地方很多,都是时新有嫩度等级的。 龙井茶如此,普洱也如此。 古代有贡茶,茶叶流传到今天都是...
原创 古... 在中国古代的军事史上,徐州一直是南北政权交锋的重要战场。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到资源分布,徐州都具有无...
原创 蒙... 在过去一个世纪里,蒙古国对待苏联的态度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矢志不渝。 苏联作为和美国并驾齐驱的...
原创 李...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名将,被誉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和白起、王翦、廉颇并称。他以抗击匈奴和抵御秦国...
原创 从... 据详细史料记载,德国人最早的祖先应该是日耳曼人,早在公元2、3世纪的时候,日耳曼人就已经在莱茵河的附...
原创 悍... 这个人有多猛?为了赶在日军攻破友军阵地之前, 带领一个师奔袭900里,身为少将师长却带头冲锋,一战歼...
原创 四... 四野主力南下,第42军被留在河南;陈再道坦言:豫西匪患太猖獗 1949年春,解放战争已经进入最后阶段...
原创 清... 前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历来都是享有最高的权力,他们发布政令,决定一切。但在皇帝之下也有不少官职...
原创 名... 文|金玉侃侃历史 编辑|金玉侃侃历史 还在为自己的生活烦恼吗?别担心,关注我,让你幸福连连,好运来临...
原创 苏... #历史开讲#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
原创 胡... 胡夫金字塔是目前已知最大的保存最完整金字塔,这座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560年,大约有2万到3万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