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中国古代太监往往是皇权向外延伸的象征。作为皇帝的身边人,这些太监可能拥有令人难以想象的权势和地位。有的太监甚至能直接出手干预朝政,并决定皇帝的废立问题。
太监制度发展到清朝已经非常成熟了。但在很多关于清朝太监的民间传说里,总会出现一些“太监净身不彻底”的传闻和情节。这些情节也引发了无数人的想象。
何荣儿曾是一名在慈禧太后身边负责服侍工作的宫女。清朝被推翻后,何荣儿并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在书中他对太监净身的问题做了详细地介绍。
悲哀的人生
太监虽然是男性,但他们却被剥夺了男人的身份进入皇宫和贵族府邸负责侍奉皇亲贵胄。在这个过程中,只要稍有不慎他们就会受到主子的惩罚,甚至被直接杀死。
因此,在古代太监的来源主要有几种。一种是在交战过程中俘虏的敌方青少年。一种则是社会中家境贫困的青少年子弟。
前者作为胜利之师的阶下囚本就没有什么谈条件的资格。比如明朝永乐时期的著名宦官郑和就是在被俘后进入燕王府的。
后者则大多是自愿的,他们渴望太监的身份,能够帮他们摆脱贫困的生活并获得一个光宗耀祖的机会。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太监都能在进宫之后享受到锦衣玉食的生活。除了一些长得好的小太监会被宫中比较有权势的老太监收养为义子外,绝大多数的小太监都只能从事地位最低、任务最重的活计。
皇宫大内居住着很多“主子”,他们每日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及各种杂七杂八的事务当然也要靠最底层的太监们去解决。很多太监在皇宫里混了一辈子也不见得能够获得直接伺候人的机会。
事实上,只要能够伺候“主子”,这对于普通的太监来说就已经是莫大的幸运了。成为主子的贴身奴仆,更是很多太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当太监这件事就像是赌博。他们牺牲掉传宗接代的机会来换取今生的幸福。虽然深宫里的生活让大多数的太监们生不如死,可一旦成为了大太监他们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也能让他们成为旁人高攀不起的存在。
滔天的权势
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从来不缺弄权的太监。从秦朝的赵高到明朝的魏忠贤,他们代表皇帝发表各种各样的政令。甚至有时能够直接替皇帝做决策。
这是因为在封建政治体系下,所有的权力都以皇权为中心。这个时候太监作为离皇帝最近的人,也就自然而然地被皇权所辐射,成为了皇权的“影子”。
明朝时期,皇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经济的控制曾经向地方大肆派遣太监。这些太监在地方几乎成为了“人上人”。即便是当地的官吏见了他们也得让他们三分。
因为这些人在民间就是皇帝的化身。一旦地方官员得罪了这些太监,这些太监很有可能就会通过在宫中的关系网将消息一级一级传递上去。一旦触怒了皇帝,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另外,很多太监是陪皇帝从小玩耍的玩伴。这些人自然更容易受到皇帝的信任。在很多时候,相比于外朝文官,皇帝们也更喜欢将重要的任务派给太监。
因为太监都是没有退路的人,他们除了忠于皇帝这条路之外没有别的路可选。但太监的权力一旦过大也会造成王朝的衰落甚至是灭亡。所以,清朝的统治者就对太监的权力作出了极大的限制。
但直到今天,坊间仍有一些关于“清朝太监净身不彻底”的传闻。对于这些传闻,曾经在慈禧太后身边侍奉的宫女何荣儿在她的回忆录里做过介绍。
宫女的回忆
宫女何荣儿曾经在慈禧太后的身边侍奉多年,何荣儿关于皇宫生活的回忆被记录在了《宫女谈往录》当中。何荣儿表示,当年清朝宫廷里有专门负责给太监净身的“净身师”。
这些负责净身的人大多掌握着世代相传的本领。他们的手法相当娴熟,能够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彻彻底底地完成“净身”这一环节。
清宫里的规矩远比电视剧里看到的要多得多。在当时的情况下,几乎没有“未被彻底净身的太监”。因为此事一旦被人发现将会立即引起重大的祸端。
太监们本就是进宫来谋求富贵的,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也就没有人敢在这件最基础的事情上撒谎。
在净身的过程中,太监们往往要忍受极大的痛苦。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甚至会被疼得晕死过去。
不过随着皇权和封建制度的彻底终结,太监制度也被彻底扫进了历史的故纸堆当中。1996年12月,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去世。
在孙耀庭去世之前,他也将曾经的宫廷生活写成了回忆录,后人则根据他的回忆拍摄了电影《中国最后一个太监》。他悲惨而又落寞的一生在电影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太监制度本就是封建时代皇权至上的氛围下所产生的畸形制度。这套制度给当事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好在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曾经黑暗的一切都一去不复返了。
参考文献:
1.一位太监被“净身”的经过文史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