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391年,常茂35岁暴死于龙州。朱元璋派礼部安葬,却传回"诈死"消息。朱元璋震怒,派杨文、韩观调查。三月后,杨文报告未发现诈死痕迹。
但《恭城县志》记载,常茂确实诈死,隐居桂林,后代居住在常家村。常茂为何诈死?如何瞒过朱元璋?这些谜团至今仍未解开。
常茂:从"名将之子"到"废物",一个开国功臣之子的沦落史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人们看到,一个15岁的少年被封为郑国公,与徐达、李善长等开国元勋并列。这个幸运儿就是常茂,开国名将常遇春之子。
常茂含着金钥匙出生。他的父亲是朱元璋最倚重的大将,姐姐更是太子朱标的妃子。人们都以为,这个少年将来必成大器。可谁能想到,他的人生轨迹却是一路下滑。
"这小子就知道吃喝玩乐,一点也不像他爹!"朝中大臣私下议论。常茂不习武事,不学兵法,整日游手好闲。朱元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常将军,你说我该拿你儿子怎么办?"朱元璋问常遇春。
常遇春叹气道:"陛下,臣死后就托付您多加管教了。"
朱元璋决定给常茂机会。他先后派常茂跟随汤和伐蜀、与冯胜北伐。可每次常茂都是无功而返。
1382年,朱元璋再次派常茂随沐英南征云南。常茂却因爵位高傲慢自大,与同僚不和。一次宴会上,他差点杀死投降的北元太尉纳哈出,险些酿成大祸。
"这个不成器的东西!"朱元璋震怒,削去了常茂的爵位,将他外放到偏远的广西龙州。
谁能想到,曾经的"名将之子"竟沦落至此。出身再好,没有实力终究难成大器。
那么,朱元璋为何对这个"废物"如此执着呢?常茂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
朱元璋的纠结:为何对这个"不成器"的常茂如此执着?
"常茂这小子,真是气死我了!"朱元璋又一次对身边的大臣发火。可奇怪的是,每次他都没有彻底放弃常茂,而是不断给他机会。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朱元璋和常茂之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关系。
常茂是朱元璋最器重的大将常遇春之子。
常遇春曾在战场上救过朱元璋的命,立下赫赫战功。朱元璋曾说:"遇春若在,何愁天下不平?"可惜常遇春英年早逝,朱元璋对他一直心存愧疚。
"常将军,我答应你,一定会好好照顾你的孩子。"朱元璋曾在常遇春墓前许下承诺。这份承诺,成了他对常茂一再容忍的重要原因。
常茂的姐姐是太子朱标的妃子。
朱元璋希望通过拉拢常茂,为儿子朱标巩固储君地位。
"常茂啊常茂,你可要争气啊!"朱元璋常常暗自叹息。
朱元璋对常茂寄予厚望。
他希望常茂能像父亲一样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每次失望后,朱元璋总会安慰自己:"再给他一次机会吧,说不定这次能成呢?"
1387年,朱元璋终于对常茂失去耐心,将他外放到广西龙州。
常茂抵达龙州后依旧不老实,辜负朱元璋的期望。他勾搭土官赵贴坚妻子,纳其女为妾,与其侄子赵宗寿争权,导致赵宗寿兵变谋反。
朱元璋震怒,李善长案后召回常茂。35岁的常茂在回京路上服毒自尽,结束了自己荒唐的一生。
35岁暴毙之谜:常茂究竟是真死还是诈死?
1391年,一个震惊朝野的消息传来:年仅35岁的常茂在回京途中突然暴毙!
"什么?常茂死了?"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惊。虽然常茂不成器,但朱元璋从未想过要他的命。
"陛下,据说是服毒自尽。"大臣小心翼翼地回答。
朱元璋陷入沉思。常茂为何会自尽?是因为害怕被牵连到李善长案吗?还是有其他隐情?
"立即派人找到他的尸体!"朱元璋下令道。他要亲眼确认常茂的死讯。
然而,事情很快出现了转机。礼部官员赶到广西后,竟传回一个匪夷所思的消息:"常茂可能诈死!"
"胡说八道!常茂怎么可能诈死?"朱元璋勃然大怒。欺君之罪可是要满门抄斩的!
为了查清真相,朱元璋派出心腹杨文、韩观前往广西调查。三个月后,二人上书:
"臣等昼夜寻找,未发现常茂诈死痕迹,应是真死。"
朱元璋这才稍稍放心。可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多年后,广西恭城突然出现了一个名为"常家村"的村落。村民自称是常茂后人,世代供奉常茂牌位。
"难道...常茂真的诈死成功了?"有人开始猜测。
常茂到底是死是活?如果他真的诈死,又是如何瞒过朱元璋的火眼金睛?
常家村的秘密:揭秘常茂可能的"第二人生"
想象一下,如果常茂真的成功诈死,他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常家村,一个藏匿在广西深山中的小村落。这里山清水秀,与世无争。村里有个奇怪的传统,每年都要祭拜一位叫"常茂"的祖先。
"爷爷,为什么我们要祭拜常茂啊?"一个小男孩好奇地问。
老人神秘一笑:"因为他是我们的祖先,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据说,常茂来到这里后,改名换姓,开始了平凡的生活。他娶妻生子,教书种地,俨然一个普通农夫。
"我终于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常茂常常感叹。远离权力的纷争,他反而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有时,常茂会想起过去的荣华富贵。但更多时候,他感恩现在的平凡生活。
"比起当年的尔虞我诈,这种生活才是我想要的。"常茂常对妻子说。
岁月流逝,常茂的后人繁衍生息。他们不知道自己曾祖父的真实身份,只知道要世代供奉这位神秘的祖先。
常家村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也许,对常茂来说,放弃权力、回归平凡才是最好的选择。
常茂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从显赫的功臣之子到无能的纨绔子弟,再到神秘的"诈死"传言,他的人生轨迹跌宕起伏。
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代官场的复杂,也引发我们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你认为常茂最后是真的死了,还是成功诈死?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