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儒学!孔子用5句话,来讲述他的毕生追求!
迪丽瓦拉
2024-11-03 17:34:36
0

原标题:不是儒学!孔子用5句话,来讲述他的毕生追求!

孔子给弟子讲道图

百度百科: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一般认为,孔子是儒家创始人,没错。不过,这正是对孔子的最大误读。在孔子心中,道才是最重要的!谈孔子不谈孔子对道的论述,就是舍本逐末了。

要知道孔子心中的大道有多重要,看下面5句话中的第一句,就立见分晓。

1,朝闻道,夕死可矣!

【出自】:论语·里仁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常规解释: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马可解释:这句话实际是说道的重要性!早晨听到了道,晚上就可以死了!换句话说,如果一生没有听说到真道,活多久都是白活了!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与老子的“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朝闻道,夕死可矣”实际说的是一种开悟的状态。开悟的人,一听说真道,立即感慨万千:哇,原来人生是这样的!我这辈子没白活了。哪怕我今晚挂了,也了无牵挂了。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说的是不开悟的状态。没开悟的人,一听说道,就会大笑不止:别扯了,骗我的吧?再说了,你跟我说这个干嘛?能当饭吃吗?

影视剧中的老子

2,“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出自】:《论语 卫灵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常规解释:人能够弘扬、传播“道”,而不是“道”支配人、限制人。

马可解释: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寻道和弘扬道,而不是道来指引或引导人来修道。

读懂了这句话,古人说的“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师不顺路,医不叩门”,就好懂了!

换句话说,只要愿意去寻道和弘扬道,道就在眼前了。如果没有追求道的意愿,道也不会来找你的。

进一步说:我们可以因为追求和弘扬道,而获得更多的认知。但是,大道是不会主动告诉我们真相的。

再进一步说:一个开悟的修道者,必须通过不断地打开自己,把心放大到无限大,才能得到道的真谛。

反之,即使你知道了道,但不去弘扬道,道也不会帮你的。

这一点,马可同学体悟颇多!

当马可决定解开太极真相,发起太极寻根之旅之后,老师就像指路人一样,一个个出现了!在这些老师的身后,就站着马可一生最后一位指路人。

反之,如果马可遇到的第一个老师,就是最后一位老师,马可也会放声大笑:别扯了,骗我的吧?你跟我说这个干嘛?能当饭吃吗?

孔子画像

3,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出自】:《中庸·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常规解释: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马可解释:这句话是说道的存在属性和修道的基本要求。道是我们一刻也不能离开的,我们可以离开的,就不是道了。

这句话,实际有两层意思:1,无形的道,是我们无法离开的,这是宇宙万事万物存在的根本。2,修道的人,也一刻不能离开道。不能研究修道时很认真,一回归到日常生活而把道忘了。

反过来说,我们在人间经历或得到的一切,最终都是可以舍弃的,唯独和道是无法分开的。

孔子画像

4,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出自】:《中庸·第十三章》: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常规解释:道不排斥人。如果有人为了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

马可解释:这句话是说修道和做人是不矛盾的。因为追求道而远离人的生活,是无法成道的。

这句话,实际是强调了人的重要性。天地人三才,人居中。人,正是道的最完美载体,研究人(人体和做人)就是修行最方便、最简单的法门。

释迦牟尼因为发现人的生命像蝼蚁一样无常,发誓证悟生命的真相,才成就大智慧!老子写《道德经》,始终在围绕人来谈玄论道。一部《道德经》,就是建立身心自然频道的修道大法。

马可同学1988年开悟后,得到高人指点,选择在尘出尘,在家出家,在生活中通过观人阅己。否则,如果成了出家人,就不可能创立《极禅自然练功法》。

孔子给弟子讲道图

5,道,不同,不相为谋!

【出自】:《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常规解释:志向不同,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一起共事或谋划事。

马可解释:孔子这句话,被误读最严重。其实,这句话是告诫修道的人,不要和不研究大道的人来胡吹海侃,更不要争短论长。

原因很简单:大道只有一个,小道千差万别。找到大道的人如果与研究小道、外道甚至胡说八道的人争短长,就会遭遇“下士闻道,大笑之”的尴尬境地。

道,不同,不相为谋,与老子说的“圣人行无言之教”,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弘扬大道的人,一定是点到即止。传道的人,就像农民播种一样简单。只管播种就好了,种子不需要谁来教如何发芽、生根、生长。

所以,找到真道的人,要谨言慎行,善于简事和独处,更要养成善于从繁杂的世俗事务中脱身的能力。学会舍得、忘记,丢掉、放下。这样才能双赢,自己和自己的学生,才能在大道上越走越远。

6,孔子到底要说什么?

读完这5句话,你发现孔子论道和老子论道的区别了吗?

老子《道德经》句句都是谈道,而孔子只是在著述中,东一句西一句地围绕道来打擦边球!

其实,这也不奇怪:孔子只是老子挂名的学生,而不是老子的学生。孔子一生只向老子问过两次道,其中一次主要问的还是周朝的礼仪制度。

另外,孔子和老子一生倡导的,也是截然不同的。

孔子研究的是入仕之道;老子研究的是功成、身退的出仕之道。孔子是教人住人间相;而老子则是直接教人不住人间相。归根结底,孔子讲的是做人之道,老子教的是做圣人之道。

研究做人之道和圣人之道,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做人之道结局就是文种、韩信,死于非命;圣人之道的结局是范蠡、张良,功成身退。,

孔子知道自己一生倡导的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他总是见缝插针地为老子倡导的大道做广告:

1,有个叫做道的东西,很重要。早晨知道了,即使晚上死了,也没有遗憾了(朝闻道,夕死可矣)!

2,道这个东西有点特别:你可以找它,弘扬它,但它不会去找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3,道这个东西,得到了要珍惜,一刻也不能丢掉;可以丢掉的就不是道了(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4,修道这件事,要盯着人来修。离开人(出家)去修道,就修不了了(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5,不是修大道的人,你跟他交流要注意,最好是不要一起研究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读到这里,如果你是研究儒学的,你是否读懂了孔子的良苦用心?如果没有,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你还活在清朝以前的儒学里,离老子的圣道还差了一大步呢!

读到这里,如果你是极禅禅友,记住这5句话,就知道以后该如何重视道,如何修道,还有就是知道自己应该和谁在一起了!

马可中国 2021年11月28日初稿 2024年4月27日定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叶... 《——【·前言·】——》 1900年,八个列强瓜分了中国近十亿两白银的赔款,他们当时意气风发,觉得这...
原创 蒋... 蒋介石,近代民国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拥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除了广为人知的蒋经国和蒋纬国外,还有一位...
原创 进... 要说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他的一生既传奇又充满无奈,而且短暂异常。原本与皇位毫不相干的他,靠着好运和关键...
原创 土... 土耳其一直以来对中国新疆有着特别的关注。尽管两国相隔甚远,但土耳其对新疆的热情似乎从未减退,甚至可以...
原创 罕... 这是一张民国初期,1910年代的北京大栅栏老照片,可见其繁华热闹的景象,商号鳞次栉比,街上车水马龙,...
原创 抢... 顺治十三年(1656年)的一天,襄亲王博果尔奉皇帝之命入宫,顺治帝对他说:“我爱上了你的福晋,如果没...
原创 原... 刘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源远流长。其起源可追溯至夏朝,随着历史的变迁,刘氏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庞大的...
原创 蒋...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的心情格外激动。他从1929年1月到1930年10月,接连战胜了对手,成功实现...
原创 结... 中国的历史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清朝灭亡,历经了2132年的漫长岁月,期间共经历了20个朝代的更替。但真...
原创 原... 自从西汉黄巾军起义以来,中原的战争从未停歇,只有西晋曾一度实现过短暂的大一统。然而,晋朝因为发生了八...
原创 拿... 拿破仑·波拿巴,这位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崭露头角的历史人物,最终成为世界历史中举世闻名的帝王。他如何从一...
原创 明... 医生这个职业,无论在任何时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在古代,许多医生以仁心救人,他们医术高超、德...
准噶尔究竟干了什么,清朝要花七... 在清朝历史上,能让三个皇帝轮番上阵、打了整整七十年、最后还下狠手“灭族”的敌人,准噶尔可以说独一份。...
原创 历... 春秋时期的齐国,齐桓公继位后,任用管仲为国相。管仲的治国才能,使得齐国逐渐变得强大,国力充实,内部整...
原创 八... 晚清最耻辱的战争就是与多个国家宣战,最终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庚子国难让晚清失去了权威,彻底沦为外国列...
原创 李... 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二十六日(1901年11月5日),李鸿章在京城的病床上奄奄一息,已经无法发声,四周是...
原创 原... 清宫秘史一直是电视剧和小说中常见的题材,深受人们喜爱。清朝几百年的统治中,有一位女性不仅抚养了两位皇...
原创 日... 解放战争是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不过,在与我解放军作战的国民党军中,居然有大量...
达拉特旗:河流沧桑巨变,治理之... 1973年,千万巨资打造的现代治水工程,在洪水面前不堪一击;而一百年前,一个民间水利专家仅用土法,就...
原创 刘... 长坂坡之战是三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事件,很多忠实的刘备支持者会幻想,如果当时曹操进驻襄阳后稍微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