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伯温:聪明一生,却也倒在了聪明上,终究逃不过朱元璋的屠刀
迪丽瓦拉
2025-08-19 03:33:38
0

1375年,刘伯温喝了太医的药病重,自感时日不多,把儿子叫到跟前嘱咐道:“给朱元璋送去两样东西,可让刘家人过几代的太平日子。”这两样东西分别是一筐活蹦乱跳的鱼和一本泛黄的书。

刘伯温还特意对儿子叮嘱道:“这一筐鱼务必要送到朱元璋面前,而这本书,则千万不要去翻阅,更不要去学书中的内容,必须都上交给朱元璋。”

刘伯温,元末明初的政治家,文学家,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公元1359年,朱元璋礼聘刘伯温为己所用。刘伯温听命于朱元璋帐下后,对朱元璋推行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很是认同,力劝朱元璋一定要奉行到底,还给朱元璋上书陈述了时务是十八策,颇受朱元璋重视。

当时朱元璋广纳贤才,对于人才是求贤若渴,帐下不少能人志士。刘伯温初效命于朱元璋时,是温顺,和颜悦色的,并没有展示他的过人之处。直到朱元璋和陈友谅以及张士诚形成三方鼎力时局时,对于先攻打谁,刘伯温有了自己的见解。

相比其他武将纷纷把目光集中在张士诚身上,刘伯温则主张先攻打陈友谅,刘伯温把陈友谅和张士诚两人的个性逐一分析,一旦朱元璋领军攻打张士诚,陈友谅必然趁机在背后给予重创,到时候定会悔不当初。

陈友谅是野心勃勃的,可张士诚确实个知足常乐的,典型的差异化使得陈友谅必然是朱元璋必须对付的第一个强敌。朱元璋在深思熟虑一番后,认可了刘伯温的想法,决定先攻打陈友谅。

1363年,朱元璋听从了刘伯温的建议:先破陈,后平张,再伐元,次定海宇。朱元璋提前部署安排自己的侄儿镇守洪都,在洪都坚守数月后前来驰援,和陈友谅在鄱阳湖进行生死决战,这一战,朱元璋大获全胜。

收拾了陈友谅后,朱元璋就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张士诚身上,他派出大将徐达和常遇春等人攻城拔寨,终于活擒张士诚,胜利再次属于朱元璋。

刘伯温自从效命于朱元璋后,把自己神机妙算的本事表现得淋漓尽致外,对朱元璋更是忠心耿耿。博古通今,胸中有韬略的刘伯温时常为朱元璋献计献策,为朱元璋排忧解难,还对大明律法的制定和修缮过程中,启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刘伯温推行的政法大大加强了皇权对军权的控制,大大巩固了中央集权。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肆封赏开国功臣,为朝廷鞠躬尽瘁的刘伯温却只得了个伯爵,相比其他的文臣李善长则居为六国之首,很多人为刘伯温愤愤不平,奈何刘伯温却不以为意。

登上帝位的朱元璋,生性多疑的他常常试探和考验臣子,尤其是那些功臣名将,刘伯温当然没能成例外。对于刘伯温,朱元璋其实是一直都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不可否认,刘伯温是个相当难得人才,这样的人才为他朱元璋所用,绝对是如虎添翼,可身居帝位的朱元璋,对于刘伯温的谋略,才识都高于自己,心中时常会有不安。一旦刘伯温有了异心,那么自己则会多么的被动。

好在朱元璋玩转帝王之术是个高手,对于刘伯温这样的人才,他也是知人善任。他利用刘伯温来打压淮西派的阵营如李善长等人,从而维持朝堂稳定。

一方面,刘伯温面对朱元璋的生性猜忌也是见招拆招,虽说举步维艰,可保自己以及刘家安然无虞也是没有大问题的。

智者如刘伯温深知君臣之间表面的平和都是假象,背地里的波涛暗涌才是真面目。朱元璋为何独独给自己封了个伯爵呢,这一切都和朱元璋的猜忌心有关。

奈何耿直如刘伯温,不愿趋炎附势,对于朱元璋时不时地故意试探,也常常直言不讳。朱元璋曾给刘伯温拉仇恨,让刘伯温对朝廷重臣点评一番,刘伯温明知有诈,但还是知无不言,言无不说。

长期以往,那些朝廷重臣对刘伯温都颇有微词,甚至有的不择手段地打压刘伯温,对于这一切刘伯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刘伯温为了远离这种尔虞我诈的生活交际圈,他决定归隐田园。

刘伯温的请辞朱元璋是心中暗喜,一面应允了刘伯温,一面又派人暗暗观察刘伯温,生怕刘伯温有任何异心。恰逢朱元璋偶感风寒,本不是什么大症,朱元璋还兴师动众地让丞相胡惟庸带着御医前去探望。

刘伯温喝了御医开的药方后,病情加重,自感时日不多,就把儿子叫到跟前嘱咐一番,也就是文中开头的那一幕。不久,刘伯温就驾鹤西去,临终前他还对后代交代遗言,让子孙一定谨小慎微,日日警醒。

传奇人物刘伯温的一生就这样告于段落,神机妙算又如何,终究被玩转帝王之术的高手朱元璋设计陷害,人生再多的虚华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曾国藩:越有本事的人,越不会说...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国藩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深厚的学问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他不...
原创 清... 鸦片战争是我国近代史的开端。而从鸦片战争以后,腐败的清政府便开始与列强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我们中华民...
原创 内... 1000多年前,契丹铁骑横扫中原,成立了辽朝,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 当时辽族内部权利斗争非常激烈,...
原创 老... 1875年,兰州城的西门瓮城,于公元1862年的同治年间修建。 位于兰州附近的一处关口,城墙用土累...
普陀印记·苏河时光里的砖瓦故事 得益于苏州河的滋养,普陀在20世纪初便凭借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和地理优势,紧密融入了上海开埠与城市化的...
原创 蒙... 导读: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来自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经常南下入侵中原政权,比如汉朝时期的匈奴人,...
原创 副... 战场无情,刀剑无眼。自古以来,征战沙场通常都是男性的使命。有志之士们都想通过战场的厮杀,磨砺心性,保...
原创 闻... 《封神榜》作为我国古代神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版封神演义的热播,它再度引起世人的广泛热议,在封...
原创 山...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谁能想到一位普通老农的...
原创 晚... 晚清时候的犯人有多惨?看了你就知道了,最后一张令人费解 晚清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离我们最近的...
原创 为... 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风云变幻的时代,称帝可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曹丕、刘备和孙权,这三位在历史舞台...
原创 军... 庚子之乱以及之后签署的《辛丑条约》,对中国人的心理创伤,到今天都没完全愈合。对于这一段历史,从民间到...
原创 管...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当今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有了改变历史进程的能力,但也有了终止历史进程的能力。中美...
原创 最... 文/附熙 中国最憋屈的姓氏,人口8000万却未出过一个皇帝,只因一个字“忍” 中国的社会发展了几千年...
原创 关... 三国演义中,关羽与黄忠在长沙城下的单挑堪称经典。表面上看,这场大战以双方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而告终,...
原创 左... 晚清时期,朝廷内外腐败日深,国力日衰。然而,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仍有一些忠心报国的栋梁之才。左宗棠...
如果宋朝不杀岳飞,全力支持他抗... 要是岳飞没被害死,南宋又全力挺他,那他北伐可能会赢,但金国还是不会被消灭掉。 在黄河以北失去的土地...
原创 牛... 无论是在欧洲、美国、亚洲甚至中国,牛排早已成为餐桌上的常客。一块柔软、多汁、香喷喷的牛排已经成为全世...
原创 老... 鬼谷子作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为后世留下了很多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经典名言,时过千年,这些语录流...
原创 朝... (文史潮河原创内容,首发大鱼号,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说起中国的千古一帝,很多人会想起秦始皇、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