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98年抗洪:流泪将军已经离世5年,儿子现在是军队高级干部
迪丽瓦拉
2025-08-06 09:03:00
0

各位朋友大家好呀,欢迎来到小新的历史频道,在这里可以畅所欲言,品历史人生,如果你们也喜欢,希望可以动动小手点赞评论和关注哟!!

世纪之洪的警钟

1998年的夏天,注定是一个令中华儿女永远铭记的时刻。当年的长江流域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滔天的洪水席卷而来,冲毁了无数的堤坝,淹没了大片的农田和村庄。在这场与自然灾害的殊死较量中,一位年近花甲的将军,用他的智慧和勇气,带领着数万将士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他就是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董万瑞将军。

使命召唤时刻

1998年8月初,长江流域的汛情日益严峻。水文部门发出警报:长江中下游即将迎来新一轮的洪峰。九江,这座位于长江岸边的千年古城,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中央军委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派遣在军事指挥方面经验丰富的董万瑞将军前往九江,统筹指挥抗洪救灾工作。

董万瑞接到命令后,顾不上与家人告别,便立即启程奔赴前线。当时的九江大堤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堤坝多处出现渗水现象,随时可能决堤。董万瑞将军深知,一旦九江大堤决口,不仅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将遭受灭顶之灾,更会对整个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体系造成致命打击。

与时间赛跑的将军

抵达九江后,董万瑞将军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抗洪工作中。他没有选择住进舒适的宾馆,而是将指挥部设在了最危险的堤段附近的简易房里。那些日子里,他几乎没有合过眼,每天都在各个险工险段间奔波。

为了及时掌握汛情,董万瑞将军要求工程技术人员每隔两小时就要测量一次水位,并亲自查看数据。他说:"在抗洪救灾这场仗里,信息就是生命,一分钟的延误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生死攸关的决策

在抗洪最危急的时刻,九江大堤某段出现了严重的管涌现象。现场指挥员提出要采用传统的"下料井"方法进行处理。但董万瑞将军凭借着多年的军事经验,断然否决了这个提议。他认为传统方法太过耗时,改用新型的"反滤围井"工艺,既能节省时间,又能确保效果。这个决策最终挽救了危急状况,为后续的抗洪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父子并肩的战场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抗洪战役中,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董万瑞将军的儿子董三榕,时任31集团军的一名少尉排长,也奋战在抗洪第一线。他负责的龙开河段是整个防洪体系中最危险的区域之一。

身为将军之子,董三榕没有丝毫的特权思想。他和战友们一起,日夜坚守在堤坝上,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保卫人民的钢铁长城。由于长期在烈日下工作,他的皮肤晒得黝黑,战友们亲切地称他为"酋长"。

有一次,董万瑞将军在巡查险情时,发现了正在搬运沙袋的儿子。父子俩的目光在空中相遇,却都没有多说什么。董万瑞将军只是简单地问了句:"工作还顺利吗?"董三榕立正答道:"请首长放心!"这简短的对话,包含了多少父子之情和军人之责。

精神的熔炉

在整个抗洪过程中,董万瑞将军带领的抗洪部队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他们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炮兵团长洪永生带领战士跳入齐腰深的洪水中构筑防线;高炮团指导员高建为救战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无数官兵连续作战数十个小时不眠不休。

这支军队所展现出的精神力量,感动了无数人。当地群众自发为抗洪将士送来食物和饮水,妇女们主动为官兵们洗衣服,补破损的衣物。军民一心、众志成城的场面,成为了那个特殊夏天最动人的画面。

家风的传承

董万瑞将军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更是一位严格的父亲。他对子女的教育极为重视,立下了严格的家规:不准经商,不准利用父亲的影响力,不准搞特殊化。这些规矩看似简单,却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

在董家,过生日从不大操大办,逢年过节也不搞特殊。董万瑞将军常说:"当官的子女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有半点特权思想。"这种严格的家风,深深影响着董三榕的成长。

感动中国的泪水

当抗洪胜利的消息传来时,董万瑞将军原本打算悄然离开。然而,九江的市民们得知消息后,纷纷自发来到火车站送别。成千上万的群众夹道相送,许多人手捧鲜花,泪流满面。

当列车缓缓启动的那一刻,董万瑞将军站在车厢门口,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这位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铁血将军,在面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厚意时,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这感人的一幕被媒体拍下,成为了1998年抗洪救灾中最动人的画面之一。

永恒的精神丰碑

2017年,董万瑞将军因病去世,享年76岁。他的一生,是一部为国为民的奉献史。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什么是人民子弟兵。

今天的董三榕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高级军官,他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在新的岗位上继续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他常说:"父亲留给我最宝贵的财富,不是物质上的东西,而是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历史的回响与启示

1998年的抗洪救灾,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生动写照。董万瑞将军和他率领的抗洪将士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在党的领导下,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这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启示。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仍然需要这种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需要这种以人民利益为重、以国家安全为先的情怀。

让我们永远铭记董万瑞将军等抗洪英雄的感人事迹,传承他们的崇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斗!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攻坚克难,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重庆九龙坡东汉画像砖欣赏:重庆... 重庆九龙坡东汉画像砖欣赏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巡礼系列七 重庆九龙坡区陶家镇莲丰村一墓葬中出土了若干罕...
原创 《... 在《封神演义》中,因纣王乱杀无辜、残害忠良,其施以暴政动摇商朝统治根本,于是有了后来的武王伐纣。书中...
日本和平友好人士呼吁铭记历史、... 近年来,一些日本政客公然淡化甚至美化日本的对外侵略历史,歪曲历史真相,遭到日本社会不少有识之士的反对...
原创 朱... 在明朝初年,朝堂上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正在悄然上演。 阳光从殿堂的高窗洒下,照亮了这个充满紧张气氛的场...
原创 张... 前言: 姜登选,这位曾是张作霖手下的“第一猛将”, 以骁勇善战闻名,却最终死于一场阴谋。 没有战死沙...
原创 西... 东吴是东汉末年,由孙权于江东地区建立的国家。其与魏蜀两国三国鼎立,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对立。最后于28...
原创 她... 前言: 在权力的游戏中,谁能笑到最后?当爱情与政治交织,究竟是柔情还是野心更能左右帝王的心?东汉开国...
原创 日... 东方马奇诺,如何走向穷途末路 1945年8月,按照雅尔塔会议的承诺,苏联派遣约150万红军,兵分长春...
原创 1... 在解放以前,浙东四明山里面有个赫赫有名的匪首刘子良。这位刘子良可谓无恶不作。杀人放火,投靠日本人,可...
正视历史 反思战争 日本千叶县...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我们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就是要牢记历史,珍爱和平。近期,日本千叶县船桥市举办了...
原创 这... 在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的盈川村,有一座盈川城隍祠,祠内有一副对联: 当年遗手泽,盈川城外五棵青松; 世...
原创 她... 揭开历史的尘埃19世纪中叶的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大地。这场农民起义不仅规模浩大,更深远地影响了中国...
原创 普...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让... 文|地缘史料 编辑|地缘史料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
原创 被... 标题:被曹操吞并的诸侯 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势,逐渐统一北方。然...
多张照片首次曝光,南京大屠杀再... 照片作为最真实的影像,记录着侵华日军在87年前的血腥杀戮。近日,江苏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卢彦...
关于以史来贺精神推进河南省农村... 新乡刘庄是我国集体经济组织的典型样板,史来贺更是与焦裕禄、雷锋、钱学森、王进喜齐名的全国农村劳模和集...
原创 {... 毛主席为何划掉李井泉的名字? 1945年4月23日下午,“七大”在延安中央大礼堂隆重开幕。这次大会不...
原创 公... 不管我们是否研究历史,都无法忽视纪年的问题。 我们经常听到的“公元前某某年”,其实就是来自于西方的...
平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桐柏县平氏镇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南部边缘,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