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莱茵河危机:法国吞并德意志土地的尝试,为何促进了德意志统一
迪丽瓦拉
2025-08-19 14:36:03
0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1840年,德意志诗人尼古劳斯·贝克尔在报纸上发表了自己的新作《莱茵之歌》,诗里这样写道“他们不会拥有它,自由的德意志莱茵河,直到洪水掩埋最后一个人的骨头。”很快这首诗就传便德意志大地,成为德意志人民誓死捍卫莱茵河的信念表达。那当时欧洲发生了什么事,要德意志人誓死捍卫莱茵河故土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东方危机

穆罕默德·阿里帕夏

十九世纪,奥斯曼帝国在滞止中走向衰落,被欧洲列强讥笑为“欧洲病夫”。希腊人民趁机发动起义,在英法俄等欧洲列强的帮助下取得独立;俄罗斯则趁火打劫,掠夺奥斯曼的土地;奥斯曼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则趁机控制埃及,只在名义上臣服奥斯曼苏丹,但实质上维持独立地位。

法国见奥斯曼内忧外患,想要趁机控制整个北非沿海,便与穆罕默德·阿里结为同盟,共同反对奥斯曼。然后穆罕默德·阿里就在法国的支持下对奥斯曼宣战,企图夺取整个叙利亚地区,从而引发了“东方危机”。但英、俄、普、奥担心穆罕默德·阿里的势力壮大会危害中东地区的势力均衡,于是选择支持奥斯曼。

欧洲

1840年7月,在英国外交大臣亨利·坦普尔的主导下,英、俄、普、奥等列强背着法国达成《伦敦协议》。协议规定:列强承诺保持穆罕默德·阿里家族对埃及的世袭统治,但穆罕默德·阿里需要将埃及和苏丹以外所占据的大部分领土交还奥斯曼帝国,并继续维持对奥斯曼苏丹的臣属地位。

路易-菲利普一世

穆罕默德·阿里拒绝接受《伦敦协议》,于是期望法兰西王国的援助。但法兰西国王路易-菲利普一世迫于英俄的巨大压力而选择屈服,拒绝为埃及提供帮助。然后英俄就派出军队入侵埃及,迫使穆罕默德·阿里在11月投降,接受了《伦敦协议》。

二,法国索要莱茵河西岸

马里·约瑟夫·路易·阿道夫·梯也尔

1840年3月1日,马里·约瑟夫·路易·阿道夫·梯也尔出任法兰西王国首相兼外交部长。阿道夫·梯也尔对外持强硬态度,在东方危机中支持穆罕默德·阿里,反对《伦敦协议》。但路易-菲利普一世不愿冒着与英俄开战的危险,选择支持《伦敦协议》。结果此事导致阿道夫·梯也尔与路易-菲利普一世不和,为其以后的下台埋下了远因。

7月,《伦敦协议》签署后法国国内舆论哗然,认为这是“外交领域的滑铁卢”和“1814及1815年两次反法联盟的延续”。法国民众更是普遍指责政府无能,威胁要推翻君主制。然后阿道夫·梯也尔为了安抚法国民众的情绪,决定从德意志邦联那里获取领土“补偿”,以此转移民众视线并维护君主制。

法兰西自然边界

17世纪的路易十四时代,法国就提出了“自然边界”的说法,认为大西洋(包含地中海)、莱茵河、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是法兰西与邻国的天然边界,只有控制了这些山脉与河海所围绕的全部地区,法兰西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拿破仑时期的法德边界

当时法国的边界在南、北、西三个方面大致达成了自然边界,唯有东边的土地没有完全以莱茵河为界。所以法国一直努力向东扩张,夺取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地。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法国强盛一时,成为欧洲霸主,这才吞并了神圣罗马帝国在莱茵河西岸的所有土地,将边界推倒了莱茵河。但随着1814年和1815年拿破仑对抗反法联盟的两次失败,法国吞并的莱茵河西岸土地才被迫让出,归还给了德意志。

德意志邦联

1840年8月,阿道夫·梯也尔对德意志邦联宣称:莱茵河西岸(大部分属于普鲁士的莱茵省)3.2万平方公里的德意志土地其实属于法国,双方应以莱茵河为界。然后法国就进行战争动员,准备对德意志开战。但阿道夫·梯也尔此举只是为恐吓德意志邦联而进行的虚张声势,并没有与英俄普奥开战的胆量。

三,德意志反应

尼古拉斯·贝克尔

法国索要德意志领土的行为激起了德意志人民的普遍愤慨,就连亲法的德意志自由主义派人士也改为仇法,热烈呼吁德意志统一。一些激进的德意志人士甚至认为1815年维也纳会议划定的德法边境不公平,德意志应该收回莱茵河西岸的阿尔萨斯与洛林。普鲁士与奥地利则商议组成军事联盟并加强在莱茵河西岸的防御力量。

9月18日,尼古劳斯·贝克尔在报纸上发表了《莱茵之歌》,表达了自己誓死捍卫莱茵河的想法。10月《科隆日报》转载了《莱茵之歌》,使得这首诗迅速传遍德意志各地,成为德意志人民口口传颂的名作,尼古劳斯·贝克尔则成为远近闻名的德意志爱国者代表。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更是重赏了尼古劳斯·贝克尔,让他进入宫廷为自己效力。

腓特烈·威廉四世

德意志著名诗人与作家恩斯特·莫里茨·阿恩特、马克斯·施内肯伯格、尼古拉斯·穆勒、格奥尔格·赫韦格等人也相继发表了有关莱茵河的诗歌,都是表达守卫莱茵河土地与誓死抗击法国的想法。这些诗歌也受到德意志民众的普遍欢迎,使他们更加迫切地要求德意志实现统一。但德意志各邦君主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对统一的要求置之不理。

四,危机结束

让·德·迪厄·苏尔特

路易-菲利普一世希望维持法兰西与德意志的和平局面,所以拒绝了阿道夫·梯也尔开战的提议,就连阿道夫·梯也尔内阁的大部分阁员也认为法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不支持对德开战。10月29日,无可奈何的阿道夫·梯也尔选择辞职下台,由温和派的尼古拉·让·德迪厄·苏尔特接任法国首相。随后法国与英俄普奥和解,放弃了索要莱茵河西岸的土地要求,莱茵河危机由此结束。

总的来说莱茵河危机是法国向德意志扩张土地的失败尝试,但激发了德意志人民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认同,加强了他们对德意志统一的诉求,更促进了德意志人民的民族觉醒,加速了德意志统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浅...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南... 没别的原因,就是怂,而且怂到了家。 甚至,南宋认为杭州这个地方都不够安全。如果大海上能解决后勤问题,...
原创 孙... 关羽之死,成为了三国时期政局变化的重要转折点,荆州之战,使得孙刘联盟彻底化为了泡影。本来三足鼎立的局...
原创 康... 清朝历史中,康熙皇帝因为一次与大臣商议事务后的一顿简朴的饭菜引发了一系列轻松有趣的故事。在清朝的历史...
原创 斜... 明太祖朱元璋,安徽省知名斜杠青年,历史上有名的跨行、跨圈专业户,先后从事过诸如放牛、和尚、乞丐等多种...
原创 “... 孙膑和庞涓跟着鬼谷子在山中修行,正逢魏王向天下招揽“将相之才”。 庞涓受到诱惑,从而放弃修行,他选择...
原创 为... 魏晋两个朝代是中国中原王朝由盛转弱的界限。三国以前,中原王朝把异族压的死死的,异族在强秦和大汉的威慑...
原创 万... 在隋唐时期,日本曾经派遣大量使者前来学习中国文化,将佛教、儒学、汉字、建筑、艺术等都引入了日本。 但...
原创 古... 在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节,歹人用手指捅破窗户纸,偷看屋内的情况,古代科技并不发达,没有玻璃,...
原创 战...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岳... 公元1142年1月27日,恰逢这一年的最后一天,随着宋高宗的一声令下,一代抗金名将岳飞被赐死在大理寺...
原创 元... 从蒙古强大到建立国家以后,一直在进行着扩张,蒙古的扩张之路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也征服了亚洲欧洲的很多小...
原创 刘... 即便是不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对于刘禅这个名字想必也不陌生,身为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儿子,“匡扶汉室...
原创 李... 唐王朝的繁荣是中华历史上一段绚丽的篇章,无论是经济的腾飞还是整个国家力量的充盈,都成为许多人向往穿越...
原创 此...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给皇太孙登基扫除障碍,利用洪武四大案,扫除了一大半的开国功臣,可是汤和却没有位列其中...
原创 生... 《生是日本人 死为中国魂》 记日本八路——小林清 作者:小林陽吉 第八章 冬季反“扫荡” 1942年...
原创 隋... #隋朝和唐朝为何一定要灭高句丽呢# 高句丽,在中国历史上知名度可谓不低:相对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
原创 通... 引言: 自隋朝时期确立科举考试制度以来,这一制度就成为了封建王朝选拔人才最主要的方式。 唐宋时期,文...
浅析古罗马时期雇佣军的出现以及... 2025蛇年新篇 前言 古罗马时期是西方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罗马人建立了一个庞...
原创 谭...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