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浅析18世纪俄国与英国贸易关系升温的过程
迪丽瓦拉
2025-08-19 21:32:51
0

#历史开讲#

文|清幽说

编辑|辑录君

白金汉伯爵的接任者乔治·麦卡特尼促成了俄英贸易条约的最终签订。“麦卡特尼虽然在当时只有27岁,但他却比白金汉更有胆识、更果断”。

英国妥协与1766年俄英贸易条约达成

尽管麦科特尼并不熟悉贸易和经济事务,但是他比白金汉更适合这一任务,因为“相较于狂妄自大的白金汉,俄国人更喜欢正直、高效、热情、有出色社交能力的麦卡特尼”。

当然,

最后主要是由于英国的妥协,1766年俄英贸易条约才能够最终签订

。但他作为英国的主要谈判代表无疑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一轮的贸易谈判由俄国主动发起。

俄国希望可以尽快达成一项有利于俄国的贸易条约,让英国放松对俄国的贸易限制。

于是“1765年1月,新任驻英大使巴龙·格罗斯向益威奇提交了俄国起草的贸易条约草案”。

不过,

草案只是做了些许的修改,1761年草案中的那些主要问题仍未解决

。桑威奇将草案交付英国贸易委员会,贸易委员会征求完各方意见后,向桑威奇作了报告。

随后,“1765年3月15日,桑威奇派遣新任命的大使乔治·麦卡特尼前去与俄国进行贸易条约的谈判”。

为了诱使英国签约,俄国率先做出了一些让步。

首先,

俄国在草案中做出了调整,接受了些英国的要求。

比如“允许英国商人用卢布批发购买俄国商品,英国商人有权在俄国建造和租借住宅”。其次,英国商人一直抱怨的里加贸易问题得到了解决。

女皇在里加建立了一个贸易委员会,负责改善里加的贸易状况,并制定了新的商业条列

,规定“进口到里加的来自俄国的原材料一律免税,制成品经陆路运输到单加的只收2%的关税,经海路运输到里加的则完全免税。

外国商人可以在里加当地的市场上或自己的住宅中以零售的方式将商品出售给里加市民”。

“1765年,9月,英国商人报告说,他们反映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里加的贸易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贸易条约谈判的紧张氛围,但未能化解双方的主要争执。

俄英在主要问题上的争执仍十分激烈。比如,战时中立国贸易权问题。

俄国在1765年条约草案的第三条款中坚持“俄国船,

在战时作为中立船航行时,不应该受到任何限制和骚扰”。

英国坚决拒绝俄国自由通航的要求,桑威奇在给麦卡特尼的回复中写道“这是英国永远不会允许的,英国会坚决捕获那些为英国的敌人运送物资的中立国船只”。

在第十条款中,俄国坚持“亚麻、铁和桅杆木等不属于战时禁运品,只有武器才属于战时禁运品”。

英国认为这是俄国想与英国的敌人进行贸易的表现。

所以英国的态度极其强硬,桑威奇在给麦卡特尼的指示中写道“接受这种条款,不如直接将俄国视为敌人,绝不可以签署这种条约,签署这样的条约是叛国行为,是对英国的不忠”。

双方在关税问题上依旧僵持不下。

桑威奇指示麦卡特尼,“要想办法迫使俄玉承认俄国商人和英国商人支付同样的关税,允许英国商人在彼此之间互相买卖俄国商品,想办法为英国毛纺织品的进口争取到最惠国待遇”。

潘宁告诉麦卡特尼“除非英国能给予俄国一些相应的好处,否则俄国不会给予英国关税优惠”。

但是桑威奇明确表示,

不会为此开出任何有利于俄国的条件。这似乎使得俄英间的谈判再次陷入了僵局。

唯一给谈判带来希望的就是麦卡特尼的积极行动,在他的游说之下俄国再次做出了让步。

“1765年7月,麦卡特尼单独与潘宁进行了谈判,他成功地说服潘宁在条约中做出让步”。

首先,俄国在战时禁运品问题上做出了让步。

俄国对第十条款做出了修改,根据英国的要求“条款中并未列出战时禁运品的具体名单,不过武器仍被视为战时禁运品”。

英国认为,

这样一来,英国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对所谓的战时禁运品做出解释。

其次,俄国在关税问题上也做出了让步。

俄国将第四条款改为“为了保持英国商人和俄国商人之间的平等,英国商人和俄国商人在从俄国的港口向外出口货物时,要交纳相同的关税”,英国商人得到了关税平等权。

但是俄国在第四条款中加入了一项保留条款,“缔约双方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间,为了促进自身航运和贸易的发展,双方可以做出一些特殊的安排和调整”,

潘宁曾向麦卡特尼承诺说这些调整绝不会损害到英国的利益。

但这一保留条款又引发了俄英间新的争执。

英国认为这一保留条款可以使俄国有权调整其贸易政策,从而使原来的第四条款无效,这将对英国商人的利益造成损害。

贸易委员会认为“俄国想促进自身航运的发展,在未来,俄国必定会免除或者降低某些俄国船的关税,

这对英国商人是极其不利的”。所以英国要求取消保留条款。

英国的要求激怒了潘宁,潘宁对麦卡特尼威胁道“如果英国不喜欢这一条约,那么我们将会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将英国商人置于和其他国家商人同样的地位”。

这意味着,英国可能会丧失其最惠国待遇。

在俄国以终止谈判相威胁的情况下,麦卡特尼擅自接受了俄国的条约草案。

潘宁明确告诉麦卡特尼,俄国已经不想再把谈判拖延下去,并且警告说如果英国再不同意,俄国就会终止所有谈判。

桑威奇在当初任命麦卡特尼时,给他的指示是“

当条约商定完毕,并得到俄国认可后,你应立马将条约送交回国,由机构做最后定夺”。

但俄国的最后通牒使麦卡特尼产生了动摇。最终他违反了当初收到的指令,擅自接受了俄国的草案,

“1765年8月,麦卡特尼在俄英贸易条约草案上签字”。

他将条约草案呈送回国,请求机构批准条约,并附上了一份自己的意见书,他写道“俄国变得日益趾高气扬,它被目前的繁荣冲昏了头脑。

随着与丹麦和普鲁士的联盟,俄国的势力进一步增强,

它对其在波兰的主导地位感到骄傲,对战胜瑞典而沾沾自喜。每一天谈判都变得愈加困难。

因此,国王陛下,我真诚地建议应该尽可能快地批准条约”。

英国对麦卡特尼的违令行为十分震惊,对他签订的条约草案也非常不满。英国首相诺顿在给外务大臣格拉夫顿的信中写道“我一直都认为,

这项条约太过急功近利了,几乎把所有的好处都让给了俄国”。

内阁对此更是十分恼怒,他们完全不在乎麦卡特尼为签订条约所做出的努力,而是斥责他没有按照指示来办事。

格拉夫顿在给麦卡特尼的信中写道“你违抗了命令,没有将最终草案送交英国审阅就擅自签署。

无论英王还是大臣们,都对你签订的草案十分不满”。

英国认为,如果第四条款不做修改,必定会毁掉英国商人在俄国的贸易。

英国要求俄国签署一项声明以保障英国的利益。

声明包括三项主要内容,“第一,任何俄国根据保留条款所作出的调整,英国商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并享有与俄国商人同样的权利。

第二,在这种调整之下,英国商人不应该受到任何的束缚和限制。

第三,那些口头承诺应该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并列入条约之中”。

格拉夫顿表示,

只有在双方都认可这一声明之后,英国才会批准麦卡特尼签署的贸易条约草案。

最初俄国坚决反对英国的要求,

但在麦卡特尼的游说之下潘宁还是签署了一项声明。

潘宁在得知英国要求签署声明之后,十分生气的对麦卡特尼说“我无法容忍英国对我和女皇的不信任,如果我们想毁约,没有什么能拦得住,是否列入正式条约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在麦卡特尼的积极游说之下,俄国做出了让步“。

1765年11月4日,麦卡特尼收到了一份由潘宁和戈利岑签署的声明,尽管在内容上它与英国所要求的声明相近,但是并未满足声明要像条约一样拥有法律效力的要求”。

俄国认为自己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让步,但这远远没达到英国的要求,

英国要求四个负责贸易谈判的俄国代表都在声明上签字才可以。

但麦卡特尼相信潘宁签署的声明,认为不能再拖延下去,“伦敦的犹豫不决会使签约的机会葬送掉,拒绝批准条约只会给英国的对手们打开俄国市场的大门”。

俄国不断向麦卡特尼施压,甚至已终止1734年贸易条约的延期相威胁。

1766年初,潘宁曾告诫麦卡特尼“不要认为我们在同别的国家开展了贸易之后,还会再偏袒你们”。

“1766年2月,潘宁再次向麦卡特尼施压,要求其接受俄国的条约,并警告说,不签约的话,英国商人的贸易处境将变的非常困难”。

“1766年3月,叶卡捷琳娜要求潘宁发布一道命令,赶在春季贸易开始前,

取消伊丽莎白在1759年发布的声明,废除1734年条约所赋予英国的所有贸易特权”。

麦卡特尼在1766年4月21日的报告中写道“在潘宁看来,不论是否签订条约,英国都要被迫从俄国购买海军补给品”。

俄国的不断施压使麦卡特尼产生了动摇,于是他再次违令签署了贸易条约。

“1766年5月,麦卡特尼再一次就条约问题与潘宁交换了意见,但这一次也仅仅使得第四条款在表述方式上发生了些变化,基本内容并未发生改变”。

麦卡特尼认为这是他能争取到的最大让步了。

6个星期之后,俄国交给麦卡特尼新版本的条约,潘宁威胁说“下一艘英国船抵达圣彼得堡时,俄国就将发布命令取消英国商人的特权。

英国现在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立马接受条约,要么再无条约可签”。

麦卡特尼认为再拖下去将对英国商人十分不利,于是在没有将条约送交英国审阅的情况下,擅自签署了条约。

“1766年6月22日,麦卡特尼代表英国在贸易条约上签字,潘宁、戈利岑、捷普洛夫、米尼赫代表俄国在条约上签字”。

麦卡特尼的签约,意味着英国做出了让步。尽管英国对麦卡特尼的再次违令十分不满,

但鉴于同俄国谈判的艰巨性,英国还是批准了贸易条约。

英国贸易委员会认为“除了第四条款之外,

俄国的条约草案已经是英国能争取到的最好的了,它满足了英国的最低要求。

毕竟比没有条约好”。英国也已经意识到当时形势的严峻性以及俄国立场的坚定性,认为再拖延下去对英国没有任何好处。

此时,威廉·皮特成为英国首相,亨利·康韦也取代了格拉夫顿,他们两个都认可了麦卡特尼签署的贸易条约,英王也表示赞成。

“1766年8月,唐韦正式通知麦卡特尼,英国将批准俄英留易条约”。

但是机构并没有原谅麦卡特尼的违令行为,因此康韦在信中没有向麦卡特尼表示祝贺

,只是告诉他斯坦利伯爵会接替他的位置,并写道“就目前而言,陛下没有什么想让我传达给你的话”。

麦卡特尼认为自己违令签约是十分正确的选择,他对英国的态度非常失望。

麦卡特尼在给机构的报告中写道“如果我没有抓住机会签署条约,那么我们将再无条约可签”。

他对英国的态度十分失望,他在给古德里克的信中写道“如果失望可以迫使你去约克郡做园艺,那么我现在可能会马上退休,然后去爱尔兰种土豆”?

他在给白金汉的信中抱怨道“这真是一次糟糕的任职,这段时间以来,我在这里出了力、受了苦、遭受了白眼、遭遇了无数苦难、换做是别人的话估计早就疯掉了”。

英国的最终妥协为漫长的俄英贸易谈判画上句号

。贸易谈判期间,俄国意识到了自身力量大的壮大以及英国对俄国的贸易依赖,所以在谈判过程中表现的非常强硬。

而英国由于十分依赖同俄国的贸易,本来就在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再加上英国在联盟谈判中的不积极表现,使其在贸易谈判中更加被动。

为了尽可能地保住特权,并避免在俄国市场上面临其他外国商人的竞争,

英国最终选择了妥协,接受了俄国提出的贸易条约。

1766年俄英贸易条约与俄英贸易迅速发展

1766年贸易条约的签订是俄英贸易关系升温的主要表现,

它十分有助于推动俄英贸易的发展。

贸易条约使双方贸易关系的发展具备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为俄英贸易的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根据贸易条约的规定,英国获得了最惠国待遇,

这极大地调动了英国商人参与俄英贸易的积极性。

更多的英国商人参与到俄英贸易之中,贸易条约签订后,抵达俄国的英国商船迅速增加,“从1766到1769年,抵达圣彼得堡的英国船只从135艘增加到了286艘”。

而且双方根据贸易条约的规定调整了关税税则,英国降低了俄国亚麻布的进口关税,“俄国根据贸易条约调整出台了1767年关税税则,降低了原材料出口的关税。

英国毛纺织品和棉纺织品的进口关税降低了20%”,

这种关税政策为俄英贸易的增长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得益于1766年俄英贸易条约,俄英贸易发展迅速,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俄英贸易额增长显著。

贸易条约签订后,“俄英贸易额从1766年的794485英镑增加到了1769年的1397391英镑”。

根据一些现存的关于英国贸易公司统计资料也可以看出,

贸易条约对英国贸易公司在俄国开展贸易产生了极强的刺激作用,其贸易额的增长也十分显著。

贸易条约签订之后,英国贸易公司在俄国的贸易额迅速增长。

其次,英国在俄国主要商品出口中的占比迅速上涨

。“在贸易条约签订之前,英国在俄国生铁出口中的占比为82.5%,条约达成之后,这一比例增加到91.8%”。

“贸易条约签订之前,英国在俄国亚麻出口中的占比为70.4%,贸易条约签订后,这一比例额上涨到82.5%”。“粗亚麻布的占比从条约签订前的66.6%增加到83.8%”。

再次,进口俄国商品在英国进口中的比重不断上涨

。“18世纪上半叶,俄国商品的年均进口额占英国年均进口总额的3.3%,排在第七位。

而在1767-1780年,俄国商品在英国年均进口总额中的比重达到了81%,位列第一”。

“在1763-66年,年均俄国的生铁进口量占英国年均生铁总进口总量的42%。

但在1767-1770年,这一比重上涨到52%”。

“1763-1766年,年均俄国亚麻的进口量占英国年均亚麻进口总量的72%,在1767-1770年,这一比重达到了83%”。

“年均俄国粗亚麻布的进口量占英国粗麻布进口总量的比重

从1763-1766年的207%增加到1767-1770年的29.0%”围。

贸易条约没有对俄国商品的占比产生太大影响,

因为其占比经很高,大体上一直维持在90%左右。

综上所述,俄英贸易条约的签订是俄英贸易关系升温的主要表现,

它为俄英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俄英贸易的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1955年,当时新中国已经安顿了下来,趁着这段时间,我国便对曾经在革命事业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战士们...
原创 隋... 阅读文章前,劳烦您点击一下“关注”,以便您更好的参与分享和讨论,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隋朝开皇之...
原创 1... 1971年6月15日,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病逝,全国人民都为他的离世而悲伤,其妻王定国更是痛不欲生。...
原创 清... 在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江湖上传说着一位大侠的故事。这位大侠的武功高强,如行云流水般灵活自如,舞动间敌...
原创 唐... 在古代封建王朝的时候,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的朝代,当然也有不少的杰出人物。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繁...
原创 霍...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两千多年前,北边的匈奴仗着兵强马壮,一次次越过长城,对着边境的百姓烧杀抢掠。 ...
原创 曾... 黄巢起义爆发,大唐濒临崩溃的危机。幸而有李克用率领的沙坨族,挺身而出,化解了这场风暴。然而,沙坨族的...
原创 再...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吴敬梓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该书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是一...
《坂上之云》重映:NHK“清算... 前几年大热的日本文艺片《火口的两人》中有这么一个桥段:女主人公向情人叙述,她如何破解正经死板的自卫队...
原创 荆...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上一讲谈到,太子丹收留了秦国逃犯樊於期...
原创 访... #头条创作挑战赛# 1957年11月2日至21日,毛泽东主席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参加苏联十月革命40周...
原创 如... 在历史的长河中,春秋时期以其独特的霸主会盟制度而引人注目。这一制度不仅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
原创 秦... 秦国历史上的崛起,从西北边陲的弱小国家到东方六国之霸主,其最主要原因可归结为秦国的变法。曾经备受诸侯...
原创 北... 林冲,是《水浒传》中一位备受关注的生动人物。虽然小说情节主要源于文学创作,林冲这个角色在正史中并无特...
原创 清... 正当顺治皇帝欲图大展抱负之时,他所钟爱的董鄂妃去世了,他因悲伤过度而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
原创 古... 4、古滇青铜牌饰中的蛇纹 一、云南博物馆陈列系列 周倜拍摄 二猎人猎猪铜扣饰 青铜 长0.123米...
原创 赵... 在中国历史上,兄终弟及的例子并不罕见。回顾明朝,嘉靖帝和崇祯帝都是兄长离世后,由弟弟继承皇位的典型例...
原创 这... "蒙古大军的传奇在中国历史上犹如一曲激荡的史诗,从成吉思汗创建蒙古帝国,再到忽必烈的大元王朝,蒙古的...
原创 隋... 给隋爹戍边防的突厥到了杨广时代,迎来了自己拿捏华夏的天运。 突厥根本不会想到,武装到牙齿的黄金圣斗隋...
原创 春... 吴起是卫国人,就职于鲁国,他的妻子是齐国人,鲁国将要和齐国交战,吴起为了能换取鲁王信任,杀了他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