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浅谈汉朝时期赦免制度的发展
迪丽瓦拉
2025-08-05 02:32:33
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分享与讨论,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赦免制度是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起源较早。赦免制度的雏形在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出现。

中国古代的赦免制度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一个国家实现“施恩布德”理念的一种常见手段,始于先秦,确立于汉代,此后历朝历代都在沿用。

汉朝时君主的赦免频率之多,甚至呈现浮滥之趋势。对于施行赦免的利弊,汉朝时也存在诸多争议。但是,不管施赦的频率是高是低,不管反对之声多么强烈,

赦免已经常态化与制度化,成为统治者频繁使用的一种措施。汉朝的赦免制度还折射出儒家阴阳思想、民本思想以及伦理法思想等对之的影响,体现了法律文化思想在法制建设方面的渗透。

一、赦行五百里,月变三十蓂:赦免制度的历史源流

赦免成为一种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刑事政策,最早在《尚书?舜典》中有记载,对于一些本应该被处以五刑的人,

如果案情有可赦之处,那么可以用流放来代替原来的刑罚。这就相当于对他们减轻处罚。

《尚书》是目前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历史文献,

根据其记载的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首领舜就“赦”和“宥”问题的论述,可以推测出中国的赦免制度在上古的五帝时期就已经存在。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国力日渐衰微,礼崩乐坏,诸侯之间纷争不断。赦免制度发展至此,

其政治实用性日益突出,成为服务于国家政治、军事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重要工具。

《春秋》记载:“庄公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

春秋战国时期的赦免制度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之前的赦免制度往往是针对某些特定的人或特定的事,与起源时期的赦免制度相比,

春秋战国时期不仅赦免的范围和对象都有所扩大,而且逐渐成为君主加强统治的一种政治手段,这都为后世赦免制度的发展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秦朝的赦免制度并没有国家的正统指导思想作为其存在的基础,只是在关键时刻作为拯救国家统治的临时措施。

但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中统一的封建帝国,秦二世的赦免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赦天下”,因为在此之前并没有真正统一的王权能够将赦免范围扩大到全国。

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律中对于赦免的相关规定也在不断完善,但是赦免还未成为国家的常制。而正是基于这些变化,汉朝的赦免制度在吸收前朝赦免传统的基础上,

根据社会现实的需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赦免制度的体制不断趋于完善,从而走上了经常化、制度化的发展道路。

二、德主刑辅:汉朝赦免制度的发展

秦朝灭亡以后,汉朝统治者吸取秦始皇“急法不赦”,而导致国家速亡的教训,重视与民生息,力求刑罚轻缓,开始比较频繁地进行赦免,

赦免制度也因此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赦令颁布得十分频繁,可以说是汉朝统治的一大特色。在汉朝四百多年的历史中,二十四位皇帝当中只有一人未施行过赦免,可以说赦免制度自汉代以后,“遂为常法”。

赦免制度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在汉朝之前,赦免并无明确的分类,史书记载时多以赦、赦罪人、大赦天下等比较笼统的词汇而言之。

汉朝时皇帝施行赦免的事由很多,汉朝诸帝在践祚、立后、立储、祥瑞、灾异、遇乱、劭农、饮酙等诸多情况下,都曾经施行过大赦。

按照特赦的具体内容,汉代的特赦制度可分为特赦、特赦令、减刑赎回三类。汉代特赦制度的类型比较多样,

大赦是最重要的一种。此外,比较常用的还有特赦、曲赦、赦徒、别赦、减赎等类型。

大赦是对所有疆域都有效的赦免,是涵盖除少数罪行外的所有罪行的最广泛的赦免类型。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所有罪行都可以得到赦免。

特赦,又称“特放”、“圣虑”、“会录”等,是指对特定群体或罪行的具体赦免。大赦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昭襄王宽恕了罪人,

将他们转移到新征服的城市并驻扎在那里。汉代建立的“记录犯人”制度可以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特赦形式。

减赎也是汉代赦免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两种情况。减等一般是指在原刑罚的基础上减刑。

在大多数情况下,减等是有条件的,获得减免的人往往被迫移民到边境保卫边境或从事劳务。此外,减刑只能部分消除刑罚,不能消除犯罪。被减刑的人仍然具有罪犯的身份。

赎赦也是赦免的一种形式,指对于某些犯罪,经准许可以一定数量的财物来赎买,在没有财物赎买时也可以用劳作代替。

赎赦是一种来自皇帝的赦免性的法外开恩,通常是以皇帝定期或不定期发布的诏令作为执行的根据。因此,它与作为一种独立的刑罚种类而存在的赎刑是有一定区别的,赎刑的适用是以律令的规定为依据。

三、乱余宾客搜亡命,赦后英雄耻故乡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既是许多封建制度确立的时代,又是不少封建文化思想形成的时代。

汉朝赦免活动成为典制主要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儒家的经学教义为主,兼采阴阳、法、道、名诸家学说而形成的新儒学,其为汉朝赦免制度走向成熟奠定了理论基石。

用阴阳五行的学说来解释德与刑的关系,会给这种理论披上了“天道”、“阴阳”的神秘外衣。

董仲舒认为德教应该成为治国的主要手段,治国绝不可以专任刑罚,刑罚可以作为德教的辅助。因此,为顺应天道,德主刑辅、大德小刑才是最好的选择。

《尚书·五子之歌》记载:“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民本就是以民为本,将人民视为国家的根本所在。民本思想的完全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民本思想体系,主张统治者应重民、爱民。孟子提出以“仁政”为核心的民本思想,荀子也提出了以“王道”为主要内容的民本思想。

汉代统治者在加强君主集权的同时,并没有放弃以人为本的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汉代统治者的行为和治理措施。

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君主经常颁布法令惩罚自己,说重民利民的话,颁布一系列有益社会改善的政策。实施大赦当然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结语

作为一项古老的法律制度,赦免制度在一片争议声中得以改进与发展。汉朝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转折时期,

这种作用主要体现为对前朝制度的总结以及对后世诸项制度的开创。因此,赦免制度在这一时期形成并成为典制也是顺理成章,并且在汉朝社会中发挥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

[2]班固.《汉书》.

[3]范晔.《后汉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赖... 近日,台伪赖清德出访马绍尔群岛、图瓦卢、帕劳,并将此行命名为“繁荣南岛、智慧永续”之旅。过境夏威夷时...
原创 夏...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夏朝作为第一个世袭制王朝,一直被视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起点。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却带...
原创 从...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上更是朝代更替,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山东六国,中华大地上进入封...
原创 唐... 唐玄宗在位期间,由于他昏聩不明,任用奸邪,沉湎酒色不能自拔,导致强盛的大唐国事日非,江河日下,最终激...
原创 冯... 若是提起明朝初期的开国功臣,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开平王常遇春与中山王徐达: 徐达是朱元璋的凤阳老乡,在...
原创 读... 作者:韩雪丽 贾府难怪要没落,冷子兴语,男子们一代不如一代,只知道安享尊荣,不知筹划,其实,贾府之所...
原创 唐... 唐朝,那是一个我们历史课本上熟悉的辉煌时代。唐太宗李世民,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君。今天我们要聊聊...
原创 独... 在去年二月的时候,电视剧《独孤天下》开播。接着在今年,由陈乔恩、陈晓等主演的电视剧《独孤皇后》成为大...
原创 汉... 汉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军事力量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汉代战争...
原创 为... 《绝地逆转:毛主席四渡赤水的传奇智谋》 【引言:生死边缘的惊天逆转】 想象一下,你被四十万大军围得...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是初唐年间最大的历史事件,也是李唐王朝内部矛盾的一次集中爆发。然而大唐王朝正是抗住了这次“...
原创 在... 清宫剧作为一种独特的电视剧类型,以其华丽的服饰、错综复杂的宫廷政治和引人入胜的情感纠葛吸引了众多观众...
原创 熊... 日军第十五师团曾于1925年5月1日被裁撤,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于1938年4月4日恢复番号重建...
渭河之盟,颉利可汗一顿箭雨能射... 文|文琦 编辑|文琦 《——【·前言·】——》 公元621年,颉利可汗的强大骑兵军团逼近唐朝边疆...
原创 偷... 文丨 i 编辑丨 图图图酱吖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朝鲜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连续十几年的经济负...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皇帝这个职业那可是相当有分量,一旦坐上那个宝座,那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不过,想要...
隋末唐初22位风云人物之结局!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隋末唐初有哪些风云人物,他们的结局是怎样...
原创 中...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中国历史上...
原创 金... 1949年11月1日,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在福建厦门主持召开了军事会议,前来参加此次会议的十...
原创 土...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初三,时年三十七岁的宣德皇帝朱瞻基在突然患病后驾崩,八岁的长子朱祁镇仓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