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了蜀汉寿命延续,诸葛亮临死前上了4道保险,每道都是深思熟虑
迪丽瓦拉
2025-08-19 08:32:56
0

对于诸葛亮来说,先帝创下的基业——蜀汉;就是他的命;因为他明白:蜀汉虽然气数将尽,但他不管怎样,哪怕他丢了性命,都不能让蜀汉拱手送给他人。

昭烈帝刘备经历了夷陵大火打击后,一病不起,病重的他,心心念念的就是他30年以来打下来的江山不知该交给谁。

长子刘禅,太过平庸,不能堪当重任;次子刘永和刘理又过于年幼;更是谈不上独当一面;犯了难的刘备就想到了和他共患难、一同奋斗多年的好战友——丞相诸葛亮。

结果大家都知道,才有的后世知名的那场白帝城托孤,刘备直戳了当地告诉丞相诸葛亮: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意思就是,如果太子刘禅可以辅佐,就好好辅佐,若是他不行,你就可以想办法,无论是废了太子,立别的皇子为嗣;总而言之,只要为了蜀汉的未来好,你怎么样都行。

这才是,白帝托孤的真实目的,不是试探,不是你明我暗,更不是什么愚蠢的“刀斧手”之说,因为,蜀汉的天下就是刘备诸葛亮这对君臣还有无数将士好不容易打下来。

而诸葛亮,明白了这位老前辈、老战友、老上司的良苦用心;随后他斩钉截铁地表下决心: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而丞相诸葛亮真的实现了他对先帝的承诺,真的继承先帝的遗志11年,最终拖垮了自己,倒在了五丈原的异乡战场上......

可是,克复中原的理想还没有实现,一旦自己撒手而寰,无论内忧外患,蜀汉必定是风雨飘摇,濒临灭亡,这样的话,丞相将会辜负昭烈帝刘备,死后无颜去见先帝于地下。

因此,病重的诸葛丞相,为少主刘禅、为季汉天下、为了百姓和将士的性命;他上了这四个保险:

给刘禅写信,安稳君心

刘禅是先帝寄予厚望的长子,但他资质平庸,贪图享乐;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为了能够让他励精图治,好好继承先帝先父的遗志;他耗费了很多心血。如第一次出征北伐前,脍炙人口的《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写给刘禅的,该说的都说了,总而言之,就是希望刘禅能够担当起身为君主的责任。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直到临终前,他对刘禅还是不放心,特意为阿斗写了这段遗书:

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

他希望刘禅清心寡欲,励精图治,爱国爱民;对先父先君能够尽力孝心;还是要亲贤臣远小人。

秘不发丧,赶跑敌军

著名的“死诸葛吓走活司马”就是诸葛亮身死后,拖延敌军进攻,保存季汉军队实力的一个计谋,历史上也确有其事——

诸葛亮担心,如果魏军知道自己已死,必然会率大军前来攻击,而蜀汉军队的个数远不如魏军的个数,一旦两军发生冲突,蜀汉必然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所以,目光长远的诸葛亮就定下了这个木像计。

当时,诸葛亮的死对头司马懿认为其已死,立马兴高采烈地率军追击,结果蜀将姜维带着诸葛亮的木像来到跟前,结果司马懿看到雕像后,大惊撤退;从那以后,司马懿再也没有亲自率军攻打蜀汉了。

而后蜀军也安全撤退,进入斜谷,保全了数万将士的生命。

确定继承人,共同守护季汉

诸葛亮在病重期间,最忧心的就是朝政接替人选和北伐继承人;夷陵大战期间,无辜牺牲了很多年轻将领,他们都是未来效力季汉的人选;可是,再加上北伐的消耗,季汉的人才越来越少。

没有办法的诸葛亮,在自己丞相位置的继承人选上,他选中了蒋琬和费祎;只有这两个人才是管理季汉政务的最合适的人选,在大臣李福问事时,除了这两个人,诸葛亮再就闭口不言。

军事上,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就是姜维;姜维看似没有被诸葛亮选中,但早就在投降前,就和心腹蒋琬写信称姜维是“凉州上士”,而且要将几千虎贲军交于姜维指挥练兵。

而姜维从一个小小的降将,最后成为军事最高统帅大将军,就是诸葛亮间接拜托蒋琬提升他的位置。

而董允,就是后主刘禅的“监护人”,董允的作用就是让刘禅远离奸邪小人;例如臭名昭著的大奸臣黄皓就是因为董允的存在才不敢太放肆。

指出军事关键,试图消除隐患

诸葛亮临死之前,特别指出阴平地带是蜀汉的咽喉,交代姜维一定要带兵把守那里;几十年后,果然如诸葛亮所料,魏将邓艾真的偷渡阴平,导致蜀汉军事一线全盘崩溃;不过,姜维真的上书给刘禅,让他派兵派将前来,结果刘禅把姜维的劝告当作耳旁风,宁可听信宦官黄皓和巫师的胡说八道,结果导致蜀汉被灭,想必在九泉之下的诸葛丞相不知有多痛心啊。

还有魏延和杨仪之争,一直都是诸葛亮的心头病,一个执拗固执,另一个阴鸷狠毒;他在临终的时候,并没有像《三国演义》那样,对魏延赶尽杀绝,而是在特意交代:如果魏延不听命令,就把他丢下;仅此而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钓鱼岛是我家的,一九七一年,中日两国派出了相关人员参加,就钓鱼岛问题的会议,突然一位老太太打断了会议...
原创 铁... 在1735年8月23日的夜间,清朝的第四位皇帝雍正帝在圆明园去世,从登基开始,在位一共13年,这个经...
原创 顺...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句古训道尽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莫测。遗憾,是人们一生中难以避免...
原创 太... 清朝末年,国家陷入混乱,清政府腐朽无能。在这个动荡的时刻,洪秀全等一帮志士南方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武...
原创 晚... 清朝的官吏延续了自汉魏六朝以来的九品十八级基本制度,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超品官员,包括宗室、八旗蒙古...
原创 冯... 清朝灭亡后,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仍在宫中过着原有的生活,初始时并未感受到太大的变化。这段时光对溥仪来说相...
张明 陈峰:庆州兵变与宋神宗熙... 摘要:宋神宗即位后,意在制服西夏,辗转求索于横山、河湟二策间。熙宁三年末,神宗采纳种谔之谋,开展横山...
原创 看... @二十四史名家精讲 #头号有新人# 当一个王朝腐朽没落时就好像一个人身体衰老时的状态,任何一个原来自...
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斩,锦衣卫前去... 公元1457年2月的一个日子,面对百姓依依惜别的眼神,于谦缓步走向刑场,这是他生命中的最终时刻。 孙...
原创 阿... 清朝时期,外蒙古曾是中国的一部分,后来随着外蒙古的独立,大部分清朝时期外蒙古辖地均脱离了中国,但是还...
原创 为... 这句“枪杆子里出政权”是一种现实的论断,贯穿了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历史。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中,书生领导...
原创 她... 古代社会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男性被视为社会的支柱,而女性则在家庭中扮演着次要的奴婢角色,...
原创 成... 成吉思汗究竟是怎么死的?为何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却十分相似? 说起成吉思汗,各位了解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
原创 晚... 秦韬玉,晚唐时期“芳林十哲”之一,身世显赫,却因为出走正道,投靠权阉、扰乱科场而臭名昭著。他的叔父是...
明朝若是不灭,明朝火器能发展成... 明朝若是不灭,明朝火器能发展成现代枪炮吗? 日本战国时期,丰臣秀吉带领日本大军侵朝,爆发了驰名历史的...
原创 蒙... 自古以来,面对皇(汗)权的巨大诱惑任何人都无法熟视无睹,成吉思汗的儿子也不例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正妻...
原创 朱... 赵匡胤拜佛的轶事,是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记载的一个引人深思的片段。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伴君如伴虎”的现实...
原创 宋...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太上皇可以说是最尴尬与微妙的身份了。太上皇地位尊贵,但没有实权,处境危险而又无力...
原创 周... 在北宋时期,程颐曾言:“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诚信在人生中的至关重要性。诚信不...
原创 靖... 公元1127年2月,金军攻破北宋首都东京,将徽、钦二帝掳走,此外,还有大量的赵氏皇族、妃嫔、文武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