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75年特赦,13名战犯未达条件,主席批示:都一起放了
迪丽瓦拉
2025-08-25 00:33:41
0

作者:子云奚

新中国成立至今,有过9次特赦,其中前7次是从1956年到1975年陆续完成的,后面2次分别是2015年和2019年。

而1975年的第七次特赦尤为特殊,因为这一次特赦,有13名战俘并没有达到特赦的条件,主席却亲自批示把他们都一起放了,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说1975年特赦比较特殊?这要从新中国特赦制度说起。

第一次特赦是在1959年,这一年正是新中国成立的第10个年头,通过了《关于特赦确实改恶从善的罪犯的决定》。

新中国根据国际国内在重大节日期间进行特赦的惯例,第一次特赦了各类罪犯12082人,其中战犯33人。

之后,又分别在1960年特赦50人,1961年特赦68人,1963年特赦35人,1964年特赦53人,1966年特赦57人。

从人数上看,这几年特赦的人并不多,而且特赦的基本条件也比较一致,就是要求这些被特赦的人员,是经过一定时间的改造以后,确实已经弃恶从善的战犯。

这6次特赦中,释放的战犯里比较著名的有杜聿明,李仙洲,廖耀湘,康泽,王陵基,方靖等人。

其中,杜聿明是黄埔军校一期生,在蒋军中是高官。

他于1949年被俘,经过10年改造,于1959年成为第一批特赦的战犯。我方并没有因为他是战犯就否认了他的抗日功绩。并且,杜聿明早在入狱之前,就有各种疾病,我方很重视他的健康状况,为他专门进口各类药品,用心医治。这让杜聿明深刻感受到了我方的关心,最终积极配合我方组织的改造,所以进入第一批特赦的名单。

特赦之后的杜聿明,一直生活在内地,1978年他还当选为代表等职,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在京辞世。

而第七次特赦是在1975年,这一次特赦有点特殊。这次特赦,一共释放了293名战犯,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犯特赦。其中有13个人,一开始并没有在特赦名单中,原因是他们罪恶累累,改造情况也不好,达不到特赦的条件。

但是主席却亲自对此做出批示,要求不仅要全部释放,还要开欢送会,热热闹闹地欢送他们离开。主席的意见是:这批战犯已经被管理20多年了,他们早就放下武器,没有危害性,就不用再强迫改造了。

主席还要求给每个特赦的人公民权,有病的治病,有工作能力的安排工作,享受干部待遇,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被释放的战犯,后来参加工作的原因。

相关部门给每个特赦的人,发了新制服和100元零用钱,还由相关部门举办了欢送会。想去台岛的发路费,允许他们来去自由,去了台岛也可以再回内地。

相较前几次的特赦,1975年这次特赦显得异常隆重,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随着1971年10月,第28届联大通过了一系列案,新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地位。之后,尼克松1972年访华,世界各国也纷纷跟新中国建交,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这一历史阶段,新中国通过特赦蒋军在押战犯的方式,充分释放了我方对台岛方面的善意。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到1975年,整整26个年头过去了,国际社会已经达成一定的共识,认可新中国的地位。而蒋军当初设想的“反攻”,已经沦为不切实际的空想。

主席希望能够早日实现两岸和平统一,释放这些蒋军军官,甚至允许他们回去与家人团聚,也是为了向宝岛和国际社会传递这样的信息。

但是,台岛对此事的反应却并不友好,他们甚至不允许那些被特赦的人员踏上台岛。其中有一个影响因素很重要:1975年3月19日,我方宣布第七次特赦后不久,4月5日蒋氏就离世了。

而在小蒋看来,这样的非常时期,我方宣布特赦,不利于他的掌权。所以对于申请入台的特赦蒋军高官,一个也不欢迎,哪怕舆论对他们不利,也坚决不同意。

而主席早就预料到了这一情况,他让相关部门一定要把特赦办好,还说:“释放俘虏放得好,蒋军怕得很。”

13位特赦人员的最后的归属,也值得一说。

前文提到,有13位原本不应该给予特赦,因为他们在改造的时候表现并不好,不配合改造,甚至消极对抗,却被主席批示特赦。

他们中,不乏著名的蒋军军官,比如黄维。

黄维是江西贵溪人,也是黄埔一期的学员。他还跟陈赓大将是同学,最终也是在淮海战役中成为俘虏。

他在改造期间的表现很消极,为了抵抗改造,他甚至研究起了“永动机”。黄维特赦以后,选择留在大陆,同杜聿明一样得到善待。黄维后来致力于军史研究,于1989年3月20日在北京辞世。

还有一个特赦的人员叫文强,此人和主席有亲缘关系,在黄埔军校跟林总是同期,参加过周公的婚礼,资历很老。

跟我军关系这么紧密的人,却是一个非常顽固的人,一直拒绝改造,所以直到1975年才被特赦,那个时候他已经是68岁了。

他们中有10个人选择离开内地,打算去台岛寻找亲人。然而他们却没能如愿以偿,其中最为悲惨的莫过于张铁石。

台岛对于这些特赦出来的前蒋军高官并不信任,甚至认为他们是我方派去的间谍,拒绝他们登岛的请求。

张铁石等10人在港岛,与台岛方面僵持了1个月以后,有9个人放弃了去台岛与家人团聚的想法。有的人辗转多年,才与亲人取得联系,有的则直接留在了港岛,有的人则折返北京,回到内地工作和养老。

张铁石等待一个月无果以后,选择了极端的手段,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此事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对比我方的大度行为,台岛这种做法就显得非常不得人心了。

外界舆论对台岛的做法很不认同,几乎一边倒地对他们进行谴责,但台岛不为所动。

这次特赦,充分展现了我方的胸怀,充分地释放了善意。但台岛方面不仅不领情,相反,还对曾经的前蒋军高官严防死守,各种猜忌,着实令人寒心。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欧洲史(中世纪及以后,含要人生... 1、中世纪,476年--1453年 (1)罗马帝国,前27年--395年,共421年 前27年,...
【百年工运故事】萌芽:苏区工会... 第十期 萌芽:苏区工会诞生与劳模运动早期实践 1933年暮春的瑞金武阳区,乡亲们踩着露水往晒谷场赶,...
原创 一... 在历史上, 很多皇帝和皇后都是从政的,所以他们之间的爱情往往会更多,但是也有一些是先斩后奏的,比如隋...
原创 中... 大家好!今天小编跟大家聊一下历史上最强十大王朝的排名, 既不是秦汉,也不是大唐,他文压汉朝,武朝强秦...
原创 蒙... 导读:在辽阔的欧亚大陆东北方向, 我国和俄罗斯的交界处,大陆被大小兴安岭和外兴安岭划分为两种生态环境...
原创 为... 如果布哈林在当初的论战中胜出,苏联或许是一个人民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农业大国,随后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业...
原创 三... 在中国古代,家族传承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文化特征,因为一直受到周朝的礼法制度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对宗...
原创 美... 美国建立总统制度之后,这个制度就一直完好的运行着。我们现在对于美国的总统印象就是四年一届,届满之后再...
原创 成... “历史需要严谨。” 说到神医,华佗想必是被人提及最多的人物,其次就是张仲景以及孙思邈,但还有一位号称...
原创 一... 一代贤相诸葛亮出身官宦世家。先祖诸葛丰曾经担任过司隶校尉这样的要职,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山东做过泰山...
姜凯:晋商票号——中国古代金融... 在中国古代的商业繁荣中,金融业的鼻祖——晋商票号,以其独特的经营方式和信誉,成为了那个时代不可或缺的...
原创 3...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汉族作为人口占绝对优势的民族,其影响力深远且广泛,多数朝代的统治者亦多为汉族...
原创 时... 想当年山东六国要是能够也能像欧洲人一样团结在一起对抗秦国,那么自然不会有什么大一统了。因此不难让人奇...
原创 最... 导语: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在清朝末年走到了尽头。受到清朝朝廷闭关锁国的影响,中国错过了两次科技进步最大的...
原创 1... 1941年,三名日本士兵押着一对母子从监狱里出来,随后强迫她们脱掉鞋子,赶进一个烧热的铁皮房内。母亲...
北京大学突发讣告!她于22时逝... 3月11日,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历史学”发布讣告:文史学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叶纯芳女士,于20...
原创 4... 有些邻居我们可以用真心去换取真心,比如巴铁,但有些邻居我们就只能用大棒子教他做人,比如菲律宾 南海自...
广州举行多项活动纪念孙中山逝世... 广州3月11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州市11日举行多项活动,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 “在大革命...
原创 齐... 前言 在大家的印象里,公主都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她们从小衣着光鲜,有大量的仆人伺候,似乎没什么烦恼,...
原创 解...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3月3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五...