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01
建安十二年刘备得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指引三顾茅庐于隆中,请得诸葛亮出山,这里就引出了著名的隆中对。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明显提出以益州为基地,荆州为出口可兴汉室。那么智力如妖的诸葛亮怎么会以益州为基地呢?三国时候的益州又包含那些地方呢?它有什么优势呢?
02
益州,中国古地名,汉武帝设置的十三州(十三刺史部)之一,其最大范围(三国时期)包含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部分地区及缅甸北部,湖北、河南小部分,治所在蜀郡的成都。
益州早在先秦时期就是一个稳定的富饶之地。
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期间,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李二郎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
秦汉成都的商业发达,秦时成都即已成为全国大都市,西汉时成都人口达到7.6万户,近40万人,成为全国六大都市(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之一,"少城"为成都商业最发达的城区,那里商品堆积如山,商店、货摊栉比。
03
三国时期,益州是最大的几个州之一。同时益州地处秦岭以北,易守难攻,是非常适合做基地的。
汉楚争霸时,汉高祖刘备就是以巴蜀为基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其不意出兵西蜀,逐鹿中原。
同样的道理,到了东汉末年中原之地战乱不断,各地民不聊生。相对于战乱的中原来说,益州还算是安定的。
那么为什么刘备不坐镇荆州,只派一员大将驻守益州呢?
反过来再说说荆州的情况。“荆州吴而言,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由此也可以看出荆州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南可以直取东吴,北又可以顺水而上逐鹿中原。那么如果以荆州为基地的话,北方的曹操不可能坐视不管,南方的孙权也会小动作不断,不利于长久发展。
04
如果益州派一员大将去镇守是坐不住的。益州由于地处巴蜀大后方,长期稳定发展,那么本土势力也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益州的本土势力以法正,严延,杨任为代表,他们在蜀汉中可以与刘备的亲信,关张赵,以及荆州势力黄忠,魏延等分庭抗礼。
如果指派一员大将镇守的话,派谁都无法另另外两方信服,只有刘备亲自镇守,从中协调才能让整个蜀汉成为一团。
05
荆州和益州相比,荆州只是一块战略之地,所以荆州只需要一位声望足够的将军就可以镇守,而蜀汉集团恰巧就有关羽这么一个战绩和名望都足够的将军。
早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对荆州就做了定位,那只是一块跳板,不需要发展经济,提供物资的。
06
如果论指挥集团军作战,诸葛亮肯定不及庞统,甚至关羽的临床经验都要比他丰富得多。但诸葛亮作为一个政治家,谋略家他的优势是大的布局。
三国后期,蜀汉确是沿着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方针在走,如果不是关羽失去荆州,以诸葛亮的战略方针是万全可以抓住时局匡扶汉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