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残忍的一顿午宴,八位将领高兴入座,筷子还没动就人头落地
迪丽瓦拉
2024-11-03 22:15:34
0

原标题:晚清最残忍的一顿午宴,八位将领高兴入座,筷子还没动就人头落地

说起“鸿门宴”,大家印象最深的,还是来自项王沛公。虽然项羽因为这场“鸿门宴”,最后在乌江自刎,但不得不说的是,这场“鸿门宴”其实还是有着很大变数的。只要项羽有所收敛,杀伐再果断些,那么最后这江山还不一定会在谁的手中。

但鲜为人知的是,晚清也有一场“鸿门宴”,并且来参宴的足足有8人。只是和上面不同的是,这8人没有一人活着走出宴会,全部被斩杀当场。而策划这场午宴的,就是清朝重臣李鸿章。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李鸿章为何要策划这样一场午宴?

一、太平天国运动

晚清时期,清政府腐败加剧,为官者开始不停地剥削百姓,真正为百姓所想的人已经少之又少了。深陷水火中的百姓,已经快要承受不住,反叛之心四起,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为官者更甚,彻底让百姓心中的不满爆发。百姓们团结在一起,那必会掀起惊涛骇浪。

1851年,爆发了史上第一场规模空前的农民运动,可以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百姓们都揭竿而起,反抗清政府的“压迫”,意图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随着1月11日金田起义的爆发,这场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正式宣告开始。

这场运动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也在人民心中埋下了反封建的种子。虽然最后还是遭到了清政府的镇压,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所产生的影响,对中国来说是极其深远的。太平天国运动历经14年之久,太平军马踏中原,抱着推翻清朝的决心,奋勇作战。

可以说,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下,清朝已经摇摇欲坠了,因此清朝政府不得不开始出力,对这场运动进行镇压,扫除威胁。而清政府所派出的镇压之人,就是晚清顶级汉臣李鸿章、曾国藩等人,根本没有考虑那已经“名存实亡”的八旗子弟。

只是这镇压之路也并不好走,毕竟太平天国的领导人物,很多都十分优秀,所以清军攻打得很艰难,很多地方都不好“”,比如苏州城。苏州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誉,不仅引得多位文人墨客前来,同时这里繁华富庶,人杰地灵,向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而太平军,为了不让苏州被收复,派了八位将领在此驻守,可以见得苏州的重要。对于这块宝地,清政府自然也不愿放弃,于是经过一番商议后,李鸿章主动请缨前往苏州,准备想办法将其收复回来。可以说,李鸿章没有辜负慈禧太后的期望,他凭自己的谋略,不费一兵一卒,成功将苏州城夺了回来。

二、李鸿章的计谋

说到李鸿章,想必他应该是晚清让人印象最深的一个,毕竟他可是晚清的一大“名人”。当时签订的所有对国家利益有损害的不平等条约,比如《辛丑条约》等,都是由李鸿章来主导的,可以说他参与的所有谈判,清朝必会有损失。也因此,有人将他称为了“国家罪人”。

不过,也足以看出,李鸿章在清朝的地位和能力,否则也不会派他和西方交涉。而李鸿章最擅长的就是手段和计谋了,这从苏州城的收复,就能看出来。当时苏州城有八位将领严防死守,可以说守城容易攻城难,如若强攻,很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但要是不攻,等到对方援军到来就不好了。

恰巧此时,苏州城内部不和,除了慕王谭绍光比较坚定外,其余八大将都有些动摇,这刚好给了李鸿章机会。后据英国将领戈登的建议,再加上如今的局势,李鸿章便决定从内部瓦解攻破。于是他开始向苏州城内的将领“招安”,还许给他们锦衣玉食的生活,以及在清政府当官的资格

这一下,就让那八个将领不淡定了,别看这八位将领,有不少功绩,但他们也只是空有武力而已,也就是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头脑比较简单。如今李鸿章给了他们这么好的条件,他们为何还要守在这苏州城,为这不知道结果的太平天国运动日日担忧呢!

于是几个人一商量,决定向清政府谈和,毕竟他们是主动投降,让出苏州城,这还是大功一件呢,想来清王朝应该不会对他们怎么样。再加上日后可能还会有军职,享一生的荣华,这何乐而不为?然而,他们还是低估了清政府对太平军的痛恨,以至于他们不但没有得到想要的生活,自己也丢了性命,甚至还让太平军数万将士,被埋骨苏州城外。

三、晚清“鸿门宴”

要说苏州城内唯一一个“明白人”,那必然是太平天国名将之一慕王谭绍光了,他是苏州城的建立者,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拥护者。谭绍光有勇有谋,但奈何他身边跟着八个脑子糊涂的大将,轻信了清政府会保他们荣华的言语,一心想要投降。谭绍光不是没有阻拦,毕竟他势单力薄,终究还是没拦住。

要是没拦住也就罢了,谁承想就在劝说的时候,谭绍光竟丧命于那八个人之手,真是可悲可叹。不过这样一来,李鸿章倒是少了一个大患,城内的八个大将,则是拿着谭绍光的项上人头,打开了苏州城的城门,将李鸿章和其带领的清军迎了进来。

然而此时的他们还不会知道,他们的这个决定,是有多么地愚蠢。其实,在李鸿章看来,虽然苏州城已经拿下,但那八个人始终是个麻烦,如此轻易就能投降的人,怎么能放心把他们安排到军中呢?再加上如今清政府见不得太平军,那就只能把这八大将留在苏州城了。

为了显得不那么突兀,李鸿章准备了晚宴,以庆祝为由让那八位将领前来,然而说是晚宴,其实就是要他们性命的“鸿门宴”。几个将领满怀期待来到了宴会,双方相互吹捧了一番,待几人放松警惕,李鸿章便宣布了“开席”。谁知一语落下,大量官兵蜂拥而入,几人还没反应过来,人头便已落了地,一场宴会,竟变成了被鲜血浸染的地狱。

与此同时,数万太平军也被李鸿章“肃清”,不久太平天国运动便迎来了彻底的失败。

结语

其实,自古以来“忠诚”二字都极为地重要,王侯将相国土之争,连自己的国家都能背叛,那注定不会有好的下场。可以说他们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道德操守,甚至是人格的尊严。当然了,这其中也不乏权力的争斗,背后的算计和阴谋,这才是最让人害怕的,不过到如今,也只能感叹世事无常了!

声明:文图均转载网络,内容未核实,如有侵,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对于商业的压制对比前朝来说,就是有增无减,因为元朝就是富商太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
原创 他...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造出这句话的人非常厉害,是楚汉争霸时...
原创 张...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17章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 蜀汉篇第十七章:张翼也是西汉张...
原创 朱... 朱元璋原本就是穷苦人出身,伴随着天下一统,朱元璋自然是不能做那种卸磨杀驴的事情了,不说别的,但说他原...
原创 溥... 望穿千年古藤,哭红满山杜鹃。 溥仪的身不由己 关于清王朝的覆灭,我们心中都有一把自己的标尺,溥仪作...
弱国无外交:罗马霸权下的亚该亚... 所谓弱国无外交,这句经典名言总是能让人产生歧义。毕竟,越弱小的政体越是需要多方交涉,才能在弱肉强食的...
原创 朱... 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天子重臣从来都不是那么好当的,忠臣辛辛苦苦将一代帝王捧上皇位,帝王转身就把一...
原创 这... 这个人功劳大,脾气也大,两次受处分,毛主席两次保他 在开国将校中,光将官就有1000多人,上校军衔可...
韩国的祠堂与祭祀 朱子《家礼》在朝鲜半岛所产生的影响,在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中国。正如韩国学者卢仁淑所说:“《文公家礼》之...
原创 朱... 朱元璋称帝之后才发现,别的帝王的出身都是很高的,不是皇亲国戚,就是祖先曾是英雄。只有他是真正的布衣出...
原创 朱... 所谓君心难测,从古至今都有不少案例。不过想想也是,身为一国之君,他的身上肩挑的已经不是一个人一个家,...
原创 玻... 玻利维亚是公元1538年西班牙在南美地区所建立的一个殖民地,不过在1825年在民族英雄玻利瓦尔的带领...
原创 杨... 杨贵妃秘史:盛唐风华下的红颜悲歌 一、历史烟云中的真实剪影 杨玉环(719-756)作为中国四大美人...
原创 古... 在古代,科学技术并不算发达,人们对近亲结婚的隐患还不是非常清楚,所以在当时非常流行近亲结婚。近亲结婚...
原创 1... 1950年,在美国出兵朝鲜以后,拥有海陆空绝对优势的美军,消灭朝鲜军队已经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美...
原创 赤... 赤壁之战是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之一。当然,很多人对这场战役的了解可能还是来自于《...
谁是逼迫红军长征的罪魁祸首?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失利,为保存革命力量,除开部分人员留守苏区,8.6万名...
原创 为... 自古英雄出少年,多少豪杰为了这盛世江山,而奋力拼搏。将士们在前方浴血奋战,统治者则在指点江山。 天...
原创 隋... 隋炀帝为何执意三征高句丽?唐太宗一句话点明,看看后勤就知道 若要谈起历史上那些开疆拓土的皇帝,大家肯...
原创 长... 杀降这件事,肯定是错误的;站在秦王、白起的角度,也是不得已的事,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方法了,原因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