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皇室生死斗-唐朝的四次玄武门之变
迪丽瓦拉
2025-08-19 14:07:15
0

北京的故宫是历史上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在这座六百多年历史的皇家宫殿里曾经居住了二十四位皇帝。故宫本名叫做紫禁城,在修建的时候一共有四座城门,南面的大门叫做午门,东面的是东华门,西面的是西华门,北面的叫做神武门。

看到神武门这三个字大家一定会认为这个名字很霸气,不愧是皇家大门,取名字都能彰显出如此高端。其实神武门这个名字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这个名字在清朝才出现的,而且叫这个名字还是为了避讳。

避讳就是说神武门原来的名字犯了皇帝的名字,那么犯得谁的名字?就是大名鼎鼎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继位后,他名叫玄烨,因此神武门原来的名字触犯了忌讳,于是被改名神武门。

神武门原来叫什么?会触犯皇帝的名字?神武门原名就是大名鼎鼎的玄武门。

玄武是古代四种神兽,主北方,故此皇宫的北大门大多喜欢叫玄武门,明朝在修建紫禁城的时候,将北门命名为玄武门,一直用到康熙年间因为避讳康熙皇帝名字才改了神武门。

其实紫禁城的玄武门名气一般,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神武门也叫过玄武门,在一般人记忆中一提起玄武门,大多会想起唐朝。李世民为了夺取皇位在那里发动兵变,从而让玄武门名垂青史。

李世民的玄武门兵变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不过对唐朝来说这只是一次最有名的玄武门兵变,在李世民之后唐朝还有过三次玄武门之变。这四次政变有个共同之处,就是兵变能否成功关键在玄武门,凡控制玄武门的一方最后都胜利了,凡没能控制玄武门的一方最后都失败了。

而这四次玄武门之变的不同是发生的地点不同,除了第二次发生在洛阳,其余三次都在长安。

第一次玄武门之变就是李世民发动的夺位兵变,也是最有名的玄武门之变。这次玄武门兵变发生在长安太极宫以北的玄武门。

李渊原本是北周隋朝两朝的功勋贵族,在北周时代其家族就成了功臣家族,到了隋朝他又成了隋文帝的亲属,袭封了唐国公的爵位。

不过李渊受到了表亲隋炀帝杨广的打压,最后被外放到太原,恰巧这个时候隋朝天下大乱,隋炀帝困留在江都。

李渊借这个机会反叛了隋朝,最后拿下了长安,建立了唐朝。

李渊建立唐朝后,将长子李建成立为皇太子成为法定接班人,次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之后在唐朝剿灭其他割据势力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立下大功,由此李世民对于自己不能继承皇位耿耿于怀。

皇太子李建成感受到了弟弟的威胁,他自然也不可能放弃皇位,因此开始打压李世民,于是兄弟两个人为了争夺皇位开始了明争暗斗。

对于李建成李世民兄弟的争斗,李渊十分清楚,不过他并没有调整这对兄弟的矛盾,相反他采取了和稀泥的办法。

李渊对李世民表示他会让他当太子,然后对李建成表示他没有改变让李建成继承皇位的初心,他会将李世民赶到洛阳,总之他是两边许愿希望这对兄弟平息争端。

李建成和李世民争夺的是皇位,这个争端只有胜负没有和平,他们兄弟对于老爹的许诺都不满意因此斗争的更加厉害。

武德九年,北方突厥入侵。李建成决定借这个机会干掉李世民,于是他主动表示让李渊四子李元吉领兵出征,同时将李世民的大将尉迟敬德等人调拨给李元吉出征,对于这个建议李渊表示认可。

可是李世民听到后他愤怒了,李世民能够和李建成争夺皇位靠的就是自己手下的谋士武将和兵权。前些天自己的谋士都被李渊赶走,断了左膀,如今再把尉迟敬德等人调走,就是断了右臂,自己就成了光杆司令任人宰割了。

李世民感到性命堪忧,于是决定破釜沉舟彻底了结李建成。为此李世民经过和手下商量在玄武门解决李建成。

之所以在这里行动,主要是李建成毕竟是皇太子,名正言顺地继承人,如果自己带兵攻打不可能成功,因此必须快速小范围解决李建成,只要李建成一死一切就好办了,同时在玄武门行动可以迅速控制李渊,进而挟天子以令诸侯,化解李建成死后全国的动荡。

李世民马上派人收买了玄武门守将常何这个李建成的部下,然后向李渊报告李建成李元吉有秽乱宫廷的行为,这让李渊大吃一惊马上表示第二天要召见李建成。

李元吉认为这个时候李渊召见肯定有问题,但是李建成大意了,他认为父亲召见自己不去惹人口实,同时常何是自己人,控制住玄武门大内任由自己出任,不会出现问题。

砸武德四年六月初四,李建成和李元吉像平常一样从玄武门入宫,没想到刚走进玄武门,快到临湖殿的时候,感到不对劲,于是想要离开,没想到发李世民突然冲出来,玄武门大门也被关上了。

李建成二人一看没有办法于是向李渊的寝宫跑去,李世民在后面一箭射死李建成,而李元吉向李世民连射三箭都没有射中,李世民的马被树枝树枝绊住,自己从马上摔下来。李元吉一看机会来了,马上跳下来拿着弓箭想要勒死李世民。

就在这关键时刻尉迟敬德感到,李元吉不是尉迟敬德的对手赶紧逃跑,结果被尉迟敬德一箭射死。

李建成李元吉死了,事情就好办了,惊魂未定的李世民马上让尉迟敬德拿着武器面见李渊。

当李渊得知李世民杀了自己兄弟后,痛苦万分,可是他已经无力回天,尉迟敬德这样来见自己就表明了李世民的态度。为了保命李渊下令所有兵马受李世民节制。

此时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下赶来攻打玄武门,这个时候尉迟敬德拿出了李渊的圣旨和李建成李元吉二人的头颅,这些人看到这两样马上就放弃抵抗四散逃命了,李世民之后迅速平定了其他李建成的部下造反,彻底掌握了唐朝军政大权,然后被封为皇太子,两个月后成为唐朝新的皇帝。从而为这场最出名的玄武门之变画上圆满句号。

第二次玄武门之变发生在神龙元年,发生地点则是深度洛阳皇宫的北门玄武门。

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她作为唐高宗的皇后掌控朝政,最后一步步升级在六十七岁的时候成为皇帝,改国号为“周”,唐朝不复存在。

武则天不喜欢长安,因此她的一生多次居住在洛阳,称帝后更是将洛阳定为自己王朝的都城,被称作神都,按照惯例洛阳皇宫的北门也被叫做玄武门,可是谁也没想到这座玄武门也会发生兵变。

武则天虽然称帝改唐朝为周朝,但是她毕竟是从唐朝皇后的身份登上皇位的,再加上她的女人身份,在当时遭到了不少支持唐朝的人的反对,不过因为武则天的政治手腕和才能太过强大,这些反对派根本不是对手。不过武则天毕竟老了,晚年的她控制力已经下降,和外界联系减少,而且她宠信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这对兄弟插手朝政,引起朝臣普遍不满。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就忠心唐朝的宰相张柬之联合了薛思行等人在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找到太子李显,拥簇着李显率领左右羽林兵五百余人来到玄武门,占领玄武门后冲进迎仙宫,将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斩首,然后逼宫武则天,让她退位给儿子。

武则天看到这种情况知道大势已去,犹如李渊一样,她已经无力回天,只能认可。正月二十三下令皇太子李显处理国政,移交皇帝权力,正月二十四宣布退位,传位李显,这场玄武门政变就此以武周灭亡,李唐复兴结束。

第三次玄武门之变发生在李显复位之后的景龙元年,这是一次失败的玄武门之变。这次发动玄武门之变的不是心怀不满的王爷和大臣,而是换成了皇太子。

李显这个人本身是个懦弱毫无主见之人,他复位后并没有进行除旧布新中兴大唐的举动,反而让唐朝再一次陷入权力争夺的漩涡。

这个时候的唐朝朝野上下宫廷内外处处都是勾心斗角,其中最憋屈的就是皇太子李重俊。

李重俊是李显的三儿子,因为大哥被奶奶处死,二哥因为嫡母韦后陷害被废,故此李重俊被立为皇太子。

不过李重俊这个皇太子当的很憋屈,所有人都不尊重他。嫡母韦后不喜欢他,因为他阻碍了韦后的女皇之路,韦后因为婆婆武则天的榜样想要成为第二个女皇;妹妹安乐公主不喜欢他,甚至凌辱他称呼他为奴,并且妄想取代他成为李显的接班人,而且大臣武三思也想要废掉他重振武家的辉煌。

受气的李重俊很快和同样被排挤的功臣李多祚等人很快聚集在一起,他们都不满李显的统治,因此决定发动兵变,效仿神龙年间的玄武门之变,杀掉武三思韦后等人,逼迫李显退位给李重俊。

于是李重俊率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带领左右羽林军冲进武三思府邸,杀死把武三思父子,然后率兵冲入皇宫要杀死韦后等人。

此刻韦后等人已经得知李重俊兵变的消息,于是拥簇着李显来到玄武门城楼。

李显面对城门下试图冲进来夺位的李重俊十分生气,他向城门下士兵喊道:“汝并是我爪牙,何故作逆?若能归顺,斩多祚等,与汝富贵”。

皇帝这番话顿时打动了在场士兵的心,毕竟李显是皇帝,而李重俊只是太子,而且李重俊能不能攻入玄武门当皇帝都不确定,因此士兵们马上倒戈,李多祚但恶人当场被杀。

李重俊看到大势已去仓皇而逃,乘乱逃出长安。可是韦后不会放过李重俊,痛恨儿子造反的李显马上下令捉拿李重俊,最终李重俊在逃到鄂县被杀,首级被送回长安祭祀武三思,这场玄武门之变以失败告终。

第四次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唐中宗死后,唐睿宗继位之前。

唐中宗虽然躲过了儿子李重俊的逼宫,但是他无法满足自己的妻女的权力欲望,他成了妻女夺权的阻碍,因此李显最终被毒死。

李显死后韦皇后立了李显的小儿子年仅十六岁的李重茂为皇帝,改元唐隆。韦皇后是想利用李重茂作为过渡从而效仿婆婆成为第二位女皇。

韦皇后掌权后马上安排韦氏家人和亲信接管唐朝禁军和朝廷各个部门,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对唐帝国的控制。

不过韦皇后并不是武则天,她只学会了婆婆的皮毛,却没有考虑李唐皇室的反应。

此时李唐皇室经过武则天的打击,目前还能有影响力的只有武则天的四儿子李旦和女儿太平公主。

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很早就在唐朝禁军万骑军中悄悄发展实力,韦氏安插亲信接管禁军,惹起了禁军将领陈玄礼等人的严重不满,因此李隆基很快就和陈玄礼等人结成了同盟。

同时韦氏集体中的一个参与者崔日用认为韦皇后不可能成功,因此反戈一击,找到李隆基供出了韦皇后的计划,表示韦皇后不久之后就会进行劝进活动,改朝换代。

李隆基一看这种情况,也马上行动,最后决定在六月二十起兵。

到了六月二十,李隆基带领自己的队伍悄悄来到宫门,在经历一番波折后,李隆基率兵进入皇宫,之后李隆基马上占领了玄武门,和陈玄礼等人见面,然后他们调杀死韦氏亲信,控制禁军,随后攻打皇宫。三更十分,禁军进入宫中,在太极殿负责守卫中宗灵柩的南牙卫兵们早就被策反,因此马上反戈一击,响应李隆基的军队。

韦后看到大势已去,仓皇逃入逃入飞骑营,试图组织军队反抗。但是飞骑军看到韦后众叛亲离,马上杀死韦后。安乐公主正对着镜子画眉,也被士兵斩杀。此外还将武延秀等武氏家族成员被杀。之后将士们开始捕捉宫中和把守宫中各门的韦氏族人和韦氏亲信。到了天快亮的时候,李隆基已经控制住了整个皇宫,韦氏集团都被杀死,李隆基获得了胜利。

李隆基发动的这次玄武门之变是唐朝最后一次玄武门之变,此后李隆基在位期间为了巩固统治,防止再发生玄武门之变,严格控制皇室子弟和大臣的权力,而且在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皇帝的权力急速失落,地方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整个朝廷乱作一团,谁也没有机会再发生兵变,因此此后唐朝再也没有发生玄武门之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浅...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南... 没别的原因,就是怂,而且怂到了家。 甚至,南宋认为杭州这个地方都不够安全。如果大海上能解决后勤问题,...
原创 孙... 关羽之死,成为了三国时期政局变化的重要转折点,荆州之战,使得孙刘联盟彻底化为了泡影。本来三足鼎立的局...
原创 康... 清朝历史中,康熙皇帝因为一次与大臣商议事务后的一顿简朴的饭菜引发了一系列轻松有趣的故事。在清朝的历史...
原创 斜... 明太祖朱元璋,安徽省知名斜杠青年,历史上有名的跨行、跨圈专业户,先后从事过诸如放牛、和尚、乞丐等多种...
原创 “... 孙膑和庞涓跟着鬼谷子在山中修行,正逢魏王向天下招揽“将相之才”。 庞涓受到诱惑,从而放弃修行,他选择...
原创 为... 魏晋两个朝代是中国中原王朝由盛转弱的界限。三国以前,中原王朝把异族压的死死的,异族在强秦和大汉的威慑...
原创 万... 在隋唐时期,日本曾经派遣大量使者前来学习中国文化,将佛教、儒学、汉字、建筑、艺术等都引入了日本。 但...
原创 古... 在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节,歹人用手指捅破窗户纸,偷看屋内的情况,古代科技并不发达,没有玻璃,...
原创 战...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岳... 公元1142年1月27日,恰逢这一年的最后一天,随着宋高宗的一声令下,一代抗金名将岳飞被赐死在大理寺...
原创 元... 从蒙古强大到建立国家以后,一直在进行着扩张,蒙古的扩张之路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也征服了亚洲欧洲的很多小...
原创 刘... 即便是不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对于刘禅这个名字想必也不陌生,身为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儿子,“匡扶汉室...
原创 李... 唐王朝的繁荣是中华历史上一段绚丽的篇章,无论是经济的腾飞还是整个国家力量的充盈,都成为许多人向往穿越...
原创 此...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给皇太孙登基扫除障碍,利用洪武四大案,扫除了一大半的开国功臣,可是汤和却没有位列其中...
原创 生... 《生是日本人 死为中国魂》 记日本八路——小林清 作者:小林陽吉 第八章 冬季反“扫荡” 1942年...
原创 隋... #隋朝和唐朝为何一定要灭高句丽呢# 高句丽,在中国历史上知名度可谓不低:相对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
原创 通... 引言: 自隋朝时期确立科举考试制度以来,这一制度就成为了封建王朝选拔人才最主要的方式。 唐宋时期,文...
浅析古罗马时期雇佣军的出现以及... 2025蛇年新篇 前言 古罗马时期是西方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罗马人建立了一个庞...
原创 谭...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