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报道|十字路口的历史抉择——回眸2024年的世界
迪丽瓦拉
2025-08-19 02:33:04
0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题:十字路口的历史抉择——回眸2024年的世界

新华社记者柳丝

2024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愈发清晰地呈现加速度。

一方面,多地冲突紧张局势延宕升级,美国等西方国家继续给俄乌冲突和加沙战事拱火浇油,自身政局也展现出极化对立、混乱加剧之势;另一方面,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以独立自主为政治底色、以发展振兴为历史使命、以公道正义为共同主张,携手推动国际秩序深刻变革。

旧格局加速崩裂,新格局尚在孕育,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凸显。变乱交织之下,世界何去何从?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格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人类文明在大步前进的同时,不安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明显增加。应对好这一大变局,关键要有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

这一年,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辨析天下大势、深思人类前途、指明前行方向。作为全球南方重要一员,中国携手南方国家推进世界现代化,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一)世界动荡不安:“放眼望去,和平正四面受敌”

这一年,地缘政治动荡加剧,全球多地冲突肆虐。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24年国际和平日坦言:“放眼望去,和平正四面受敌。”

新一轮巴以冲突已持续超过400天,加沙地带在以色列狂轰滥炸下沦为人间炼狱:超过4.5万巴勒斯坦人丧生,10万多人受伤,九成人口流离失所,超过180万人处于极度严重的饥饿状态。国际社会要求停火止战的呼声不断高涨,但美国一意孤行,6次在安理会否决涉加沙决议草案,对以色列一味偏袒、全力军援,成为和平最大障碍,引发国际社会强烈不满。

巴以冲突逐步外溢,以色列与伊朗、也门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等相互攻击。临近岁末,延续13年的叙利亚内战局势突变,反政府武装以闪电攻势夺取首都大马士革,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离开叙利亚,以色列随即占领叙部分领土并大规模空袭叙军事目标,地区安全形势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俄乌冲突延续超过1000天,乌克兰越境突袭俄本土,美对乌松绑美制远程武器使用限制,俄罗斯以更新核威慑政策回应。俄乌相互攻击范围扩大,冲突升级,外溢风险加大。随着瑞典加入北约,这个冷战遗留下来的军事联盟完成北扩,其与俄罗斯之间的对立进一步加剧。

苏丹、刚果(金)、海地等国战乱和暴力活动不断,恐怖极端组织在俄罗斯、伊朗、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国发动袭击,造成严重平民伤亡。

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再度升温,“气球战”“无人机事件”等令朝鲜与韩国尖锐对峙。美国强化与日本、韩国的同盟关系,多次举行大规模军演,给地区局势火上浇油。12月,韩国发生戒严风波,国会通过针对总统尹锡悦的弹劾动议案,政局陷入动荡。

这一年,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行选举,许多执政党或执政联盟受挫。英国保守党持续14年的执政终结;法国总统马克龙所倚仗的中间派失去国民议会相对多数地位;日本执政联盟失去国会众议院多数地位;美国民主党在大选中落败……

选举结果反映西方政治风向之变,新自由主义退潮,民粹主义抬头。美国共和党“红色浪潮”席卷,法国国民联盟强势崛起,德国选择党首次赢得州议会选举,奥地利自由党首次成为议会第一大党,欧洲议会右翼和极右翼政党议席增加……

政治风向之变折射西方经济社会困境。经济发展缓慢,国际竞争力下滑,移民带来社会问题。围绕种族、性别、移民、社会保障、枪支、堕胎权等问题的立场对立,加剧了西方国家的政治极化或碎片化,撕裂日益成为西方世界的政治底色。

为维护自身霸权、转移国内矛盾,美国等西方国家“内病外治”,把矛盾转嫁新兴市场国家,煽动阵营对抗,给本就挑战重重的世界带来更多风险。

(二)时代变革前行:“世界越是动荡,我们越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

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带来挑战与变革,也孕育机遇与希望。

这一年,推动和阻碍进步的力量相互胶着,世界经济面临碎片化压力。

内外交困之下,美国等西方国家以所谓“去风险”“增强供应链韧性”为名,试图打造排他性供应链与产业链。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虽然遭遇过逆风和回头浪,但其发展大势从未改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迭代迅猛,产业应用向更广领域延伸,世界经济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为经济全球化蓄积动能。

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一年来,中国继续主办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链博会等一系列高水平国际化大型展会,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免签措施不断扩大,助力“中国游”成为国际旅游市场新热潮;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谈判;作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携手全球南方国家积极开展国际发展合作……

正如习近平主席11月15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中所说:“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我们要携手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更好惠及不同国家、不同群体。”

这一年,极端天气肆虐,气候危机严峻,可持续发展任务更加紧迫。

世界气象组织发出红色警报,2024年或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气候变化导致灾害频发:智利和美国林火、山火肆虐,西班牙和东非遭遇洪灾;大西洋盆地连续第9年出现活跃度高于平均水平的飓风季,造成严重破坏;巴西、哥伦比亚和秘鲁的亚马孙地区遭受严重干旱,当地居民陷入水资源短缺危机……

气候变化是这个时代的主要挑战之一,关乎子孙后代,关乎人类未来。围绕这一时代议题,世界在行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达成名为“巴库气候团结契约”的一揽子平衡成果;《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应对干旱、未来两年预算、应对沙尘暴、加强科研创新等39项决议文件;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倡导全面实施“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可持续星球”是关键词之一……

这一年,战乱冲突导致多国人道主义灾难,多重因素令粮食和能源安全面临严峻考验,人工智能技术带来新的安全威胁,南北之间贫富差距拉大……在诸多全球性挑战的压力下,世界面临和平还是战争、繁荣还是衰退、团结还是对抗的历史抉择。

“世界越是动荡,我们越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要发出和平之声”“要共谋发展之路”“要夯实合作之基”……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上的讲话,让世界更加明晰这个时代的使命。

无论是中美元首利马会晤为中美关系发展指明方向,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正能量,还是促成巴勒斯坦各派别首次齐聚北京举行和解对话并签署《北京宣言》;无论是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批准该组织关于各国团结共促世界公正、和睦、发展的倡议,还是《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里约热内卢峰会宣言》写下“努力使人工智能向善、造福所有人”的积极共识;无论是联合国未来峰会通过的《未来契约》体现各方重振多边主义的呼声,还是巴黎奥运会上难民运动员用微笑和自信向全世界传递希望与和平的决心……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仍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三)历史大势所向:“百年变局之下,全球休戚相关,人类命运与共”

“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以百年、千年为计。”

置于世界历史的长周期中来看,2024年,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之势愈发清晰。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促进国际格局演变和全球治理变革,为推动人类进步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月1日,金砖历史性扩员,开启“大金砖合作”;10月,扩员后的金砖大家庭在俄罗斯喀山首次线下聚首。全球南方正从全球治理的被动参与者转变为重要推动者,在2024年的世界舞台上点亮高光的“南方时刻”——

不结盟运动第19次峰会通过《坎帕拉宣言》,强调继续加强南南、南北合作;“77国集团和中国”第三届南方首脑会议呼吁构建更加普惠合理的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国和巴西会同有关全球南方国家发起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国同53个非洲战略伙伴并肩站在一起,携手促进中非人民福祉;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相继在秘鲁、巴西召开;非洲联盟在加入二十国集团后正式亮相,14亿多非洲人口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作为全球南方重要一员,中国携手南方国家推进世界现代化,为人类文明进步注入澎湃力量。

如何实现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是摆在各国面前的历史课题。中国通过自身发展给出答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历史性地打破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的定式,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各国现代化探索提供了借鉴。

7月,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开启了中国携手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新征程;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布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为全球南方现代化、世界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模式;11月,二十国集团里约热内卢峰会,中国宣布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展现了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实现现代化的大国担当;2024年,共建“一带一路”开启第二个十年,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正在铺就和建成惠及世界的“幸福路”和实现各国共同现代化的“梦工厂”……

2024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走过十年。这一年,从北京到巴黎,从贝尔格莱德到布达佩斯,从阿斯塔纳到喀山,从利马到巴西利亚……习近平主席晤老友、会新朋,双边多边结合联动,推动大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引领全球南方团结自强,巩固和扩大中国“朋友圈”,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境界,书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当今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时代课题,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答案。百年变局之下,全球休戚相关,人类命运与共,世界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10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外方嘉宾时这样阐释他对历史大势的深刻思考。

不畏浮云遮望眼,秉持命运共同体意识,扛起历史责任,展现历史主动,推动历史进步。

这就是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进步一边。(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在中国古代,名将如云,然而在众多武将中,关羽、张飞、秦琼、尉迟恭四位名将脱颖而出,成为了民间信仰中的...
原创 3... 开局一个碗,结尾一根绳,明朝建国200多年,一共十六位皇帝,在史书上的记载却一个比一个奇葩。 “土木...
原创 咸... 咸丰的三个嗜好让他身体严重透支,31岁驾崩,慈禧要背锅吗? 说起清朝人们都感慨,国家要灭亡了,皇帝的...
原创 古... 广袖 汉服是汉族的民族传统服饰,始于黄帝,成型于周朝,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十部分...
原创 此... 古今中外,但凡帝王,大都三宫六院,粉黛无数。之所以能如此,在于君主专制之下,帝王站在国家权力的巅峰。...
原创 吕... 公元192年,董卓在吕布和王允的合作下被刺杀身亡。这一刺杀事件不仅是当时最为轰动的谋杀案之一,还直接...
原创 皇... 辽兴宗耶律宗真在公元1031年继位之初,便面临着掌握权力与削弱外戚的双重挑战。在力削外戚势力、巩固皇...
原创 危... 1927年7月,陈独秀的大儿子,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的陈延年,在上海受尽酷刑折磨后,被残忍杀害。 ...
原创 李... 一个人或集团能成功,一定有他成功的理由,一个人或集团覆亡,也一定有他覆亡的理由,李自成与大明正是如此...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东郊4公里处浏阳河畔的马王堆乡,清嘉庆《长沙县志》称此地为“楚王马殷及其家族的墓...
原创 1... 盛宣怀,尽管出身秀才,但在他的人生中,李鸿章无疑是一个贵人。在同治年间,盛宣怀进入了李鸿章的幕府,成...
原创 如... 在《三国演义》中,蜀国的五虎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被认为是武力最强大的人物。而在曹魏阵...
原创 李... 公元626年6月4日,长安玄武门一片宁静,只是空气中却多了些许肃杀。 当时身为大唐太子的李建成和齐王...
陕西周原遗址考古出土“秦人”字... 12月28日,红星新闻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今年3月至12月,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
原创 宇... 在南北朝时期,宇文泰是不能忽略的一位历史人物。他不仅是西魏的实际掌权人,也是北周的奠基者。不过,对于...
原创 2... 1952年,20岁的朝鲜女卫生员,半夜爬到了阵地上,偷偷摸进了洞子里抢救伤员。 卫生员正在给一名伤员...
原创 民... 什么是“民”?按《汉字演变文化源流》一书的说法,“臣”和“民”两个字最初都是用来指代奴隶的。在甲骨文...
原创 同... 公元1661年2月,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病逝,年仅8岁的康熙被迫即位。康熙帝的幼年执政时期,背后其实...
历史上的今天 | 英国知名政治...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
原创 刘... 诸葛孔明,是中国历史上智慧的化身,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已经不能形容他了,应该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