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众所周知,秦朝末年农民揭竿而起,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陈胜吴广起义,此后还有项羽和刘邦的起义。
汉高祖刘邦在陈胜吴广起义军中表现最为积极,后自称沛公,项羽则同其舅舅项梁在陈胜吴广起义的第二年率领了8000士兵渡江北上,后项梁战死,项羽统一了起义军。
当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的时候,刘邦已经带兵入关攻下了咸阳城,这件事情也成为了两个人争执的导火索,楚汉相争历时四年之久,最终汉高祖于公元前202年打败了项羽,项羽乌江自刎身亡。
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行为落下了帷幕,以汉朝的建立而结束,但是秦朝末年为何会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第一,徭役繁重
秦朝时期规定了成年男子每年要服徭役一个月,另外要在本郡内服兵役一年,戍守边疆一年。
繁重的徭役让百姓苦不堪言,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一个王朝被百姓拥护的时候他是好的王朝,如果百姓对统治的王朝心生怨恨,甚至有了失望之情的话,那么这个王朝也终将走向灭亡。
第二,刑法严酷
当年秦始皇在征服六国的时候使用了很多的手段,最重要的是过人的军事手段。秦朝之所以能够快速脱颖而出,与其重视法度有关系,而秦朝的严酷刑法则沿袭了秦始皇的残暴,商鞅变法的时候注重的是以法治国,后来韩非通过系统的整理将法家思想持续发扬光大,后来李斯又经过了一系列的变革之后,让秦朝时期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依法治国的理念。
秦始皇本人非常注重依法治国,他希望通过刑法来巩固对人民的统治,以此来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但是过重的刑罚会导致百姓心生怨恨,而这场闹剧的始作俑者李斯也死于自己所制定的严酷刑法之中。
第三,土地兼并的问题
秦始皇征服力国之后在本国境内就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当时有大量的农民失去了土地,而农民失去土地也意味着失去饭碗,百姓都吃不饱饭了,怎么可能去拥护当朝统治者?
最可怕的是秦始皇并没有意识到当下的情况,而是对山东六国的故地继续实施苛刻的统治,最终导致了百姓积怨已久,通过起义的形式发泄了不满的情绪,等到秦始皇去世之后,秦二世继位,他又与赵高联合迫害朝中忠臣,其实也加剧了朝廷中当官的人的不满情绪,一时间民众对秦朝统治的恐惧心理达到了顶点,所以大家才会揭竿而起。
写在最后:
历史这面镜子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的,也许曾经被历史书籍所记载的一幕一幕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在未来也会重蹈覆辙,所以读史足以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