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辽武艺如何?如襄樊之战迎战关羽,能否取胜?关羽表示来者不拒
迪丽瓦拉
2025-08-19 08:32:55
0

“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这是关羽在小沛之战时与张飞对张辽的称赞,知道其有忠义之气,所以不加恶言,也不出战。试想关羽一生傲视天下英雄,为何独对张辽敬佩有加呢?

张辽是古今名将之一,为人忠义无双,虽然失身于吕布这种见利忘义之徒,但城破被俘后,与献媚怕死的吕布截然不同,怒斥吕布贪生怕死,何惧之有!见张辽如此忠义,关羽宁可跪下为其求情。可见在人品方面得到了天下诸多英雄的认可!

原著中写道:话说曹操举剑欲杀张辽,玄德攀住臂膊,云长跪于面前。玄德曰,“此等赤心之人,正当留用。”云长曰:“关某素知文远忠义之士,愿以性命保之。”操掷剑笑曰:“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

不过张辽也是知恩图报之人,在刘备反叛曹操,关羽被困土山之时,又是张辽单骑说服关羽来降。要知道此时关羽不但身困土山之上,两位嫂子所在的下邳也已被曹军攻破。如果不是曹操爱才心切,以及张辽请命来做说客,估计关羽难道大难。如果关公战死,二位嫂子必定不保,难逃曹操的魔爪,世间也再无忠义武圣之称。可见张辽在朋友情义方面做得还是很到位的。

张辽虽然重情重义,但单凭忠义之心实在难入关羽法眼,毕竟三国时忠贞不二的人物大有人在。如下邳城的高顺,冀州城下的审配,乃至金雁桥被俘的张任等人都是难得的忠义之才。下面咱们就分析一下张辽的武艺在三国中是个什么水平,就自然明白张辽为何能得关羽器重了!

张辽在三国中出场并不早,在濮阳之战时,随吕布大战曹军时登场。只见吕布手下大将臧霸与曹将乐进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夏侯惇拍马助战,吕布这边张辽截住厮杀,自此张辽登场。但从张辽的首战来看,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因为四人厮杀,惹得吕布性起,亲自出马方才取胜。可见张辽短时间内大战夏侯惇,并没有取得优势,反而有略占下风的风险。

此后张辽一直在吕布帐下与曹操厮杀,互有胜负。吕布战败后,便采纳陈宫之言投奔到徐州刘备处,自此张辽与关羽,张飞等人结识。当然吕布这等庸才岂能尽其才,在下邳投降曹操后张辽这才迎来发展的春天。如官渡之战时,与河北名将张郃大战“四十回合”不分胜负,在乌巢之战斩蒋奇,冀州之战三合大败自恃勇猛的袁尚,白狼山之战更是阵斩单于踏顿,战功赫赫。

当然无论巅峰时期的张辽武艺如何,主要还是两次合肥之战。赤壁之战后,孙权亲率人马来战合肥,两军对峙之时,张辽单挑孙权,只见太史慈飞马而出,与张辽大战“七八十回合”不分胜负。在曹操远征汉中之时,孙权再次亲征合肥,结果在逍遥津被张辽杀得大败,连甘宁凌统等辈都是死里逃生。曹操来援合肥之时,张辽又与东吴大将凌统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结果孙权恐凌统有失,命吕蒙接应回营。可见,单论武艺来看,张辽就算不敌吕布,张飞等人,也可算做是江东的封顶人物。

公元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关羽攻破襄阳,围困樊城,击溃于禁七军,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大惊失色,急忙命徐晃为将奔赴前线,又命张辽从合肥率军支援。只可惜关羽大意失荆州,与徐晃死磕之际,被吕蒙偷袭了樊城,只得匆匆撤军。所以说关羽由盛转衰,还没等张辽赶到,关羽就败退了。而张辽再无与“好兄弟”相见之时,两人也没有大战一场的机会了。不禁令人叹息,如果襄樊之战时,张辽迎战关羽,结果会如何呢?

首先必须肯定一点,张辽为当世名将,在大义面前,肯定会与徐晃一样“不敢以私废公”。面对如日中天的关羽,张辽也会挥动大刀与关羽大战一场,毕竟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襄樊之战时关羽与魏将庞德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最后以关平恐父年迈,魏军恐庞德有失,各自鸣金收兵。两人可谓将遇良才,棋逢对手。关羽称赞庞德“刀法惯熟,真吾劲敌”,以及庞德称赞关羽“英雄”可以看出,两人互相忌惮。但从关羽大怒,誓斩庞德,以及庞德次日交战诈败放冷箭来看,其实庞德已经落入下风,只能用奸计取胜。当然关羽避箭能力太差,就算有关平提醒,最终躲闪不及,左臂中箭而退。

而庞德在汉中之战时更是力战曹军诸将,与张郃,夏侯渊,徐晃,许褚等人力战毫无惧怯,备受众人称赞来看,其武艺必定强于张辽。所以总的判断为:张辽就算为生力军,关羽年迈,张辽照样难以取胜。

魏军之中除去典韦,许褚两大战力外,就数徐晃,夏侯惇,庞德最强。而张辽与张郃,乐进等人武艺接近。而张郃在面对赵云,马超等超一流猛将时,总是“二三十回合”而退,甚至在汉水之战时被赵云杀得胆战心惊不敢交锋。而关羽就算年近六旬,照样能上风庞德,就算刮骨疗毒后照样能与徐晃大战“八十回合”不分胜负。如果对战张辽的话,在“七八十合”就可取胜。但要想斩杀张辽,估计做不到,毕竟关羽极为重情重义,赤壁之战时都能放过曹操,更何况是战败的张辽呢?

只可惜襄樊之战时,关羽已经是英雄暮年,虽然威震华夏,但一意孤行,不听王甫良言,最终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所以说关羽就算没有中曹仁毒箭,照样回天乏力!

以上资料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钓鱼岛是我家的,一九七一年,中日两国派出了相关人员参加,就钓鱼岛问题的会议,突然一位老太太打断了会议...
原创 铁... 在1735年8月23日的夜间,清朝的第四位皇帝雍正帝在圆明园去世,从登基开始,在位一共13年,这个经...
原创 顺...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句古训道尽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莫测。遗憾,是人们一生中难以避免...
原创 太... 清朝末年,国家陷入混乱,清政府腐朽无能。在这个动荡的时刻,洪秀全等一帮志士南方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武...
原创 晚... 清朝的官吏延续了自汉魏六朝以来的九品十八级基本制度,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超品官员,包括宗室、八旗蒙古...
原创 冯... 清朝灭亡后,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仍在宫中过着原有的生活,初始时并未感受到太大的变化。这段时光对溥仪来说相...
张明 陈峰:庆州兵变与宋神宗熙... 摘要:宋神宗即位后,意在制服西夏,辗转求索于横山、河湟二策间。熙宁三年末,神宗采纳种谔之谋,开展横山...
原创 看... @二十四史名家精讲 #头号有新人# 当一个王朝腐朽没落时就好像一个人身体衰老时的状态,任何一个原来自...
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斩,锦衣卫前去... 公元1457年2月的一个日子,面对百姓依依惜别的眼神,于谦缓步走向刑场,这是他生命中的最终时刻。 孙...
原创 阿... 清朝时期,外蒙古曾是中国的一部分,后来随着外蒙古的独立,大部分清朝时期外蒙古辖地均脱离了中国,但是还...
原创 为... 这句“枪杆子里出政权”是一种现实的论断,贯穿了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历史。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中,书生领导...
原创 她... 古代社会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男性被视为社会的支柱,而女性则在家庭中扮演着次要的奴婢角色,...
原创 成... 成吉思汗究竟是怎么死的?为何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却十分相似? 说起成吉思汗,各位了解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
原创 晚... 秦韬玉,晚唐时期“芳林十哲”之一,身世显赫,却因为出走正道,投靠权阉、扰乱科场而臭名昭著。他的叔父是...
明朝若是不灭,明朝火器能发展成... 明朝若是不灭,明朝火器能发展成现代枪炮吗? 日本战国时期,丰臣秀吉带领日本大军侵朝,爆发了驰名历史的...
原创 蒙... 自古以来,面对皇(汗)权的巨大诱惑任何人都无法熟视无睹,成吉思汗的儿子也不例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正妻...
原创 朱... 赵匡胤拜佛的轶事,是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记载的一个引人深思的片段。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伴君如伴虎”的现实...
原创 宋...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太上皇可以说是最尴尬与微妙的身份了。太上皇地位尊贵,但没有实权,处境危险而又无力...
原创 周... 在北宋时期,程颐曾言:“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诚信在人生中的至关重要性。诚信不...
原创 靖... 公元1127年2月,金军攻破北宋首都东京,将徽、钦二帝掳走,此外,还有大量的赵氏皇族、妃嫔、文武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