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战争总是残酷的。我们看到战争让无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我们痛恨战争。然而,除了百姓深受战争的折磨,战场上的将士、谋士也深受战争摧残。
周瑜与诸葛亮两人计较了一生,江山大局像是一盘棋,他们在其中执棋对弈,最终周瑜棋差一招,临死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如果不是战争,不是因为两人处在不同的阵营,想必周瑜和诸葛亮会是惺惺相惜的一对好友。
历史上不少英雄人物都有着与周瑜和诸葛亮相似的经历,他们因为战争错失可以深交的挚友,大多数至死依然是敌对之人。前国民政府的代理总统李宗仁回归祖国后曾经向一位开国大将深深鞠了一躬,这位开国大将就是当年与他一起加入同盟会的张云逸。
隆重的欢迎队伍
1965年7月,李宗仁从海外回到祖国的怀抱,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这位民国政府的精英就辗转逃往了美国,在美国度过了16年的流亡生活。回到祖国的怀抱是李宗仁梦寐以求的事情,只是自古以来战败方总是会经历未知的判决和恐惧,他便一直不敢回国面对党和人民。
为了让李宗仁感到祖国对他的欢迎,总理准备准备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甚至特意致电当时已经退休在家安度晚年的张云逸,希望张云逸前往机场接机。于是,7月20日上午,李宗仁走下飞机,踏入北京的土地时,映入眼帘的就是彩旗飘舞的欢迎队伍。
在这欢迎队伍中,他看到了许多熟人,也看到了白发苍苍的张云逸。李宗仁还在忐忑的时候,张云逸就来到了他的面前,步履矫健,仿佛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这让李宗仁想起了他们初识的模样。
张云逸说“我们是代表党。代表伟人,代表全国人民欢迎你平安回归的!”闻言,李宗仁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从未想过伟人和党对当年属于敌对面的国民政府前代理总统会如此友好,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迎接他,他由衷地发出了“感谢党和伟人”的声音。
是旧识也是宿敌
李宗仁和张云逸是旧识,他们曾先后加入同盟会,成为孙中山的战友。在同盟会的日子里,他们与孙中山一起为了拯救中国而努力。那两年应该是他们最难忘的两年,两年时间足够让两个人产生深厚的友情。
但人生总是充满意想不到的。1912年,李宗仁和张云逸两人分别考入了广西陆军速成班和广东陆军速成班,从此以后他们的人生便走向了两个不同的道路。李宗仁和张云逸在彼此的生命中扮演的角色想必都是重要的,也是让他们感到心情复杂的。
他们后来一起参加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战场上,他们面对同样的敌人,他们都为了人民的生活各自努力着,他们是亲密的战友也是朋友。然而,后来李宗仁加入了国民政府,受到委员长重任,在国民政府一路高升,与此同时,张云逸加入了党,与党同进退、共生死。
这一变故使得这两人成为了各自的对手。他们作为战友时,曾经举杯对月,曾经共诉衷肠,曾经为了共同的目标流血流汗。他们成为对手后,刀剑相向,把最锋利的一面献给对方,多年的敌对甚至已经消耗掉他们曾经的情谊,过往的一切都如云烟飘散。
当总理希望张云逸能够前往机场迎接李宗仁时,张云逸说“我和他打了大半生,从我的私人感情上讲,我是不愿意去接他的。”
尽管如此,张云逸最终还是携手妻子站在了北京机场上,因为在党和国家面前,他永远会把自己的私人感情放在一边,这是他作为一名开国大将的风范。直到真真切切接到李宗仁,看到李宗仁眼中的热泪,张云逸才有一种“过去的都过去了”的感觉,那一天,他感慨世事变迁,感叹岁月飞逝。
一笑泯恩仇
1965年的7月,像如今的7月一样,夏天的晚风带着丝丝凉气,将一天的燥热吹散一些,让人觉得蝉鸣声也不是那么聒噪。但1965年的7月也是特殊的7月。李宗仁在归国后立刻就择日去往张云逸家中拜访张云逸夫妇。
为了迎接客人的到来,张云逸特意给家里换了一套新的家具。据张云逸的大儿子张光东回忆,他原本也想要见一见这位跟自己父亲有着丝丝缕缕关联的人,但天公不作美,那一天他要上学,便失去了这次机会。
后来,张光东从警卫员那里了解到,当天李宗仁穿着一身便服,迎上张云逸,以立正的姿态向张云逸深深鞠了一躬。那一天,想必李宗仁和张云逸也永生难忘。他们原本就是广西的老乡,因为各种变故从朋友、战友变成敌人,直到多年后又坐在一起回忆往昔。
两人在那特殊的一天,和谐地坐在一起品茶聊天,他们聊过去,聊现在,聊未来,他们一起感慨岁月无情,一起感叹时光飞逝,一起赞叹祖国的飞速发展。时光在这两个久别重逢的老人的欢笑中悄然流逝。
也许是在接机那天张云逸说出那句“回来就好,我们以后都是一家人”时,也许是在李宗仁登门拜访那天两人发出欢畅的笑声时,两人早已不在意过去敌对的日子,所有恩怨自此随着过往烟消云散。
李宗仁和张云逸当年共同加入同盟会,这足以说明这两人是真心实意希望中国更好的,两人都曾是孙中山的学生,一起经历风风雨雨,交手、和好,无数次在友情和阵营之间挣扎。到那天,他们终于可以释然过去的恩怨。
事实上,他们彼此的感情是深厚的。在成为敌人以前,他们是同乡又是战友,自然是好友。在成为对手之后,他们在不同场合交战,在各个战场相较,他们了解彼此,又不能不将枪炮对准彼此。
即使一开始张云逸说他私心里不愿意去接李宗仁,可在他没有意识到的思想里,也许他也是想念这个故人的。当一切尘埃落定,当一切随风飘散,当岁月的痕迹划到最后,这两个人终于可以一笑泯恩仇,这不仅是他们两人的和好,也是国民政府与党的和好。
夏日的余晖总是很长,照得人们的身影也长长的,日光温柔也刺眼,让人烦躁也让人安心。这样的夏日余晖在我们美丽的蓝色星球上存在了数十亿年,那些历史仿佛就存在与阳光的颗粒之中。
那些分散在阳光下的历史中,有许多名将,他们在各自的阵营中发光发热,为各自的阵营出谋划策,每一个阵营都为了打败对方绞尽脑汁。但当落日西下,当夜深人静,当他们看着远处的天空,忽略掉黎民百姓时,他们一定也曾遗憾:若是他们不是敌人就好了。
他们了解彼此,互相斗智斗勇,斗不过彼此的同时也欣赏彼此,如若不是敌人,他们必定能把酒言欢。李宗仁和张云逸是幸运的,他们最终释怀了过往,可以谈笑风生,也算是在人生最后了却遗憾。
而如今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更是幸运的,我们没有战争,生活在一天天变得更好,自由、民主、平等,一切在过去看来是奢侈的词汇如今都能拥有。这样的幸运,少不了过去将领们在不幸下的战斗,我们铭记他们的同时,也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