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国军疯子司令身怀绝艺,粟裕奇谋对他基本无效,最后怎么消灭的?
迪丽瓦拉
2025-08-06 06:33:50
0

本文是五大主力覆亡史系列的第三篇,主讲第五军。

国军五大主力如果按综合实力排名,大概能分出高低,会是谁呢?

第五军纵然排不到头名,也能排到第二。所谓数一数二,盖其谓也。

一、硬实力很强

先引用一段粟裕与毛主席往来的电报,看看他们对邱清泉第五军到底有多么重视。

1948年5月28日,粟裕向毛主席发电,报告了关于求歼第五军的战役部署。

为什么要提这封电报呢?

这是粟裕和毛主席往来电报中,为数不多的,以国民党军一个军为主要目标进行商讨如何打。

电报太长,不多摘引。核心意思有:

1.把第五军从河南中部调动到鲁西南,以便我华野主力围歼之。

2.集中6个纵队的强大兵力围歼之。

3.许谭兵团4个半纵队在内线牵制山东国军,以利华野主力打邱。

毛主席复电,说集中6个纵队打邱部署很好。

五天后,毛主席再次致电粟裕,打第五军、七十五师等部不要企图一次打得太多,而要准备一次只打一两个旅……

后世无论怎么评价第五军,怎么给五大主力排名,都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味道。只有当时的评价才是最客观最真实的。

这是对邱清泉第五军实力的最大认可,确实很强,强到要毛主席与粟裕亲自研究如何打。

当然,这通来往电报的有其特殊背景,粟裕在1948年4月对第二次千里挺进江南提出反对意见,为回应军委的战略意图,粟裕把歼灭中原心腹之患第五军为首要目标,力求最短时间内打掉这股敌军,以坚军委在中原打大仗的决心。

后来我们都知道,粟裕求歼第五军的战略意图并没有实现,一系列战略运筹落实成为豫东战役,打虎不成搂了兔子,把区寿年兵团歼灭了一多半,而第五军基本没什么损伤。

为什么邱清泉第五军这么强呢?

第五军出了两个现象级的强悍将领。

一个是首任军长杜聿明。

另一个就是邱清泉。

杜聿明带出国军第一支机械化军,抗战中在昆仑关大放异彩,击败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击毙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

邱清泉1943年接任军长,则把第五军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正是这个奇峰突出的方向,使第五军脱颖而出,变得与另外四支主力不一样。

二、美械与脑子的结合

说邱清泉第五军的转变,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个大背景。

国民党军处在中国军事史发展的关键转折点上,即从冷兵器军队向热兵器军队转变。但是国军转变的并不好。

此前的新旧军阀部队基本上处于冷热兵器并存的状态,区别只是谁的枪炮多一些,例如川军、西北三马,还有相当比例的士兵拿的是马刀、梭镖、大刀之类,西北军系统出来的二十九军大刀队,在长城抗战时居然还发挥过作用。

国民党军基本完成了武器由冷向热的换代,越到后期换的越彻底,但是,军事思想和战争思维的转变并不彻底,或者说研究的不透。

国民党军在抗战中后期,得益于外援(主要是美援),军械换代走上加速期,1945年底装备了13个以美械装备为主的军级单位,国军五大主力都在这13个军范围内,即俗称的美械军(师)。

换了装备之后,国军本应变得更强,但不知为什么,美械装备并没有给国军带来特别大的加成。

大家观察一下解放军打国民党军和美军的区别,同样都是美械装备,长津湖打美军为什么出现迥然不同的场面?国军为啥比美军差那么多?只是因为装备少吗?

狮子和中华田园犬战斗力有天壤之别,但和非洲花豹比起来,至少是各擅胜场吧。

而国军做不到,拥有同样渊源的武器装备,在美军面前只是田园犬的战斗力。

问题出在哪里?

军事思想没有跟上。

冷兵器战争的军事思想,典型特点如下:

1.线性作战、力量叠加、二维化。

2.对信息、情报依赖不高,对指挥官和部队的反应速度要求不是很高。

3.战争节奏缓慢。

4.战线有鲜明的前方和后方之分。

5.以攻城拔寨为主要胜利标志。多说一句,2003年伊拉克战争,许多国内军事专家言必称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将对美军地面部队造成巨大伤亡。为什么被美军狠狠打脸?美军军事思想早已进入高技术立体化时代,而我们的专家还停留在半冷兵器作战时代,重攻城略地,而不重视对军事力量本体的打击。

6.人与武器的结合很简单,或者说武器是士兵个体武力的延伸,对士兵个体的教育几乎可以不做。

热兵器战争对旧式战争思维进行了全面颠覆,几乎每一条都是颠覆性的。

但国军显然都没有跟上来,在与解放军对垒中,处处显得呆板、滞慢。虽然拥有了强大装备,但更多把取胜希望放在装备火力优势上,而没有充分发挥出武器装备的代差优势。

尤其是空军,国军在抗战中一度可以和日军空军较量,但在解放战争中对零制空权的解放军,几乎没有构成任何威胁。

拥有代差优势的武器,思想却停留在新旧不分的军事思维中,国民党军众多败因,此一条非常关键。

观察大多数国民党军作战,基本都是直来直去,靠蛮力硬打,总体都很呆板。

邱清泉带的第五军,是少有的善于动脑子的国军部队。

邱清泉是黄埔二期生,在德国留学过,一度有人称其为东方古德里安。在他带领下,第五军作战很灵活,一定程度上和粟裕用兵有近似之处,善于观察形势,善于抓住对手漏洞。

我们可以对比观察五大主力的用兵情况。

整编七十四师二打涟水,用兵思路比较简单,死冲硬打,导致伤了元气。

整编十一师在南麻被粟裕包围过,虽未歼灭,但也吓出一身冷汗。

新一军打四平血拼受损,追击东北民主联军时,部队过于分散,被零敲碎打消灭不少团级单位。新六军情况与新一军略同。

唯有第五军,没有在某一场攻城战役中造成重大损失,没有陷入过华野中野的战役包围。

邱氏自称解放军逢五不战,未免有自吹自擂之嫌,但在中原和华东战场,邱清泉始终保持着战役主动权是不争之事实。

三、唯一使用谋略者

通过三个战例观察。

第一是1946年9月的巨野战役。刘伯承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4个纵队,对付第五军和整编十一师。

刘伯承以陈再道二纵阻击第五军,以另3个纵队包围整编十一师。结果二纵受到第五军极大杀伤,3个纵队也没能拿下整编十一师。刘伯承战后检讨,我军犯了牛抵角的错误,即在两个方向都硬打,没有集中力量。

第二是1947年8月的梁山之战。当时华野宋时轮十纵在梁山一带阻击第五军,大战数天,十纵显出疲态。若按国军习惯,应当继续咬着十纵猛打。但邱清泉突破常规,做出一副不愿与十纵纠缠的样子,假装掉头南下。宋时轮果然被第五军迷惑,率军向北渡黄河,准备休整一段时间。结果邱清泉急速转兵北上,趁十纵渡河时发动突然袭击,对十纵造成重大伤亡。

十纵以善打阻击出名,这次却栽在阻击战中,部队上下十分沮丧苦恼,宋时轮因此背上沉重的责任。陈毅司令员不得不亲自到十纵给大家打气动员。

第三是豫东之战。粟裕本来计划就是要调动第五军歼灭之,但邱清泉行动非常快速,几个师集中在一起,很难有分割歼灭的机会,这显示出邱清泉高明的指挥能力。

战役最后阶段,粟裕包围黄百韬后,邱清泉并不惧怕被华野围歼,反而在屡遭打击后,采用正面佯攻加侧翼迂回的战法,冲破华野十纵的阻击线,逼近粟裕包围黄百韬的阵线,最终逼迫粟裕放弃围歼黄百韬之企图解围而去。

正面佯攻加侧翼迂回,更多见于解放军将领。实战中国军很少能见到邱清泉这种清晰的判断力,以及长于谋略的将领。

类似的战法,还见于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徐东阻击战。双方正面都打不动,同时想到侧翼迂回,结果粟裕部队走到潘塘,邱清泉部队也走到潘塘。

这就不叫巧合了,而是粟和邱在军事境界的探索上,达到一个相似的位面。人和人不一样,但战争规律是一样的。你可能看到一头长着黑毛的大象,我可能看到一头长着灰毛的大象,颜色不一样,但都能看到是大象,而不是犀牛。

邱清泉曾总结过几条打刘伯承的经验,录之以飨读者朋友们:

1.刘伯承定经摸清我们的兵力阵地才来打,所以我们要打他的先头部队,叫他摸不准。

2.刘伯承要有五倍于我们的兵力才来打,所以我们要碰上就打,叫他无法集中,始终处于劣势。

3.刘伯承要达成袋形夹击态势才来打,所以我们要反包围夹击他的一翼,叫他只有败逃。

4.刘伯承怕我们大队伍,想吃我们小部队,所以我们要用小部队钓鱼,用大部队吃鱼。

5.刘伯承缺少弹药,无法持久,所以我们要先用炮火搜索,后用冲锋突击,必定胜利。

6.刘伯承要布置地形,埋伏袭击,所以我们要用搜索敌情、侦察地形,分区分几个到达战线,运动与掩护速击,就可以粉碎他的阴谋了。

不一定都对,但无疑都切中了我军战术的要诀。

只可惜,邱氏地位不高,没有机会也没有力量,把他的认识扩大成为国民党军普遍的认识,更不要说总结形成毛主席十六字诀那样的高妙战术。

第五军全须全尾地活到解放战争的最后阶段,淮海战役中被死死困住,邱氏与第五军之败没,没有败在战役战术层面,而是为国民党军整体的笨拙与迟缓做了殉葬品。

淮海战役被俘的多位第二兵团高级将领回忆,大局之败与个人精进奋勇的冲突,对邱清泉精神造成极大冲击与影响。邱清泉性格暴戾,本就有邱疯子之称,淮海战役中遭遇困局,精神越发暴躁,一会儿亢奋,一会儿消沉,陈官庄被围后,竟至于有失常之像。

1949年1月10日,华野对陈官庄发动最后总攻,邱清泉濒死前精神终于崩溃,据称死前情状极为不好,他在阵地上左右狂奔,高声大叫“共产党来了”。突围时他带着一队人冲走,但仿佛遭遇了迷信传说中的鬼打墙,始终在张庙堂一带乱跑,没有跑出多远,最后死于乱枪之下。

粟裕得知没有找到邱清泉尸体,命令部队仔细寻找,大屯镇单庄西北三里的张庙堂村,挖到邱清泉的尸体。

解开尸体的军服,邱的胸腹部连中七弹。我军记者徐光当即拍下了邱清泉毙命的照片。

#优质作者榜#

资料来源:

《粟裕传》

《淮海战役亲历记》

《第二野战军军史》

《第三野战军战史》

《毛泽东军事文集》

《粟裕文选》

《刘伯承军事文选》

《国民党军史》

《淮海战役史料汇编》

《宋时轮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2014年4月1日,刚过完99岁生日,步入百岁行列的开国少将颜文斌,在辽宁大连安详地走了。 从戎一生...
原创 苏... 苏拉与凯撒都是罗马共和国末期十分著名的军事寡头,虽然年龄相差很大,但两人之间仍然存在联系。只是这个联...
楚汉相争,一段精彩壮阔的历史,... 《西汉演义》是明代甄伟所著,主要讲述的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项羽、刘邦反秦暴政及灭秦后楚汉相争的故事,...
原创 多... 满清历史中,多尔衮差一点就能掌握大权成为皇帝,但皇太极的出现却阻止了这一切。为什么这样说呢?满清政权...
清朝末年四大奇案之一:杨乃武和...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王... 王安石 ,这位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改革家。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和欧阳修、苏轼并驾齐驱。但是...
原创 出... 每个时代都会有杰出的人才,为了保家卫国不顾自己的安危。日军侵略我国时,杨靖宇将军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
原创 1... 各位朋友大家好呀,欢迎来到小新的历史频道,在这里可以畅所欲言,品历史人生,如果你们也喜欢,希望可以动...
原创 “... 前言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它们或发生在大山深处,或发生在辽阔的草原上,无论在哪里,...
原创 第... 世人皆知三国时期群雄并起,英雄辈出。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蜀汉五虎将之首的关羽,他的威名可谓是如雷贯...
原创 整... 整个三国中,关羽真正害怕的大将有6人,4人打不过,2人不敢惹! 提到武圣关羽,便让人联想的是他狂傲...
原创 建... 爱新觉罗·载涛(1887年6月23日-1970年9月2日),字叔源,号野云(一说夜云),满洲正黄旗人...
原创 5... 5岁男孩自称前世记忆,参与老山战役,社会热议轮回与记忆 前言 近日,一则关于一名年仅5岁的男孩王鹏凯...
原创 {... 郑洞国的蜕变之路:从国民党骁将到新中国栋梁 提及辽沈战役中的长春围困,那段历史依旧震撼人心。在那场硝...
原创 司... 司马伦是司马懿诸子中的老幺,在父兄耀眼的光环下,其早年的存在感颇低,堪称小透明。然而,一系列阴差阳错...
原创 清... 说起清朝,心情真是复杂。 一方面,得感谢它打下了现在中国的大半江山,促进了各个民族的团结。 另一方面...
原创 谁... 网上有种说法流传甚广,大意是宋朝以前中原王朝能吊打周边胡族,靠的就是强大的骑兵; 而宋朝以后中原王朝...
原创 “... 前言 司马懿,权倾朝野的曹魏权臣,司马家族最终篡夺曹魏江山。他曾在洛水发誓,永不负曹魏。 然而,誓言...
原创 萧... 萧何是西汉第一相,开国功德榜第一人,他将丞相做到了极致,赢得了千古美誉。周恩来盛赞他:“刘邦百战百败...
原创 吴... 吴国是三国时代中,魏蜀吴三国之中的一国。在强大的北魏与弱小的蜀汉之间,吴国算是个第二。这个第二在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