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编上小学的时候,央视播放过一部儿童剧,叫《东方小故事》,这部剧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演绎一些历史故事,给少儿以启迪。其实小编一直觉得,点燃我对历史爱好的第二把火,是这部儿童剧。
在这部面向1990年代的儿童的历史剧里,我隐约记得这部剧里提到了甘罗(当然也可能是记错了)。甘罗在中国历史上被视为早慧、少年英雄的代表。在12岁的时候,甘罗就被委任为秦的上卿,大约可以视为宰相类的职务。不过,奇怪的是,甘罗之后的生平在史书上几乎没有记载,几乎可用失踪来形容。而也正因为甘罗的消失,倒是给后世的文学创作留下了巨大的发挥空间。比如小说《哑舍》就认为甘罗一直活到现代,还开了古董店。
关于甘罗的记录,西汉的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里面有记载。但是,蹊跷就在于,司马迁不可能对甘罗的事情知道的太少。
那么,甘罗为何消失在历史的记录里?
1、司马迁与秦国贵族
根据史书记载以及推算结果,历史学界普遍认为甘罗当官的时候,是在秦国的吕不韦摄政期间。而之后甘罗的记录就凭空消失了。所以,如果采用历史断代的话,甘罗当宰相的时候,是战国后期(毕竟秦王政还没亲政),而司马迁编撰《太史公书》大约在一个半世纪以后。也就是说,如果以2024年作为原点,相当于在今年探讨同治帝在位后期的事情。这个跨度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较长,但对于司马迁这样专业的史官来说,可谓昙花一现。
因为司马迁在编撰史书的时候,和很多汉初开国功臣的后代联系过,并搜集相关史料,同时,司马迁也和一些秦国将领后代有来往。比如司马迁和李广一家关系不错,而李广是秦大将李信的后代。
所以从这点来看,如果司马迁想弄清楚甘罗的结局,完全可以从李广这类秦国旧贵族后代那里打听。毕竟,秦国旧贵族的圈子并不大。
2、甘罗记载消失的真相
其实司马迁非但没有记载甘罗的结局,就连李信的结局也没有记载。秦王政在统一天下的过程里,一度派遣大将李信发兵攻打楚国。当时秦王政和李信普遍轻视了楚国,导致秦军在楚国境内孤军深入,还遭到重创,于是秦王政改而派遣王翦去攻打楚国。之后李信的记载也随之停止。李广作为李信的后代,必然也知道李信人生后期的一切轨迹。但是司马迁却没有记载这些,其实,这里面应该也有关于甘罗记载中断的密码。
司马迁中止对李信的记载原因就是李信在攻打楚国失败以后,秦王政也就没有重用李信,李信的工作也变得很普通起来,没有值得记载的意义。所以才没了下文。而实际上我们知道:秦灭亡以后,李信或者李信的后代辗转投靠了刘邦,并且还世代在汉朝当将领。假设李广是一个普通的将领,而且在历史上没留下记录(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大臣和武将都能在历史上留下记录),那么后世估计也会对李信之后的人生产生很多脑洞大开的猜想。
其实个人觉得甘罗应该也是如此。
后世其实存在一个误判,那就是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其实这不过是鸡汤宣传而已。因为现实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比比皆是,所以后世的韩愈很清楚这一点,才留下《千里马说》这样的作品——即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其实虽然有“人才难得”的说法,但其实这也仅仅是一个说法而已,并且并不完全符合于现实。因为实际上,历朝历代,都存在一个不缺人才的真相——还是以后来的唐朝为例。唐朝唐顺宗在位时期,顺宗支持王叔文进行改革,王叔文也聚集很多人才来推动改革,并形成了王叔文集团。王叔文集团同其他利益集团也产生了权力冲突。要知道,能参与顶层权力斗争的人,没有一个不是人才。但是,随着王叔文失势,王叔文集团的人才也都遭到了清洗和打压——唐朝失去了这些人才,一样没影响朝政正常运转。所以,其实中国自古以来,最不缺的还真就是人才。
所以甘罗失去记录的真相很可能就是:秦王政亲政以后,秦王政发展了一套自己的班底来接管权力,作为吕不韦时代当红的甘罗,很快遭遇边缘化,而后开始了平淡的后半生——毕竟,即便甘罗有能力,但是,如果君主不给他提供舞台,他也发挥不出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