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是沧桑》杨立仁原型:老蒋著名十三太保之一,黄埔领袖
迪丽瓦拉
2024-11-03 17:17:45
0

原标题:《人间正道是沧桑》杨立仁原型:老蒋著名十三太保之一,黄埔领袖

电视剧中的许多故事,都有着现实原型,很多不为人知的人或事,就是通过影视剧这样的形式,深入人心,也让人们了解到了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与人物。

无论是单枪匹马的杨子荣,还是其余的人物,都通过艺术创造的形式,让人们更加地了解了曾经的往昔。

虽说是艺术作品,但说到底与现实情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但这一种形式的再现,让人们更加愿意去了解历史,当然是有益的。

在影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之中,作为反派出现的杨立仁,当然也有原型。虽说后半部分的生活轨迹并不重合,但那也是在原先的人物基础上,所进行的二次创作。

而这一角色的原型,就是当年蒋介石的十三太保之一。他的名字没有戴笠那般响当当,但也是一名有故事的人物,他叫邓文仪。

邓文仪最主要的突出贡献,在于他追随蒋介石前往台湾之后,曾经秘密地与我国领导人邓小平会面,极大地促进了两岸地区的和平发展。

当时两岸之间的关系,几乎坠入最低点。就是这次会面,让两岸之间的关系改头换面。

但其实那时的邓文仪,心境已经十分豁达,对待事物,态度越发地趋于平静,大概是因为前半生的军旅生涯大多充满了不如意,所以晚年的他,更加的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放松。

在权力中心之中斡旋,终究会感到厌烦,他来到台湾之后,虽然担任了许多的官职,但是其实他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不问世事的态度。

他曾经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并且以进入黄埔军校学习为一生的光荣,

在那个年代里,他主动地肩负起了联络各地黄埔学生的任务,也正是在邓文仪的努力之下,那些黄埔的学生们才越发的熟络,将过往的恩怨放下,只是以同学的身份互相交流。

邓文仪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自幼感受到来自生活的困顿,让他也立志想要改变这一现状。

当时的年代,读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人穷极一生,都不能有机会,不一定有钱能够好好读书,遑论前往名校学习。

而邓文仪无疑是幸运的,他成功地进入了黄埔军校学习。这一结果,似乎在不停地暗示着他,他似乎距离他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在军校之中,邓文仪明显地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氛围。孙中山先生某次的一次演讲,让邓文仪深受震撼,自此立下志向,要跟随孙中山先生,建立起一个民主的共和国。

革命的过程无疑是充满了艰难险阻,而邓文仪也因为在学校的表现十分的优异,有了出国留学的资格。

从困顿的环境中走出,邓文仪似乎在不断地走向更大的舞台。

回国之后,邓文仪就成为了蒋介石的手下,并且坚定不移地追随着蒋介石,他也被称为是十三太保之一,是蒋介石坚定不移的拥簇者。

在当时国内以统一战线为主要战略目标之时,蒋介石心中一直藏着自己的野心,想要发动反动战争,对共产党人进行围剿。

而国难在前,几乎所有的手下,都不同意这种想法。而尽管蒋介石有这种狂妄的想法,所有人都持反对意见的时候,邓文仪却是仍然坚定不移地跟随在蒋介石身后。

那时的他,即便面对着这般的大是大非,仍然选择站在蒋介石身后,这也让他获得了蒋介石的信任,成为了蒋介石身边十分重要的心腹。

但是即便是这种看似坚不可摧的主仆关系,竟也有最终破灭的那一日。

西安事变发生以来,蒋介石的地位岌岌可危,大部分人都认为蒋介石将要就此没落,再也无法掌权。

而这个时机,很多人都没有落下,都盼望着能从蒋介石这里再获得一些好处,恨不得就此将其踩到脚底下。

出乎意料的是,这件事情的主谋,竟然是一直以来支持蒋介石的邓文仪。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在蒋介石重新回来之后,邓文仪的地位自然也一落千丈。

对于背叛自己的邓文仪,蒋介石心中自然是有一根刺,且没有那么容易拔出。

但邓文仪跟在他身边多年,往常也有不少的情分,所以蒋介石最后也没有对他如何。

而且当时的邓文仪因为不愿意离开军营,只能厚着脸皮去求蒋介石,蒋介石念在以往多年的上下属关系,曾经邓文仪也那般支持过他,给了他这个机会。

邓文仪原以为,这样一来,就意味着二人之间的和解。但是蒋介石对他当然不再是以往的心境,反而是处处刁难,再也不见往常的信任。

甚至还有几次,蒋介石当众羞辱邓文仪,让邓文仪下不来台,但是邓文仪也只能忍气吞声,仍然一直跟在蒋介石的身边,最后在解放战争之后,跟随蒋介石去了台湾。

在台湾担任过诸多职位之后,越发地追逐内心的平静,曾经年少时许下的宏图远志,似乎也随着时间的更迭,而变得淡然。

影视剧中的人物原型,是在邓文仪本身的基础上加以改编的。艺术作品塑造的反派角色,与本身存在的人物形象之间,一定有一些关联,但并不代表着完全一致。

邓文仪的一生,从年少时的追求,到年迈时的淡然,其中一定发生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才将本人的心性改变得如此之大。

对于邓文仪来说,曾经年少的宏图远志,可能在选择跟随蒋介石那一刻,就已经意味着最后的结局。

但其实回看他的一生,他的所作所为,几乎预示了他最后的结局。在国共统一战线,如此重要的情况之中,不明事理地选择了站在蒋介石的反动一面,或许也能说明他的本心是如何。

影视剧中的反派角色,显然也是基于他的行为所做的一些改编。但艺术是艺术,事实是事实。

他是否有过后悔,对自己的选择后悔,对自己的遭遇感到屈辱,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在秦昭王时期,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将领,名叫白起,他不仅在战场上英勇善战,还以出色的军事才能闻名。他曾多...
原创 特... 1938年4月的一个夜晚,皖南岩寺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潺潺流水环绕,景色宁静、宜人。然而,就在岩寺...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许褚被称为曹操手下的第一猛将,他的战斗力十分强悍。然而,如果放眼整个三国天下,能够...
江西吉安:百年书院藏秋韵 赣江如练,环抱吉安城中的白鹭洲。这座形似白鹭浮水的江心洲上,藏着始建于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的白...
原创 同... 1949年11月30日,解放军的先遣部队顺利抵达了长江南岸。这时,蒋介石正站在重庆黄山官邸的露台上,...
泉州:世遗名片勾勒宋元海洋商贸... 泉州,古称刺桐,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有着东西文化和谐共生的城市景观。2021年,在第44届世界...
原创 三...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许多令人铭记的历史人物陆续登场。除了勇猛的将军如关羽、张飞,还有许多智勇双全的谋...
原创 4... 1930年代的上海,十里洋场,霓虹闪烁,却是文人墨客的战场与乐园。在这座“东方巴黎”,作家们的经济状...
原创 1... 1946年的沈阳,刚从伪“满洲国”的殖民阴影与战火中挣脱,却陷在一种混沌的喘息里。沈河区小西路的青石...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中,“光”这一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有卓越功绩、超越前任的皇帝。这样的帝王被称为“光”,意味着...
原创 朱...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他深知,只有培养出真正的优秀人才,国家才能实现长治久安,保持...
二十二年追寻,还原英雄吴石 (来源:团结报) 转自:团结报 □ 本报记者 李 筱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让隐蔽战线英雄吴石的故事走...
原创 历...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一直有着入土为安和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这种信仰促使我们在亲人去世后,总是...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领队:首次发现... 中新社南昌11月8日电 (记者 李韵涵)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公布十周年暨汉代区域文化学术研讨...
原创 日... 陕西这个地方,提起它,大伙儿脑子里先蹦出来的多半是那些老古董事儿,秦始皇的兵马俑、西安的城墙,还有汉...
原创 她... 1926年,国民党北伐军成功地夺回武汉,武汉成为了北伐军的重要基地。随之而来的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成...
原创 如... 战术,或者说谋略,在我国古代有一本非常著名的兵法书《孙子兵法》。在《军争篇》中,孙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
原创 溥... 公元1636年,大清朝建立,成为中国的统治者。对清朝皇帝来说,他们的目标是使自己的政权稳固、长久,甚...
原创 溥... 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尽管他当了皇帝的时间不长,但作为皇帝,他享受了许多皇帝所能享受到的待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