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史来贺精神推进河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迪丽瓦拉
2025-08-06 11:03:37
0

新乡刘庄是我国集体经济组织的典型样板,史来贺更是与焦裕禄、雷锋、钱学森、王进喜齐名的全国农村劳模和集体经济的带头人。七十年来,在史来贺精神的影响下,新乡县农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涌现一批先进村庄和个人。河南省是农村集体经济的早期试验田,但当前集体经济的整体实力较弱,远远落后于江浙地市,其原因一是在思想意识上过于倚重农村土地的增值溢价,反而忽视了“艰苦创业”和“勤劳致富”。二是在产权设计上过于倚重“产权明晰”,反而忽视了集体产权所独有的资源动员能力与统筹能力。三是在组织推动中过于倚重上级文件和政策,反而忽视了领军人物的个人魅力与社会影响力。因此,当前应适应形势需要,大力宣传弘扬史来贺精神,以此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强调:“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构建产权明晰、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2024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颁布并将于2025年5月1日生效,这也为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法治基础。

我省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弱,但新乡县刘庄村却是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典型与样板。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刘庄就在村支书史来贺的带领下走上集体经济之路;60年代末,成为全国最早一批解决温饱的先进村;80年代初,通过村办企业的发展成为“中原农村首富”。21世纪初,刘庄村以生物制药为龙头产业,集体经济始终处于全国农村前列,史来贺也因此声名远播。1959年4月,史来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4年7月,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9年9月14日,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被评为“最美奋斗者”。史来贺先后十六次进京参加国庆观礼,多次受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有关史来贺的宣传报道非常多,史来贺作为“最美奋斗者”,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因地制宜地发展村庄集体经济‌,创造性地将“按劳取酬、合理差别、共同富裕”三者结合起来,自力更生、勤俭创业、开拓创新,率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局面。史来贺精神源自他个人的党性修养和集体经济的鲜活实践,其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坚定信念、‌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群众路线和‌无私奉献”等五个方面。2003年4月史来贺去世之后,史来贺精神仍然继续发扬光大,二十多年来刘庄村始终坚持集体经济的发展道路。在史来贺精神感召下,牧野大地上的孟庄、唐庄、七里营也诞生了大量农村集体企业,产生了一大批“致富带头人”,经过示范、模仿、扩散,新乡涌现出十多个全国先进典型、一百多个省级先进、一千多个市县级先进,被中组部和中宣部统称为“新乡先进群体”。

当前,宣传弘扬史来贺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史来贺精神能够体现河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地域模式。刘庄集体经济组织与江浙乡镇集体企业有着明显不同。江浙地区依靠市场体制机制发展外向型经济,逐步做大做强。而以史来贺为代表的先进集体则是太行山里诞生的一批“泥腿子”党员,他们在不利的自然条件约束下,反而凭借党性激发了摆脱“靠天吃饭”的创业精神;从“村办集体企业”开始起步,带领周边群众利用集体体制动员全村资源,获得兴办企业的初始积累并不断自我成长。从他们“农民—村干部—企业家”的身份转换过程中,可以总结中原传统农区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

其次,史来贺精神能够凝聚河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原传统农区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路径高度依赖于核心人物,作为初始因素,集体经济领路人的党性与精神品质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从另一方面看,刘庄的集体经济组织不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村庄治理模式,目前已经形成了“法治(集体经济组织法)”“德治(史来贺精神)”“自治(集体专业联产承包制)”的基层治理体系。经济组织与治理体系相互融合,形成了较为稳固的社会经济结构。

第三,史来贺精神能够解决河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我省大多数行政村已经完成农村集体产权的确权与制度改革,成立了相关的集体经济组织。但毋庸讳言,我省农村集体经济还缺乏创造价值的空间,甚至像漯河临颍南街村那样的以前的明星级集体经济企业也陷入了债务困境。当前,我省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依靠城郊土地租赁来维系运转;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在于乡村干部过于看重土地这一集体资产的盘活与升值,反而不愿意带头耕作和经营,缺少了史来贺那样的“艰苦奋斗”和“敢拼勇闯”的精神与意志。

为此,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实施之际,由地方职能部门牵头大力弘扬史来贺精神,加快中原传统农区集体经济发展。

(一)组织纪念活动。由宣传部门牵头,2025年7月3日史来贺诞辰95周年之际,在新乡县刘庄村史来贺纪念馆召开纪念大会,大力宣传弘扬史来贺精神,借此宣传促进我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的实施。由省社科联组织申报有关史来贺精神与刘庄村集体经济研究的相关课题,深入研究河南农村集体经济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二)传播先进经验。由组织部门牵头,在地方党校开办“史来贺精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军人物培训班,以刘庄村为典型,现场教学并总结我省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结合农村“五星”支部建设,表彰一批“史来贺式”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村干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措施与经验,提升河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动能。

(三)鼓励示范推广。由农业部门牵头,深入领会史来贺精神中“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精髓,遴选一批农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的先进案例。结合当前农村电商示范点建设,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为村集体经济创造适宜的营商环境。学习浙江农村的“共富经验”,激励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将以往的“扶贫车间”打造成为“共富工坊”,促进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

【作者:李莹,新乡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可,商丘师范学院豫鲁苏皖接合区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真...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 非洲草原上,狮子和鬣狗,在争抢斑马肉。 鬣狗把狮子赶跑,独自享用。 难道斑马还...
原创 勾... 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自用剑,以其寒光凛冽、锋利绝世而广受赞誉。剑身上 “钺王鸠浅” 与 “自乍用鐱” ...
原创 诸... 在中国历史的长廊中,诸葛亮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永远闪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出师...
原创 周... 从夏商开始形成的“天下居中而治”的文化信仰,决定了周、秦、汉、隋、唐虽然国都未建在传统意义上的中原核...
原创 诸... 世人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刘禅真的是傻子吗?其实则不然,别的不说单是在诸葛亮去世之...
原创 汤... 洪武二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六十岁,正值壮年。然而,他的老朋友、开国功臣汤和却在这一年向皇帝请辞,交出...
酒香还靠坛子陈!荣昌打造百亿级... 俗话说“酒是陈的香”。酒坛,是美酒酿造的关键器具。 自古以来,酒文化与陶文化相互交融、相得益彰。而荣...
原创 因... 说起曹操,大多数人都说这是个奸雄,在中国传统戏剧中,一般把忠臣扮成红脸,而把奸臣或者坏人扮成白脸。那...
原创 和... “千古帝范”唐太宗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掉大哥李建成才当上皇帝的,这也是李世民一生都没有摆脱的...
原创 宁... 经常在古装影视剧,特别是清朝背景的影视剧中听到皇帝对罪犯说:“将某某人发配到宁古塔,永远不得入关!”...
原创 燕... 前言: 权力与欲望,究竟是人性的枷锁还是解放?当一个人站在权力的顶峰,他会如何行事?是恪守道德,还是...
原创 6... 我军开国将领中,一共有6人先后担任过总参谋长一职,按时间顺序分别是粟裕、黄克诚、罗瑞卿、杨成武、黄永...
南昌古墓出土三国时期“房产证” 标题:三国时期的“房产证”——南昌古墓揭秘 在风起云涌的三国时期,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然而在这个充...
原创 皖... 皖南事变,傅秋涛带1000余人逃出生天,晚年回忆:青帮相助 1941年1月,国共关系陷入紧张,皖南新...
原创 赵... 龙胆亮银枪。 武神·赵云。 赵云的龙胆亮银枪从何而来? 1.赵云曾在童渊座下习武,耗时三年,将童渊最...
原创 袁... 袁绍,字本初,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大军阀,出身于当时很有名望的“汝南袁氏”家族。他长得帅,个子高,气质好...
元朝将军手握重兵,欲强娶皇后,... 至正二十五年初,元朝皇宫的宁静被纷乱的吵闹声打破,元朝将军孛罗帖木儿喝得醉醺醺的,脚步踉跄地朝着奇皇...
原创 东... 公元166年,东汉历史上,出现了一次非常屈辱的‘和亲事件’。 当时北方的鲜卑,发动了数万部众,同时...
原创 《... 《大明王朝1566》一剧中,通篇说的就是国家缺钱。 嘉靖皇帝缺钱修道观,国库没钱给官员发俸禄,救灾,...
原创 崔... 崔亮是明朝初年的礼部尚书,出生在藁城,在最初的时候,他是给元王朝效力的,当了一个浙江行省掾。后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