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隆中时给刘备出主意就是联合东吴,抗击曹操。诸葛亮的一生都不主张对东吴动武,即使在刘备病死于白帝城后,诸葛亮也没有准备伐吴为刘备报仇的意思,这是为什么呢?
一、在诸葛亮的心中,中原才是正统
东吴占据江东之地,在诸葛亮看来就不是成就霸业的地方,而曹操占据的中原才是核心地带。如果想恢复汉室,中原是必须攻克的,只要攻克了中原,基本就占据了天下,江东可能就不在话下了。
因而,诸葛亮一生的志向就是北伐中原,在自身力量薄弱的情况下,自然要团结东吴,不会对东吴用兵了。
二、诸葛亮的地位还不稳固
刘备死后,虽然托孤给诸葛亮,但此时诸葛亮在国内的地位还不稳固,在军中更没有什么威望。当时,大部分人是反对伐吴的,只是刘备在时,这些人不敢违抗刘备罢了。但诸葛亮就不同了,如果刘备死后诸葛亮再北伐的话,必然遭到更多人的反对。
三、刘备死后国内形势不乐观
刘备死后,南方的孟获立即叛乱,蜀国内部都不稳定,让诸葛亮拿什么伐吴?而且,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后,军队力量大幅减弱,诸葛亮需要的是休养生息,根本没有立即发动战争的实力。至于后面诸葛亮又北伐,那是因为国内稳定,元气也恢复的差不多了。
四、刘备的死和东吴没有直接关系
有人说,刘备伐吴是为关羽报仇,这是错误的说法。关羽死后三年刘备才发动的对吴作战,刘备只是打着为关羽报仇的幌子,实则是想夺回荆州,重新形成夹击中原的态势,只是最后东吴出了个陆逊,破坏了刘备的美梦。
五、东吴已经有了准备
刘备伐吴一开始比较成功是因为东吴没有什么准备,刘备打了东吴一个措手不及。经过夷陵之战后,东吴已经加强了对蜀国的防守,而且陆逊长期掌权,诸葛亮没有把握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