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日本国土的构成,相信大家一定都对此了然于胸。日本国土除去其他小岛不提,主要由四个大型岛屿组成。即本州岛,九州岛,四国岛,北海道岛。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但不为人所知的是,四大岛屿中面积位居第二的北海道岛,在很长时间内都不是日本的一部分。
北海道岛直到1910年才纳入日本版图,而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日本政权只在北海道南部保有一小块领土,用作与北海道原住民贸易之用。这就让人有些难以理解了,为什么日本长时间内不愿意把北海道纳入自己的版图之内?是因为他没有这个想法?
当然不是,日本武职最高的官位叫作征夷大将军。而这个夷,指的就是北海道的旧称虾夷。既然日本自古就有征服虾夷的打算,为什么又没有征服它呢?在我看来大概有几点原因,首先是日本人并不适宜北海道的寒冷气候。日本虽然纬度较高,但基于地处海岛。
受海洋季风的影响,平均温度反而很高。这一点同样反映在英国身上,虽然纬度高,但因为是岛国的原因,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反而四季如春,并不是十分寒冷。对于日本人而言,北海道极其寒冷,并非可以生存的土地。所以日本占领北海道,实际上也没有多大用处。
这是基于经济上的考量,如果说基于政治上的考量,那就是征夷大将军这一官职本身。所谓征夷大将军,并不是为了征服虾夷。而是为了用虾夷来获取足够的军功,以此来具备足够的威望成为征夷大将军。如果虾夷被日本征服,纳入了日本的版图。
那征夷大将军又要去征什么呢?他总不能去征自己吧?朝鲜是个考量,改成征朝大将军也是一种选择。不过第一朝鲜的温度和纬度并不比北海道高多少,日本能够适应的可能也不大。第二朝鲜背后一直有一个巨大的中国,就算能打赢朝鲜,也不一定打得赢中国。
打不赢的话那就没有军功了,反而会让大将军的威望受损。基于此点考虑,虾夷也是不能征服的。在政治考量上,虾夷存在的意义说好听点叫作镀金,说难听点就是养寇自重。最后一点原因,我想还是虾夷的原住民多多少少自己也为保护家乡出了一份力。
虾夷的生铁一直是日本相当依赖的贸易资源,与其占领虾夷自己花费不适应环境的巨大成本生产。不如与原住民贸易来的成本更低,这一点成本上的考量。我想也对日本没有征服虾夷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到了近代,工业发达之后,虾夷被征服也是注定的事情。
毕竟日本需要土地供养国内日益增加的人口,移民殖民地也好,对外扩张也好,占领虾夷也好,人口压力都是最大的原因。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