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财政状况极为窘迫,可谓一穷二白。在这样艰难的背景下,周总理为了让新中国尽快摆脱困境,顺利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决定对外售出战略资源。时任中南军政委工业部门负责人的王盛荣接到指示后,果断将仓库中囤积的一批钨矿石运到香港售卖,成功换回了大量资金和机械设备。
然而,有人却借此大做文章,污蔑王盛荣倒卖国家资源、中饱私囊。王盛荣就这样被革职逮捕,并于1952年被判处死刑。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立即命令中南军政委重新核查此案。毛主席深知王盛荣是一位忠诚的老革命战士,绝不可能做出此等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
王盛荣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被委派到苏联留学、进修。1931年回国后,他在上海从事情报工作,后又转往中央苏区任职。1932年,毛主席在赣南打游击时遭遇国民党军伏击,身陷重围。
关键时刻,王盛荣带着一个加强排及时赶到,奋力击退敌人,帮助毛主席虎口脱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是王盛荣的英勇救援,中国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
长征开始后,王盛荣跟随一方面军主力横穿湖南、贵州、四川,最终在川西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当时,由于张国焘搞“分裂主义”,一、四方面军之间关系紧张。一天,王盛荣在视察部队时,遇到了四方面军高干陈昌浩。
两人曾同在苏联学习,有同窗之谊,便自然攀谈起来。陈昌浩得知一方面军缺衣少食后,从四方面军后勤系统调拨了一些青稞和牛肉干转送给一方面军。结果,此举遭到朱老总和彭老总等人的声讨,青稞和牛肉干又被退还给四方面军,王盛荣也受到了中革军委的严厉批评。抗战时期,王盛荣在中组部担任要职。
1942年,“整风运动”开始,起初运动旨在革除党组织内部不良习气,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但后来在康生的鼓动下,运动逐渐走向“扩大化”,并出现“捕风捉影”的倾向。王盛荣因长征期间的错误被列为重点“整风”对象,一度遭到隔离审查,直到1943年,在毛主席的介入下,他才获得“解放”,重新回到中组部工作。
解放战争爆发后,王盛荣赶赴中共东北局任职,1947年又转往齐齐哈尔市担任城防司令部政委。1948年初的一天,王盛荣召开思想教育会,传达上级最新工作精神。
期间,一位战士因保养武器不当导致枪支走火,子弹击中王盛荣的脚,造成严重的贯穿伤和撕裂伤。当时解放军医疗条件有限,医生只能采取保守疗法,直接截断王盛荣的伤脚以保全他的性命。伤愈后,王盛荣转入后勤部门,统管军用品制造与枪械维修等事务。
建国后,王盛荣在中南军政委担任工业部高干。1952年,他因钨矿石风波牵连,被连降三级,贬谪为副处长。1957年,在毛主席的帮助下,他转往湖北省政府冶金部门担任厅局级干部。然而,仅仅两年后,他又卷入“反右”运动,经受了诸多折磨和委屈。
1979年,王盛荣获得平反。此时的他已耗尽精力,宣布离休。党中央感念他的功绩,特许他享受厅局级离休干部待遇。晚年的王盛荣定居武汉,过着平静的生活。2006年,他突发旧疾,不幸病逝,享年九十九岁。
王盛荣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波折和磨难,但他始终对党忠诚,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故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也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奋斗史。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我们铭记这位英雄,向他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