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被抹黑厉害的皇帝,几百年来一直饱受诟病
迪丽瓦拉
2025-08-19 11:33:04
0

据说清朝的皇子们在读书时如果不专心,师傅马上就会怒斥一句:

“你想学朱厚照吗?”

据史料记载,他的智商过人,十分聪明,也懂得是非好歹。这样的人简直就是做皇帝的好料子,只需要稍加引导,必定是历史上有名的好皇帝。

清朝皇子读书

只是这位大哥有一个终身不改的爱好——玩。

按理来说,小孩子吗,贪玩是很正常的,更何况,朱厚照继承皇位的时候也才十五岁。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当你正在读初三,奋力备战高考的时候。突然有人过来通知你,不要参加高考了,准备一下,就可以直接当皇帝了。

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

一般人听到这个消息是什么感觉,惊讶、错愕。自己读书不就是为了将来当个好皇帝,现在有人告诉你,不用继续读书了,可以直接当皇帝了。你会怎么办?

相信这样的场面是每一位中考学子都经历过的场面。每年的六月份,正是莘莘学子面临高考的日子。但是在考生前三天,所有人都要经历一个名场面,告别自己的初中生活,具体怎么告别呢,也简单,撕书。顿时整个学校里面到处都是撕掉的书页。学生们也在欢乐声中,迎接三天后的中考。

中考撕书

此时的朱厚照也是和大家一样的想法,不同的是,作为帝国最高的统治者,朱厚照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了,普天之下,也没有人可以管他。

公元1517年,鞑靼小王子率领五万大军进犯大明边境。朱同学听到这件事,第一时间就钦点兵马,带领五万大军,前去迎战。

达延汗小王子入侵

明朝的官员们顿时就慌了,土木堡之变,刚刚过去几十年。大明战神朱祁镇的事迹还历历在目。朱同学这么一来,万一在被抓走怎么办?于是大家纷纷上书请求皇帝千万不要御驾亲征。

皇帝呢,也很听话,摆摆手表示不去了。正当大臣们松一口气的时候。突然发现皇帝丢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名叫做朱寿的大将军。

这位大将军也不含糊。直接跑到了大同,并且给大同总兵王勋发了一份信,让其好好守卫城池,好好练兵。

王勋此时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时候有了一位叫朱寿的大将军。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这就是皇帝本人。

皇帝亲临现场,王将军很是担心,这次小王子入侵非同小可,自己死了无所谓,万一皇帝出了什么问题,自己全家都要遭殃了。

然而朱厚照是铁了心的,不走。

不走也就算了,他还指示王勋,集结部队北上,主动迎击鞑靼军。

王勋也很无奈,本身就打不过,还让我出去主动进攻,罢了罢了,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早死晚死都得死。现在死了,好歹还可以混个烈士。

不光是王勋,就连江彬都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他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位江彬是个不折不扣的奸臣,但却具有较强的军事才能,在进京之前,他就曾是一个优秀的边防军将领。

然而更加精彩的还在后面,朱同学一改往日的态度,仿佛一只沉着冷静的猎鹰,在静静地等待着他的猎物到来。

明朝军队征战

同时朱同学还下令:

“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将军时春,率军驻守聚落堡、天城。延绥参将杭雄,副总兵朱峦、游击将军周政,驻守阳和、平虏、威武等地,以上部队务必于十日内集结完毕,随时听候调遣!违令者重罚”。

百里之外的小王子也似乎感到了什么,他突然下令大军改道,急转向南,向王勋的部队前进。得知这一变化,朱厚照也相应作出了部署调整:

“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将军时春,离开驻地,火速支援王勋。副总兵朱峦、游击将军周政即日出发,尾随鞑靼军,不得擅自作战。宣府总兵朱振,参将左钦即刻出兵,驻守阳和,不得出战。违令者重罚”。

正德十二年十月,甲辰。战争在山西应州打响,应州之战正式开始。

王勋兵力不够,但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将军时春的及时支援给了他,他命令全军决一死战,坚持大部队的到来。

同时,为迷惑敌人,拖延时间,战斗一开始,他就下令猛冲,这种亡命打法的确迷惑了小王子,他错误地认为对手就是明军的精锐主力,而且人数众多多,于是,他没敢和王勋拼命,而是下令以守代攻。

双方激战了一整天,等到了黄昏,小王子突然发现,自己被王勋给迷惑了。小王子十分愤怒,他下令全军出动,把明军包围了起来。不过此刻已是夜晚,考虑到安全用兵,他命令军队等天亮看得见时再进攻。

第二天一早,天上下起了大雾,五米之外根本看不见东西。王勋借这个机会,从包围圈的缝隙中钻了出来,溜进了应州城内。但是等大雾散开,王勋莫名其妙地发现他身边多了一群人。原来,负责跟踪任务的副总兵朱峦,由于大雾看不见,居然不明不白地也进了应州城里。

明军力量反而越来越强。小王子终于失去耐性,下令攻城。

鞑靼军队

可是还没等他准备好,明军居然再次主动出击,小王子只有无奈地迎战。

原来,附近的明军接到皇帝的调令,相继前来增援,王勋再次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故伎重演,下令主动出击,前后夹击蒙古军。不过他们的对手是五万精锐的蒙古骑兵。

小王子是优秀的军事人才,他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作出了准确的判断:敌军虽然得到增援,但兵力还是不足。他冷静地下令,部队分成两部,分头作战,并保持一定距离,防止两支明军合流。

王勋这次再也无法力而为下去了,最后他们被分割包围。

朱厚照叫来江彬,下令集合部队,出发增援王勋。江彬疑惑地望着朱厚照说:哪还有兵?

朱厚照说出了答案。“我之前命令张永、魏彬、张忠率军前来作战,他们现在已经到达。”

此时的江彬终于意识到,原来自己身边的皇帝,并不是就知道玩耍的人,而是难得一见的军事天才。

很快小王子对王勋的进攻开始了,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朱同学率领援兵来了,他没有作任何的休息,当机立断地命令大军向蒙古军冲击,蒙古军促不及防,全线撤退,三支大军就此汇合。

从史料来看,小王子很可能不知道这位对手的真实身份。不过,他还是不敢轻敌,暗中集结主力,准备和这位“威武大将军”决一死战。

应州大捷

第二天,仍然是大雾弥漫,可见度极低。蒙古大军布好阵型,准备最后的冲击。等大雾散开,小王子惊奇的发现,对面的明军早已列阵整齐,正虎视眈眈的等待着他。

朱厚照拔出佩剑,大喊了一声:“冲锋!”战斗开始了。面对明军的突然冲锋,小王子也拼了命,所有蒙古骑兵像潮水一样冲了出去,双方近十万人在应州城外展开了殊死拼杀。

事实证明,朱厚照绝对是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官,在战场上,他始终保持镇定,来回狂奔为手下打气。还多次冲到交火线上和敌人直接对砍。在他这种无畏的精神鼓舞下,明军士气大振,始终占据着战场的主动权。

面对着越战越勇的明军,蒙古军队开始顶不住了,到了下午,小王子实在撑不住了。无奈之下只有下令:“退兵!”应州之战就此结束。

更加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号称小王子的达延汗,居然在应州之战结束后不久就去世了。

此战毫无疑问,朱同学战略战术得当,首先派出了小股部队吸引敌军前来会战,之后采用添油战术不断增加兵力,拖住敌军,并集结大股部队,进行最后的决战。

事实证明,他的计划成功了。

值得一提的是此战的战果,据《武宗实录》记载,“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

再看朱厚照的表述:“我亲自消灭一人。”有人认为是在吹牛。但仔细分析一下,他说的很可能是真话。

明军大捷

他贵为一个皇帝,在万军之中十分显眼,大家都在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当众撒谎是非常掉价的。更何况,如果他要撒谎,也不用只说杀一个,随便吹自己杀了几十个,岂不是更有面子?

所以,结论是:朱厚照被抹黑了,应州之战被人抹黑了。

可笑的是,这个人抹黑的时候破绽百出说:“是后岁犯边,然不敢深入。”才死了十六人,蒙古军队居然就几十年“不敢深入”,这小王子的名声也太徒有虚表了吧。

至于为何文官们抹黑朱同学,把本是一场大捷的战役,描述成这么一场可有可无的战役来看,这件事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朱同学得罪了文官集团。

朱后照同学也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背锅了六百多年。

至于为什么得罪了文官集团,也很简单,在这群文官眼里,皇帝就应该是一个乖宝宝,听他们的话,不乱跑,待在皇位上做好吉祥物就行。而朱同学又是一个不安套路出牌的人,和文官集团斗得不可开交。

但是史书,还是这些人写的啊,于是乎,大明正德皇帝被抹黑成贪玩,不无正事,一无所长的人。

所以说有文化不可怕,怕的是一堆流氓有文化,文官们写的历史也不可信啊!

喜欢的一定要给小编一个赞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莱...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1840年,德意志诗人尼古劳斯...
原创 萧... 前言: 1941年初,一起军事争夺在晋察冀军区内部发生,主角萧锋和杨成武都是当时的关键人物。这场争执...
原创 李... 1895年,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作为钦差大臣签订了《马关条约》,一时间名誉扫地。清廷革除...
原创 西... “西域”一词最早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之中。西域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广大地区,而具体的“三十六国”...
原创 刘... 78.人口密集的亚洲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亚细亚亦译亚细亚,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亚洲面积4400...
原创 蜀... 荆州是东汉末年位于今湖北地区的州郡,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有九州通衢,天下之腹的美誉。同时也是一块四战...
原创 宋... 在绘画的世界里,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绘画风格。相较于西洋油画注重写实主义的特点,中国...
原创 欧... “捕鸟者”——亨利一世 亨利一世,德意志国王(919-936年),神圣罗马帝国的奠基人,开创了萨克...
原创 安... 关羽,三国时期的名将,其生平事迹在《三国志》中有详尽的记载,尤以襄樊之战为最具戏剧性和悲壮的一幕。然...
原创 美...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超级强国的定义与地位一直备受关注。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其对其他强国的评判和...
原创 吴... 1659年,吴三桂率领的军队在南明永历政权内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他通过招降和俘获永历朝廷的官兵...
原创 瓦... 张须陀,字果,弘农阌乡(今河南灵宝市)人,其先人张温乃东汉司空太尉,孙坚、董卓、陶谦都曾于他手下做事...
原创 浅... 文 史这样滴 编辑| 史这样滴 前言 拉脱维亚人类居住的最早证据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在该国各地发现了...
原创 皇... 北京的故宫是历史上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在这座六百多年历史的皇家宫殿里曾经居住了二十四位皇帝。故宫本名...
原创 刘... 导读:刘禅是真傻吗?诸葛亮去世前,他曾问过一个问题,让人如梦初醒 大家好,小编继续给大家讲历史,今天...
原创 大...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封建形式的社会长期存在,展示了许多盛世王朝。在这段漫长历史中,尤其值得关注...
原创 地...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生物,而有的生物似乎我们从来都不曾了解,而我们今天要说...
原创 袁... 仲氏,置 公卿 ,祠南北郊。 袁术称帝为何建号仲氏?仲氏有什么意义? 先来看看史书中关于袁术称帝的...
原创 如... 在历史长河中,权力交替与政治博弈始终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故事。张居正的生死起伏也揭开了明朝末期官场中的暗...
原创 黄... 唐代民变军首领黄巢并非出身于普通贫民之家,而是极有背景的士族后裔。多年读书却屡屡落第的他,因官场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